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几本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几本院校

将子拖走 1007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几本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几本院校

评委荣荣

颁奖嘉宾武梅

颁奖现场

一场散文的盛宴,一次团结了全国优秀青年散文作家的聚会,一项代表着文坛期望和未来的大赛。昨日下午,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四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颁奖礼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举行,颁奖礼简朴而隆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400余名师生见证了金银铜奖的揭晓。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女作家南泽仁的散文《炉火边的夜晚》摘获金奖,评委会一致认为,该作品鲜活生动,特别是细节处非常动人,《炉火边的夜晚》获奖可谓众望所归。

三轮评选 金奖产生

青年散文大赛是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一项全国性散文赛事,以青年散文作家为主体,以弘扬正能量、描绘新丝路为目标,旨在培养和激励青年散文创作,号召更多人热爱生活,抒写时代,投身散文创作中。第四届青年散文大赛启动以来,先后收到近万封投稿邮件,出自全国1800多位作家之手。主办方择优在《西安晚报》副刊上刊发了100篇作品。这些作品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基本上代表了当前华文青年散文创作的整体情况。

据主办方介绍,在从海内外自由来稿中选发100篇见报,此为初评;复评由西安晚报和禧福祥公司负责,从100篇见报稿件中优选出30篇;终评由评委会负责,评委会由散文名家贾平凹、红孩、穆涛、荣荣等9人组成。终评评委收到30篇参评稿件后,认真阅读每篇匿名稿件并打分,最终按照分数高低,共评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10名。在昨日的颁奖礼上,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程建设宣读了获奖名单,其中南泽仁的《炉火边的夜晚》摘获金奖;马婷的《酒海》、王荣的《南糯山寻茶记》摘获银奖;刘云的《又是一年燕南飞》、庞洁的《盲人按摩师》、钟秀华的《在太阳湖,听见自己的心跳》摘获铜奖;常晓军的《花影刺桐》、宋鸿雁的《遥远的阿孜古丽》、崔妮的《归来是少年》等10篇作品摘获优秀奖。

强强联合 相得益彰

昨日,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宁波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本届大赛评委荣荣,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子童,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更武、副总编辑程建设,《美文》杂志社副社长武梅等参加了颁奖礼,并为获奖作者颁奖,向他们表示真诚的祝贺。

从宁波特意赶来参加颁奖礼的著名作家荣荣感慨良多,特别是对于《西安晚报》保留着副刊的优秀传统称赞不已,她说:“前些年我经常在报纸副刊上刊发文章,我看报纸有个习惯,新闻略看,副刊详看。我一直认为,副刊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文艺范儿。”她说这次来西安,朋友带来了西凤酒,她忽然发现副刊的文章就像西凤酒,低调而奢华,却很有内涵,但价位又非常贴近普通百姓,所以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和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散文大赛,相得益彰,又很有深意。“报纸的副刊成为作家的摇篮,这是‘五四’以来的一个传统。西安晚报不但坚持而且扩大了这项传统,影响深远。参赛作品鲜活生动呈现了生活场景,温暖朴素的情感,几句细节的描述,真实而有现场感,而且这些青年作家笔端生动,文风向上积极,符合副刊文章的精神内涵。”

作为评委,荣荣认真细致阅读了每篇入围终评的作品,她还在颁奖礼上分享了几篇优秀作品的经典语句,如“闭上眼睛的黑暗和内心的黑暗不一样”“人和鸟的共存何尝不是一种相互的祝福”,荣荣说:“他们能写会写,我相信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会越来越好!”

扩大影响 大赛更名

青年散文大赛举行四届以来,每一届都坚持采风,本届大赛依然延续了采风的传统,在延安,采风团观看了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参观了延川县郭家沟村的路遥故居。在宝鸡,青年散文作家参观了凤翔县柳林镇西凤酒厂、眉县张载祠、宝鸡炎帝陵。两次采风后,采风团中的青年作家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散文精品。很多获奖作品都是采风后完成的佳作,如获得银奖的女作家马婷的佳作《酒海》,就是在采风后完成。

在昨日的颁奖礼上,除了向获奖作者颁奖外,同时首发了本届青年散文大赛获奖作品的合集《青春放歌》,这也是大赛坚持了四年的传统。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子童代表董事长王延安宣布本届大赛落幕,与此同时,第五届大赛正式启动,并正式更名为“华语青年散文奖”,征集对象将面向所有华语散文青年作家。

省作协主席、《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因出差不能参加颁奖礼,但他特意委托《美文》杂志社副社长武梅转达了对获奖作家的祝贺。

武梅说:“《西安晚报》坚守副刊阵地,是陕西作家的摇篮,缔造了无数文坛佳话。《美文》和《西安晚报》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二者共同合作的报人散文奖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现在无论是报人散文奖还是青年散文大赛,都是西安的文化名片,我们坚信,这些优秀的散文作家,未来将会在文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优秀奖得主和颁奖嘉宾

颁奖现场来了不少大学生


获奖名单

金奖

《炉火边的夜晚》 南泽仁 (四川)

银奖

《酒海》 马婷 (陕西)

《南糯山寻茶记》 王荣 (陕西)

铜奖

《又是一年燕南飞》 刘云 (陕西)

《盲人按摩师》 庞洁 (陕西)

《在太阳湖,听见自己的心跳》 钟秀华 (江西)

优秀奖

《花影刺桐》 常晓军 (陕西)

《遥远的阿孜古丽》 宋鸿雁 (陕西)

《母水淀》 江泽涵 (浙江)

《古城意梦》 慕明媛 (陕西)

《老食器》 张金刚 (河北)

《人情、酒香与墨香》 杨萍 (陕西)

《柿园路》 刘紫剑 (陕西)

《归来是少年》 崔妮 (陕西)

《赛里木湖畔》 姚润雨(陕西)

《我·老爸·路》 李心怡 (陕西)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仰望星空的人——获奖散文作品感动莘莘学子

在昨日举行的第四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颁奖礼上,主办方特意安排了一个环节,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同学们朗读获奖作品。获奖作品优美的文字配以朗诵者优雅的声音,给现场观众带来了美好的感受,而这些获奖作品对同学们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赛对青年作家是鼓励,对这些大学生何尝不是一种激励,也许下一届的获奖者中就有他们。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大二学生孙志远朗诵了金奖作品——南泽仁的《炉火边的夜晚》。他很深情地说:“常常说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可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我不禁要问:诗在哪里?远方又在何处?无从知晓。但是作家南泽仁提供了一种可贵的指引。诗不在书中,而在生活中;田野不在远方,就在当下。穿衣、吃饭、努力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苦难常常不期而至,作者面对苦难的态度,着实可贵。她没有消极厌世,用朴实的语言描述生活、体验人生。正是这些文字,让人觉得踏实,给人以力量。”他说他感动于作者对理想仍在坚守、仍在追寻。“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作者这样仰望星空的人。他们的坚持可能没有经济回报,可能没有旁人支持,但他们相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在做人类思想和灵魂的开拓者。”而大三的杨琴则说这篇文章唤起了她的思乡之情:“读了《炉火边的夜晚》,心里的颤动是久久不能停息的。在纷扰繁华的城市里,我对家乡小镇的想念,又一次被勾起。黑眼睛的牦牛、下着雪的冬天、家人围坐的火塘,这一切是那么熟悉。我想,丽江玉龙雪山下夜空的颜色,作者笔下夜空的颜色,是一样的,都是那么浩瀚。那淳朴而丰沛的情感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中表现了出来,最打动人的不是繁杂与华丽,而是最质朴的真心。我们习惯着喧嚣,习惯着五光十色,而在炉火旁的夜晚,那份人间最平常的打闹与关心,才是最该珍藏的。”

冯钰婷则是银奖作品《酒海》的朗读者,她和作者马婷找到了共鸣:“古人的诗词中常常可以看到酒的‘身影’,但古诗中以杯盏为单位的酒总觉得不够大气。看了《酒海》这篇文章,让我有了另外的感受。文章只是描写了西凤酒的制作过程以及最大的酒存储地便让人眼前一亮,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两段,西凤酒经过数年酿造来到各家各户的饭桌上,是长安的酒香微醺、是历史的足迹厚重、是作者的感触至深。在她的笔下,春夏秋冬对于西凤酒的意义都不尽相同,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也被收敛到西凤酒中,在每个人的舌尖上绽放出甘润悠长的味觉。”

张钰晨对于他朗读的《南糯山寻茶记》也有着别样的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茶的热爱,我仿佛和作者一起去了美丽的西双版纳,游了一趟勐海县,游了一趟这充满茶香味的南糯山,那里有奇特的古茶树,有白里透金的漫山的茶花,我也想贪婪地呼吸漫山的清香,去感受茶沁人心脾的舒畅,去看茶农们背篓而行的质朴。寻茶,是多么浪漫的一种情怀,作者的文字真切流露出对茶的喜爱,拿起、放下,两个简单的动作,道出了世间事,悟出了人生理。”张钰晨联想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小小的茶叶,连通了世界。”他很激动:“何其荣幸能读到这篇获奖的佳作,谢谢作者带给我的奇妙之旅。”文学院大四学生郝志芳对于这篇文章也深有感触:“糯山的美,南糯山的茶,作者王荣笔下的南糯山绵软,茶道精趣,从喝茶的拿起放下参悟人生哲理,意蕴悠长。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也只有这般亲身入山林、行到水穷处,才能闻到这样原始的气息,才能品到这样醇正的滋味,颁奖礼上赏罢《南糯山寻茶记》,真想踏上路途去一饱眼福,一品茶香。”

部分获奖者访谈录

南泽仁:散文创作是我的挚爱

第四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昨日揭晓,藏族女作家南泽仁的散文作品《炉火边的夜晚》摘获金奖。评委荣荣给予了很大肯定:“作品非常感人,很多细节都很打动我,他们对于困苦生活发自内心想要改变、咬紧牙关直面生活的努力,让我觉得特别动人。”颁奖礼结束后,南泽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不善言谈,但一双眼睛透露出康定那片土地上特有的纯真,她坦言摘获金奖是意外之喜,她也想知道,自己缘何可以获奖?

南泽仁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她带着孩子到牧场和妹妹们生活了一段时间,妹妹们至今依然在牧场生活。“在青藏高原南缘的九龙高山牧场,与我的妹妹们度过了一段完整传统的游牧生活。所以我记录了崇尚万物有灵的她们与多变的极高山和谐相处,她们驯养牦牛视之为图腾,为新生牛犊佩戴放生绒花,把梦地里的菩提织进氆氇里的情景……散文《炉火边的夜晚》正是这场记录里的一个片段。”

她告诉记者,收到获得《西安晚报》青年散文大赛金奖的消息,她欣喜之余有些惶恐,随着现代文化进程的递进,游牧文化正在悄然解体。“其实这次来领奖,我也是带着疑问来的,就是《炉火边的夜晚》缘何获奖?妹妹们的牧场是对外界的一次初见,我想《炉火边的夜晚》美好之处也正缘于此吧。通过这次获奖,我必将重新审视雪山之颠的那片净土以及写作对于我的意义。

她说她写了10万字来真实记录牧场生活。因为牧业艰苦,当地牧民很多都放弃了放牧,去尝试做其他营生。她总是担心:“我下次去还能看到牧场吗?”于是,她想记录下牧民真实的生活状态。《炉火边的夜晚》是其中一篇作品,这次获奖对她而言是鞭策更是鼓励。她和《西安晚报》有着很深的缘分,此前《西安晚报》曾用半版篇幅刊发过她的散文作品《日子像麦子》,所以看到第四届青年散文大赛的征稿启事,她就积极投稿,没想到就摘获了金奖。“散文创作是我的挚爱,我一定会继续下去。”南泽仁说。

王荣:向所有优秀者学习

尽管这次获得大奖,但王荣依然表示:“我还是会继续写作,我再忙周末都会抽出一天时间来独立思考、阅读、写作。我的写作时间基本在晚上10点以后,那个时候是属于我个人的,是带有灵性的创作。”

王荣说:“这次的获奖,我心存感激之情,我们是文学陕军的一个小分支。我目前正在创作纪实性文学,2019年可能还有一本散文集出版。我不想为了出版而出版,我很感激陈忠实老师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他说不要不停地出书,一定要出版有质量的作品,我们不是写手、不是枪手,我们要写出属于我们内心世界的上乘之作。我其实压了好几本作品集,我认为还不是我最得意的作品。我还要进行深度学习,向所有优秀者学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

庞洁:愿所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点灯火

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庞洁表示:“感谢主办方、感谢《西安晚报》关注到了我这篇微不足道的生活记录文章《盲人按摩师》。我提到的这位盲人师傅,是我平时比任何朋友都见得次数更多的人,他给我做了8年的颈肩推拿,我开玩笑说,这个时间甚至长过很多人的婚姻期。”

说起幕后的创作,她回忆:“我每次去,他都在不厌其烦地听一个机器女声念小说。我想读一篇我写他的文章给他听,但一直没说出口,我非常感谢他。在他这里体会的沉默和别处不一样,闭上眼睛的黑暗和内心的黑暗也不一样。我的这篇文章由于篇幅缘故写得太仓促,并没有表达出我对盲人按摩师的全部观察与理解,但我应该还有机会去深入地表达。 我在另一首诗里这样写:‘既然已经选择了爱这个世界被遗弃的部分/又何必非要参透闭上眼睛的黑/如何区别于内心的黑’看不见是一种局限,看得见同样是一种局限。我们每个人都要接纳自己的局限,不必非要去克服,只需拥抱它、与它同在。有时候陌生人给予的温暖,也可以成为黑夜里的灯火,也愿世间所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点灯火。 ”

马婷:散文大赛给了青年散文创作者无限机会

谈及获奖的感受,马婷告诉记者:“一场契机,几许欢笑,跟《西安晚报》结缘,是在去年的丝路采风活动中。我有幸参与其中,随行16天,在感受那场文化洗礼的同时,也知道了禧福祥6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这个给予青年散文作者无限机会的舞台,于是便有了之后的参赛。这篇西凤酒厂参观采风的作品《酒海》,也有了展示的机会,未曾料想,却真的荣获此次大赛的银奖。”

她回忆:“ 从去年的优秀奖到今年的银奖,我无疑是幸运的,不仅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也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作为一个90后的写作者,我们很需要《西安晚报》这样的平台来认可和扶持,也非常感谢禧福祥集团一直以来对文化事业的支持。这些年,提及散文写作,似是生活常态,感性之人,大都敏感。于细小入微处感怀,花林草木、飞鸟虫鱼,一点一滴皆在心,况心性之高,恐只有文字笔墨尚能抒发天性,写作之路,即由此来,且多年坚持,未曾搁笔。却在遇到《西安晚报》,结缘禧福祥后有了更好的机会。”

对于未来,马婷表示:“无论是去年的丝路采风,还是其后参加的禧福祥赞助的其他文学活动,我每每获益匪浅,因而对自幼起就萌生的文学梦想也更加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借此机会,我祝愿《西安晚报》越办越好,愿禧福祥西凤酒延续凤起凤飞凤翱翔之姿。”

刘云:这次获奖对我有着特别的意义

多次参与散文大赛,用刘云自己的话来说:“我是地地道道的禧福祥丝绸之路6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的铁杆粉丝了,从2016年起,我连续3年报送了参赛作品。也算是运气好吧,我连续获了3次奖,前两次是优秀奖,今年是铜奖。就像所有的农夫都希望自己的田地能有个好收成,每一个写作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篇文章能发表,而且最好是在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报刊或杂志上发表。付出总有回报,是人们永志不渝的追求,也是驱动人们进取的力量。如果你坚持了,努力了,即使没有如愿,也会离目标更近一步。”

对于这次获奖,刘云感慨 : “此次的第四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青年散文大赛铜奖,对我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是我这3年来获得的第8个全国散文奖,也是我2018年获得的第5个全国散文奖。 诚如我之前所说的,每一次获奖都是能量的加持,每一份祝福都寄予着期望。在此,我向所有关注我帮助我的师友,衷心地说一声谢谢!顺便借这个机会预祝各位师友和广大读者新年快乐!2019年,我将再接再厉!”

钟秀华:来西安感受到城市的庄重和力量

作为一名外地作家,获得大赛铜奖,钟秀华感慨:“感谢禧福祥,感谢《西安晚报》,感谢所有的评委老师,将全国青年散文大赛铜奖颁发给我。此时的西安,凉意中透着文化的厚重。作为一名来自江南的作者,我有过几次西安之旅,印象中的陕西是一个人文历史深厚的地方,也是一片宽阔的文学厚土,滋养了诸多重量级的文学大家。”

谈及这次对西安的印象,她说:“无论我行走在现代街区,还是历史公园,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庄重和力量。这种力量,自然也渗透在文学上。在今天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西安晚报》却始终坚守在文学现场,为写作者提供表达的平台,前行的动力,其意义可谓重大。我想起写作最初的起步,也是源于一个副刊编辑的约稿和鼓励,然后一步一步地坚持下去。走到今天,我还会一直走到生命存在的每一个明天。我想,这便是副刊的初衷和荣光。祝福《西安晚报》,祝福所有因为文学而拥抱在一起的人们。”


西安又一张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四届青年散文大赛巡礼

2015年,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延安发起倡议,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首届青年散文大赛,仅仅四年时间,青年散文大赛就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成为继报人散文奖后,古城西安又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大赛辐射之广、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之高,让业界惊讶不已。

四年来

青年散文大赛坚守采风传统

2015年,首届青年散文大赛在西安启动,从启动之初,主办方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就坚定表示,一定要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坚持采风的传统。首届青年散文大赛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赛共收到海内外青年作者的作品4000多篇,其中一些精品佳作还被《读者》《晚报文萃》等国内知名文摘杂志转发;此外,主办方还在当年3月、5月和8月,组织140多名青年散文写作者分赴革命圣地延安、文化名乡凤翔、八路军总部山西武乡等地进行接地气的采风活动,引导青年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2016年,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继续支持青年散文大赛,并与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一起积极推进第二届青年散文大赛以及散文大赛采风活动。大赛组委会分别在当年6月、7月和9月,组织140多名青年散文写作者分赴革命圣地延安、铜川照金、渭南富平,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宝鸡等地进行大型文艺采风活动。同时,组委会还针对青年散文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先后在宝鸡和商洛举办了以“乡愁散文与西凤文化”和“女性散文与西凤文化”两场散文论坛,邀请省内10多位著名文艺评论家“会诊”青年散文创作情况,对他们的散文创作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2017年,主办方组织了第三届青年散文大赛重走丝绸之路大型采风活动,邀请40多位青年作家以及知名作家、评论家、诗人等,从西安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乘坐大巴一路到达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完成了丝绸之路国内段的重走,历时16天。采风期间,大家文思泉涌、佳作无数,采风团成员、甘肃女作家张子艺更是摘取当届比赛金奖。2018年,主办方再度组织了到延安、宝鸡两地的采风活动,让作家在革命圣地和文化故里感受生活的本真,挥洒青春的热情。

四年来,青年散文大赛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采风的精神得到了业界的认可,领导的鼓励也感染了一批青年作家。有青年作家告诉记者,闭门写作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只有投入生活、感受火热的生活,作品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本届金奖作品《炉火边的夜晚》就是对牧民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是对大赛精神的呼应。

王延安:

希望更多青年作家通过大赛成长起来

作为大赛发起人之一的王延安,虽然昨日因公务无法现身颁奖礼,但特意委托其助理送上对获奖者的祝贺。这位企业家支持公益,支持教育,同时也热衷参加文化活动。他曾对记者表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无法接受系统的文学教育,但从小就喜欢写作的我,一直有个文学梦想。和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连续几届举办全国青年散文大赛,既圆了我当学生读书时的一个梦想,也是我们企业和媒体举行的一次非常有文化品位的双赢活动。企业发展后,一方面要回馈社会,所以我们支持公益,支持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与西安晚报合作举办散文大赛,无疑对企业文化也是一种促进。更重要的是,陕西是文学大省和文学重镇,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作家通过大赛成长起来,继续扛起‘文学陕军’的大旗。”

青年散文大赛是对文学殿堂的一种致敬,也是对陕西文化元素的推广,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王延安说:“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陕西禧福祥品牌运营有限公司秉持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希望用人文情怀匠心打造一张文化名片。这样做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019年,青年散文大赛更名为“华语青年散文奖”,王延安表示,希望大赛能进一步扩大规模,让更多的青年人通过散文创作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标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