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曾载北京《语文世界·2006高考攻略》(2006年1-2期)】
文言倒装句(又叫变式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有些句子的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其句式的实质是文言里的句子中的成分出现了倒置现象。今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要求翻译。文言倒装句有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或介词结构后置几种。
一、谓语前置句的特点及翻译
文言文里,谓语的位置也跟现代汉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在一些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中,为了突出强调谓语,加强感叹、疑问和祈使语气,往往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或主语后置。翻译时一般应还原到现代汉语语序。例如:
(1)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真有贤德啊!(谓语前置,应为“回也,贤哉”)
(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不聪明,到了极点﹗(谓语前置,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3)谁欤,哭者?(《礼记·檀弓》)——哭的人是谁呢?(谓语前置,应为“哭者,谁欤”)
(4) 甚矣,乌沙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官吏的专横,差役的粗俗,太过份了!("甚"是主语"乌纱之横,皂隶之俗"的前置谓语)
谓语前置句练习
1、选择题
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000年上海卷)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 D、不拘于时,学于余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3)善哉,祁黄羊之论也!(《祁黄羊去私》)
(4)悲哉!此秋声也。(《秋声赋》)
(5)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
(6)言以文远,诚哉斯验。(《文心雕龙·情采》)
一、 谓语前置句练习参考答案
1、选择题
C(“美哉寿也”是个主语后置句,C项与它相同。A、B项均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D项为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子能为别人的危难而急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既是谓语前置句又是宾语前置句,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谓语“安在”因强调而提到主语的前面,译时移后。“安在”即“在安”的倒装,疑问代词“安”作动词“在”的前置宾语)
(2)我不是吝惜自己的钱财才用羊替换牛的,百姓认为我吝啬,(看来是)应该(的了)。(“宜乎”是主语“百姓之谓我爱也”的前置谓语。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以羊”属状语后置,译时把“以羊”提到动词“易”之前)
(3)祁黄羊的话,真好啊!(“善”是主语“祁黄羊之论”的前置谓语)
(4)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悲伤啊!(“悲”是主语“此秋声”的前置谓语。“此……也”,判断句的典型格式)
(5)您治理东阿很好啊!(“甚善”是主语“子之治东阿”的前置谓语)
(6)言辞凭借文采才能流传久远,确实呀,这是经过验证了的事实。(“诚”是主语“斯验”的前置谓语)
二、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及翻译
【本文曾载北京《语文世界·2006高考攻略》(2006年1-2期)四川《招生考试报·高考周刊》
(2006年第七期),现有改动补充】
文言文里,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也跟现代汉语一样,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也会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情况便称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的情况有以下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前者分为四小类,后者分为三小类。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即"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否定句,即用否定副词(不、勿、无、毋、非、未、否、莫等)表示否定的句子;一是必须有代词(余、之、自、我等);一是代词必须在否定词和动词之间,作动词的前置宾语。翻译时,要把代词放到动词后面作宾语。例如: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天气十分寒冷,砚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放松抄写。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衣"和"王"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4)汩(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流年似水我好像赶不上啊,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5)故所就不彼若也。(《论毅力》)——因此所成就的事业不如他。(所就:动词所字结构)
2、代词"自"作动词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1)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
(2)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触龙说赵太后》)——不能进见(太后)好久了,我私下原谅自己。
(3)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他们看待自己也是像斥鴳那样。
(4)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
例(1)(4)也属于否定句宾语前置句。
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即"疑问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句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疑问句;一是必须有疑问代词(何、安、奚等);一是这个疑问代词必须置于动词谓语之前作宾语。翻译时,要把疑问代词移到动词后边作宾语。例如:
(1)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咏雪》)——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何所似”,应 为"所似何")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问女儿想什么,问女儿思念什么。(“何所思,何所忆“,应为"所思何、所忆何")
(3)万鈡于我何加焉!(《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能增加什么好处呢!(“何加焉”,应为"加何焉")
(4)沛公安在?(《鸿门宴》)——沛公在哪里?
(5)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它将飞到哪里去?
(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世俗之人已与我心意不合,我再驾车出去干什么?(焉求,即"焉求")
4、通过"之"或"是"(即"宾语+之或是+动词"式)的帮助,宾语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句的特点: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之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或是"只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没有实在意义。二是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之(是)……"的宾语前置的固定格式。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的副词,可译为"只、只有、只是、只要"等。翻译时,要把宾语放到动词后面。例如:
(1)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呢?(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何……之有,又是表反问的固定句式)(2)句读(dòu)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不懂文章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奕秋的话。(惟奕秋之为听,即"惟奕秋是听"。"之""是"古音相同,均有提宾的功能。为,助词,和"之"结合在一起,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4)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这次出兵难道是为我吗?为的是继承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不榖,即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可译为"我")
(5)吾少(shào)孤,及长,不省(xǐng)所怙(hù),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我幼年丧父,等到长大,还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嫂。
(7)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只要推举出有才能的人,我得到就重用他们。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与、以、为、从、自、向、于"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介词宾语。文言中介词的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但在下面三种情况下,要放在介词之前。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即"疑问代词+介词"式),宾语前置。例如:
(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2)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不是这样的话,我凭什么误会到这种地步呢?
(3)何以战?(《曹刿论战》)——(您)凭借什么作战?
(4)胡为而来哉?(《秋声赋》)——它为什么而来呢?
(5)人若不学,则何以成?(《任末勤学》)——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靠什么成就事。
例(1)—(5)中的疑问代词"谁""何""何""为""何",翻译时要放在介词"与、以、以、为、以"的后面。
2、非疑问句中,"以"有宾语(即"名词或数量词+介词"式),宾语前置。例如:
(1)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
(2)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请你不要生怒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吧。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例(1)的"全石"、 例(2)中的名词"秋"、例(3)中的数量词"一言",翻译时要放在介词的后面。
3、方位词作介词的宾语(即"方位词+介词"式),宾语前置。例如:
(1)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例(1)中的方位词"东、南、北、西",翻译时要放在介词"向"的后面。
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基础练习
(一)给下边的宾语前置句分类,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不吾知也 ②之二虫何知 ③ 无乃尔是过与
④以为莫己若者 ⑤阁中帝子今何在 ⑥籍何以至此
⑦且焉置土石 ⑧何由知吾可也 ⑨寂寥而莫我知也
⑩君何以知燕王 (11)故不我若也 (12)是何可否之谓乎
(13)臣未之闻也 (14)姜氏何厌之有 (15) 唯命是听
⒃君何患焉 ⒄故所就不彼若也 ⒅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A、否定句宾语前置句: B、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C、"之"或"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D、介词宾语前置句: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4、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愚溪诗序》)
5、我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6、保民而王(wàng),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7、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8、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9、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真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1997年上海卷)
A、古人之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2、与"不殴杀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1999年上海卷)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沛公安在 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3、下列各句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003年上海春季卷)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jù)告
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
4、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2006年广东卷)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5、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2008年广东卷)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金玉之贱,人民是宝。(《韩诗外传·卷十》)(2000年上海卷)
2、人或问之:"何为泣乎﹗"(王充《论衡》)(2001年上海春季卷)
3、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苏辙《巢各传》)(2002年上海卷)
4、不识吾子奚以知之。(《孔子家语·颜回》)(2004年广东卷)
5、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庄子·说剑》)(2005年天津卷)
6、自县为近畿(近畿jí:京城附近地区)大郡,近代末之有也。(《南史·何远传》)(2006年全国卷Ⅰ)
7、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宋书·王昙首传》)(2008年全国卷Ⅱ)
8、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晋书·周访传》)(2008年广东B卷)
9、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墨子·兼爱中》)(2008年天津卷)
10、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2008年江西卷)
11、陈人欲战,蛮奴(人名)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隋书·韩擒虎传》)(2008年辽宁卷)【注】撝(huī):挥手呵斥。
二、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和翻译参考答案
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基础练习参考答案
(一)A、①④⑨(11)(13)⒄。分别应为"不知吾""莫若己""莫知我""不若我""未闻之""不若彼",可分别译为"没有了解我""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没有谁了解我" "不如我""没有听说过这事""不如他"。
B、②⑤⑦⒃。分别应为"知何""在安""置焉""患何",可分别译为"知道什么""在哪里""到哪里""忧虑(担忧)什么"。
C、③(12)(14)(15)。③ 尔是过与(应为"")"尔"是动词"过(责备)"的前置宾语,可译为"恐怕该责备你吧?" 12"何可否"是动词"谓"的前置宾语,可译为"这还说什么可以不可以呢?"14"何厌"是"有"的前置宾语,可译为"姜氏有什么满足的呢?" 15"命"是动词"听"的前置宾语,可译为"只听您的命令"。
D、⑥⑧⑩⒅。分别应为"以何""由何""以何""以何"可译为"凭什么""从哪里""凭什么""用什么"。
(二)1、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啊。(否定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不己知"即"不知己",人称代词"己"作动词"知"的前置宾语。"患"后省略了"己",译时补上)
2、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疑问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即"长安君以何于赵托自"。"何以",介词宾语前置;"自托",动词宾语前置。"于赵"属状语后置。自托于赵,使自己在赵国立身。托,寄托)
3、本来是一代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疑问句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安"作动词"在"的前置宾语。文言疑问句中,常把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宾语)
4、所以凡是愚蠢的人,没有谁像我这样愚蠢的了。(否定句宾语前置句。 "莫我若"即"莫若我",人称代词"我"作动词"若"的前置宾语。文言否定句中,常把人称代词置于动词之前作宾语)
5、(这种现象)实在是我造成的,又能怨恨谁呢?(疑问句宾语前置句。"何尤"即"尤何",疑问代词"何"作动词"尤"的前置宾语)
6、使百姓生活安定而行王道统一天下,就没有人能阻止(阻挡)他。(否定句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即"莫能御之")
7、没有谁不想寻求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自为""自佐"即"为自""佐自"的倒装。代词"自"作动词的宾语,一般前置)
8、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动词"有"的前置宾语)
9、(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说什么连坐治罪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动词"谓"的前置宾语)
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真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A("未之识"是个宾语前置句,A项和它相同。B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紧缩复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2、C(C项和题干中的句子句式相同,均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A项为被动句,B项为省略句,D项为判断句)
3、D(D项和题干中的句子句式相同,均为宾语前置句。A、B两项为省略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
4、A(A项和题干中的句子句式完全一致,均为介词宾语前置句;C项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B、D项是正常语序)
5、B(B句是否定句宾语前置句,句中的"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帝不之罪",即"帝不罪之"。A句的"之"是动词,到;C句的"之"是人称代词,是正常语序下的宾语;D句是宾语前置句,但"之"只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不是前置的宾语)
(二)1、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这两句均为宾语前置句,分别用"之"和"是"把宾语"金玉""人民"提前)
2、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何为"即"为何",介词宾语前置)
3、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固定结构"何以"即"以何",介词宾语前置)
4、不知您根据什么(凭什么)知道这件事?("奚以"即"以奚",介词宾语前置。吾子,敬称,您)
5、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何求"即"求何",动词宾语前置句)
6、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末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否定句宾语前置句)
7、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罪人斯戮"即"戮罪人斯",动词宾语前置句)
8、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称赞自己(的)。您的功绩这样(大)了,却没说一句话(夸耀自己),(这是)为什么呢?("鲜不自称"即"鲜不称自",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也可以说,代词"自"作宾语,往往前置)
9、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前一句是宾语前置句,"何难之有"即"有何难",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后一句用"也"表判断)
10、我喜爱他,(他)不会背叛我。(否定句宾语前置句,"不吾叛"即"不叛吾",承前省略主语"之")
11、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跑。("诸君何事"即"诸君事何",动词宾语前置句。译出大意给3分;"何事""走"两处,每对一处给1分)
标签: 初中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