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施工业企业“零地增长”“一图一表”工程,通过企业内部挖潜、拆旧复垦等举措盘活存量资源,高效推动全域空间治理
坚持把城市更新融入到城市治理中,细节入手、久久为功,让千年古城更加美丽,让百万市民更加幸福
文 | 中共江苏省常熟市委书记 周勤第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考,让人们对城市的发展与治理做出更多思考。
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协调发展放在统筹全局的重要位置,以精细化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统筹发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基础设施 快速提升城市能级
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常熟坚持以“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的执着持续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和“环射衔接”通道建设,快速提升城市能级。
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2021年以来,常熟推动实施20项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电常熟燃气热电项目主体工程厂房已经结顶,金陵海虞热电替代扩建项目两台机组投运等。新建城东水质净化厂一期工程,扩建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5万吨/日;新建互联互通管网29.1公里,新建污水主支管网363公里;建设1个通沟污泥处置设施,规模60吨/日;对全市10座城镇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建设5个尾水生态湿地净化系统,规模10.9万吨/日。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一期、二期PPP项目投入运营,三期PPP项目完成建设。建成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1处、垃圾焚烧厂2座,生活垃圾实现全量收集、全量焚烧,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全市环境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便捷交通托起城市“骨架”。常熟以“接轨上海都市圈、融入苏州主城区”为引领,构建起“高铁、高速、高架”三位一体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目前全市三条高铁纵横交会、高架快速路达70公里,一小时可达南京、杭州,半小时到达虹桥、硕放两个国际机场。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的长三角核心通勤圈已建成,城市交通“骨架”全面拉开。
常熟市千村美居风貌(2022年4月摄) 刘文忠摄
全域空间治理 为可持续发展腾空间
向存量挖空间、向低效挖效益,是常熟走出“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瓶颈约束”困境的现实路径。常熟创新实施工业企业“零地增长”“一图一表”工程,通过企业内部挖潜、拆旧复垦等举措盘活存量资源,高效推动全域空间治理。
“零地增长”向存量要空间。2018年以来,常熟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在不增加用地指标的前提下,经过批准,在自有土地上实施改建、扩建,增加生产和研发用建筑,引导企业向存量要效益。实施以来,新增或改扩建建筑物570万平方米、节约用地4040亩,有效帮助企业挖掘自身潜力,盘活发展空间,在“螺蛳壳”里做出了“大道场”。
“一图一表”向低效要效益。2021年,常熟启动实施“一图一表”(一图指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现状图和规划图;一表指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涉及的相关资源要素指标表)工作,围绕存量空间实施拆旧复垦和原地盘活,推动空间流量指标在市域各板块之间流动,努力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促进要素资源向优势地区集中、向优质项目集聚。实施至今,“一图一表”拆旧复垦4296亩、原地盘活1.7万亩,有力支撑了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
老旧更新改造 焕发城乡新面貌
常熟发展起步早,城镇化进程中遗留下大量老旧建筑,不仅制约发展空间,有的还脏乱差、安全隐患大。常熟坚持把城市更新融入到城市治理中,细节入手、久久为功,让千年古城更加美丽,让百万市民更加幸福。
用村庄面貌更新撕掉“旧标签”。常熟深入实施“千村美居”工程,以自然村落为单元,按照每户5万~7万元的补助标准,统筹农房翻建更新和农村基础设施更新,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019年起共投入31亿元,实施村组2870个,覆盖率超过6成。针对以往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存在示范性多、普遍性少,局部性多、全局性少,突击性多、常态化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和“两清两治”行动,创新“周六下沉”制度,落实党员干部“宅前屋后三包”示范,推动广大干部主动深入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扫除。以“千村美居”工程为引领,推动村庄全域整治,破解了农村人居环境瓶颈,形成“村民自建房、政府美环境”的共建格局。
用既有建筑更新破除“旧束缚”。2019年,服装城云裳小镇开始“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试点,随着大批时尚设计、品牌总部、平台经济的入驻,老建筑变成了“艺术品”,“散乱污”变成了“高大上”。近几年,常熟以部门协作、流程再造,逐一破解缺乏不动产登记权属证书、抗震消防等级不够等瓶颈问题,开展既有建筑更新试点115个,涉及改造面积102.4万平方米,已经竣工项目66个,有效突破老旧建筑框架束缚,实现了产业更新。
用老旧工业区更新打破“旧框架”。常熟原有众多工业集中区,这些区域建筑残旧、消防设施老化,且现有存量载体功能单一、配套落后、形态不合时宜,限制了高标准、高层次业态的发展。常熟从载体提标改造入手,启动总面积近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327万平方米的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工程,通过镇村小园区、小企业的异地归并整合,推动21个特色产业园改造升级,提升了土地空间的集约利用水平,推动老旧工业区从外在面貌到内在肌理的华丽变身。
聚焦民生关切 推进城市精细化服务
以“改善民生、落实民声、惠及民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常熟聚焦民生关切,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城市精细化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停车难是许多城市的通病,常熟也不例外。常熟坚持一手抓泊位供给、一手抓科学治理,通过新增立体车位、建设智慧管理平台、价格杠杆撬动泊位快循环、机关单位泊位错时共享等方式,有效缓解停车难。泊位周转率由原来平均2次/天,提高到平均医院周边6次/天、商圈周边13次/天、菜场周边14次/天,泊位周转率最高达38次/天,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常熟近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名老人。我们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导向,完成乡镇(街道)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开放运营养老机构17家,形成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特困老人、公建民营和民办养老机构满足老人多元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376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700户,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功创建省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地区。
深入推进公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我们以“让居民少生病、早发现、看好病、得实惠”为目标,组建以3家市级医院为核心、8个区域医疗中心为枢纽的“1+N”三个区域医共体和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专科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集约共享,新增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3家,市级医院帮扶基层补短补缺专科70个,完成双向转诊近55万人次,参保人员县域就诊率达96%,入选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标签: 3000亩是多少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