来源:【新甘肃】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活动】
【奋斗者正青春】
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走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5月1日,西北师范大学举行2022年新发展团员入团仪式。新甘肃·兰州晨报记者 田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年轻的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带着知识、带着本领、带着希望,到西部、到基层撒下一颗颗梦想的种子,让青春之花盛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是老师,更要做朋友”
生于东北,远赴西北,用一年时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他就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肖帅。
“我对西北并不了解,来之前脑海中仅有的几个关键词就是‘大西北’‘西部计划’‘西部大开发’。到了之后,我才真正感受到西北地区之辽阔、自然环境之独特。”在初到西北、初识酒泉的惊叹和好奇中,肖帅在酒泉市第一中学的支教生活缓缓拉开了序幕。
入住宿舍、熟悉周边环境、进行岗前培训、扎实认真备课……紧锣密鼓且井井有条,但如此充分的准备并没有消解初次登上讲台的惶恐和紧张。
“走进教室的一刹那,还没等我喊‘上课’,班长已经带头喊了‘起立’,同学们齐刷刷地说‘老师好’。直到介绍完基本情况,我紧张的心情才慢慢平复。”肖帅回忆说。
2021年9月10日,在教师节当天,肖帅收到了来自学生的礼物和祝福:有人折了一只千纸鹤、有人写了一幅书法、有人送来几支棒棒糖……临走时还不忘说一句:“帅老师,节日快乐哟!”
“学生们叫我‘帅老师’,我很喜欢。”肖帅说。
备课、写教案、改作业、上课……肖帅的支教生活愈发忙碌,但他并不觉得疲惫,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上学期期中考试,同学们的成绩还不错,这让我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了。我不仅想做一名老师,更想成为他们的朋友,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学会倾听、给予鼓励、多些陪伴。”肖帅说。
现在的肖帅不但会思考怎么上好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也开始结合自身所学为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通过一个个案例,让他们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可以联系实际,做到融会贯通。
“你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呀?”
“我想做一名和肖老师一样的老师!”
这段简单的对话在肖帅心里留下了深深烙印。他说:“初到时,我便很喜欢这里,那时候只因为洗完的衣服一个晚上就可以晾干;现在,更喜欢这里,因为这里有一双双求知若渴的明亮眼睛。”
5月2日,陇南市徽县榆树乡苟店村党支部书记、“90后”新农人王源博正在放养小黄鹅。王源博扎根家乡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用奋斗谱写青春之歌。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李旭春
“这段记忆会永远闪光”
从天朗气清的八月到次年绿树成荫的七月,西部计划志愿者、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玲在东乡县锁南中学度过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回望这段支教岁月,辛苦与感动并存,惊喜与快乐永驻。”陈玲说。
2020年8月23日,陈玲第一次与学生们见面,虽然互不认识,但女孩儿们脸颊的绯红、少年们嘴角的梨涡已深深印在了她心里。
因为学校缺少数学老师,分教学任务前,陈玲放弃了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语文课,承担起数学教学这一任务。
“长时间未接触初中数学课本,好多内容知识还是有些模糊。因此,在教案的设计和备课方面要花很大功夫,自己也是边学习边上课。”陈玲说。
掌握学情后,陈玲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基础薄弱。为了让同学们都能跟上进度,她要在课堂中穿插讲解小学数学知识。此外,陈玲也会叫部分学生到办公室进行专门辅导,解答他们的困惑。
“落后不可怕,重要的是发现不足之后要奋起直追,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做不成的事。”陈玲经常这样鼓励自己的学生。
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陈玲还策划举办了班级内部优秀作业和笔记的选评表彰活动,用自己支教期间的补助给学生买了各种学习用品作为奖励,希望他们能够一直乐观向上,保持进步。
“同学们作业的正确率越来越高,成绩也稳步提升,我看到了知识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这也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陈玲说。
作业本上回复的小纸条、下课后碰面的一个个微笑、一声声“老师好”……一年多的时间,孩子们因为她的出现,慢慢变得好学、上进,她也记住了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模样和他们的每一次成长。
2021年夏天,锁南坝上的风并不温柔,但陈玲希望六月的风可以一直这么吹着,让七月晚一点儿再来。她说:“因为这里有一群孩子,他们需要人去爱、去帮助、去引导。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们互相给予彼此希望,这段记忆会永远闪光。”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甘肃平凉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开展“奋斗者正青春”主题团日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何小根
“以真诚与热爱之名,向山而行”
2021年9月,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8名学生跨越2280公里,来到定西市漳县,李雅婷就是其中的一员。
初到漳县第二中学支教的李雅婷选择了高一生物学这门课。“刚开始我带了两个班——实验班和艺体班,上学期期中考试时,这两个班分别考了第一名和第二名。在此之前,艺体班从没考过这么好的成绩。”李雅婷的语气中难掩欣喜和自豪。
有时早上6:30上早读,最晚到23:00下课,每天花3到4个小时准备课件……现在的李雅婷带着高一年级五个班的生物课,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她丝毫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
“看着同学们能一点点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我很欣慰,也觉得很值得。”李雅婷说。
“有学生说2021年的‘小确幸’就是遇到我,我特别感动。这一年,我将一生铭记。”李雅婷的志愿支教情结始于大二,从同校师姐那里了解到支教信息后,一颗去西部支教的种子便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接过20年支教的接力棒,我们走遍了这里的村庄,白天教授学生知识,深夜核对数千份信息,帮助了一批批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搭起了‘榕定情深’的连心桥。”李雅婷说,在募捐2021-2022学年“温暖一冬”物资过程中,我们收到了一笔特殊捐款,它来自曾经在漳县城关中学就读的康婷娟同学。
“康婷娟在城关中学就读时,遇到了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支教老师,帮她对接过一位爱心资助人。所以她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能为家乡的孩子献出一份温暖。”李雅婷说。
最好的传承莫过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现在的康婷娟是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0级教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李雅婷介绍,康婷娟选择教育专业是希望自己也能像曾经在生命中出现过的支教老师一样,用专业的教育知识,成为别人生命中虽然微弱却温暖的光。
“奉献是没有终点的旅程,我们以真诚与热爱为名,向山而行,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里的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李雅婷说。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研究生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