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中绵延了八年零八个月的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这所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临时组成的大学,为中国培养出了172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和无数在抗战中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直到今天,这段“群星闪耀”的历史依然不断被后人讲述。日前,再现了这段传奇历史的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走进了西南联大的起点之一的南开大学,用影像和故事,再现这一段辉煌传奇。
视频加载中...
5月28日上午,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部分主创和老校友们一起走进南开大学,通过影像和讲座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校史课”。电视剧讲述了1937年7月,南开大学被日军轰炸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起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师生们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传奇故事。
全面抗日战争8年多的时间,和我们做剧的时间是一样的。一进入南开,看到了木斋图书馆,我的心情那一会儿特别的激动,在常州我们用了48天, 24小时不间断,搭建出来整个南开木斋图书馆,我们想尽力恢复木斋图书馆,因为我认为炸图书馆不仅仅炸的是这栋楼,炸的是中国的文化。
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尽量从新颖的叙事角度来讲述历史故事。以年轻人的青春热血、理想抱负及纯真情感来表现历史主题,拉近了年轻观众与历史的距离;同时满足现在主流观众强情节+快节奏的观剧需求。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2019级学生 王布霖:电视剧能够以一种我们这个年龄人的视角,尝试去展示在80多年前,和我们一样大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视点。因为之前在校史课上,可能最多的是从像张伯苓校长,他们的角度去审视这段历史,从这个角度我觉得是很吸引,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青年学生交口称赞的背后,是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主创团队长达8年的精心打磨。先后修改14版剧本,召开了72次剧本讨论会。最终,主创团队确定以“青春”主题作为切入点,将恢宏磅礴的历史叙事与青春激情相结合,使其艺术感染力更贴近年轻人的情感。
剧中,女主角林华珺由青年演员周也饰演。开机前她与其他演员集体围读剧本,实地寻找历史遗迹,参与为期一个月的专业知识培训,深入了解历史背景,揣摩人物的精神世界。
西南联大办学八年,梅贻琦、华罗庚、陈寅恪、闻一多等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汇聚一起,结茅立舍、弦歌不辍,书写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在剧中饰演清华校长梅贻琦的演员王劲松,经过对历史和角色的反复研读和揣摩,也为当年这些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所钦佩。
梅贻琦饰演者 演员 王劲松:我们能够看到这群人,他们用自己瘦弱的身体,其实都是一群文人,把西南联大称为中国文化的脊梁,没有人会否定,那么其实是承担在一群人身上的,文人风骨,很难解释,是那样的一种骨气、家国情怀,希望对现在孩子们能有一些帮助。
1938年2月,作为西南联大前身的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跨越湖南、贵州、云南三省,278名旅行团师生徒步3600里,历时68天前往昆明。现场拍摄的正是湘黔滇旅行团从长沙迁往昆明的一场戏。为了真实再现80多年前这趟行程的艰苦卓绝,剧组专门在荒野拍摄,现场气温骤降,树林阴冷潮湿、荆棘遍布,演员们穿着单衣单鞋,腿上和身上划开了一道道口子,却没有人喊一句苦和累。
此次参与拍摄的有18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在校大学生参演,用当代青年学子的青春激情和爱国之心再现这段教育救国的历史。
《我们的西南联大》剧组使用了大量真实爆破镜头进行拍摄,片场硝烟滚滚,演员在浓烟中奔跑穿梭,一边跑防空警报和密密麻麻的炸点,一边抢救教室里的实验器材,真实还原了西南联大学子艰苦卓绝的求学岁月。
无论对于拍摄现场的演员和主创,还是观看中深受触动的青年学子,这部戏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和精神碰撞。总制片人张丽影说,《我们的西南联大》是文化抗战的史诗,是一首热血沸腾的青春之歌。同时也希望通过这部戏让当下的青年人明白自己身上的使命和担当。
主创团队希望年轻学子能够通过这部作品更深刻地领悟“何为大学精神”“当代年轻人究竟为什么而读书”,正如电视剧《我们的西南联大》总制片人张丽影所说,“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激励当下的年轻人学到刚毅坚卓的精神,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发奋读书,报效祖国。”
(总台央视记者 陈瑶书 李向伟)
(编辑 李茗伊)
标签: 西南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