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类排名

深不可埋 554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类排名

01 学院概况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过去60多年中,学院为国家建材、汽车与交通行业培养了4万多名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近100项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为建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向世界并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防、现代工业、新兴产业、国家和区域经济提供了关键新材料技术支撑。

02 招生专业

全日制专业

非全日制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

材料工程

03 学科实力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创建于1958年,1988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被列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列排名A+,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

历史成绩

1958年

全国最早的硅酸盐工程专业

1988年

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1996年

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

2007年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11年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15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

2016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2016年

国防特色学科

2017年

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2017年

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A+

2019年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优秀

2019年

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

目标定位

本学科目标定位是:到2025年,进入世界一流材料学科行列,突破建筑材料绿色制造工程理论局限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材料及其加工制备新技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和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成为材料学科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04 师资队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现有教职员工440名,包括教授167人,副教授12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发达国家院士6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国家级人才23名和国家级青年人才14名,10人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队伍建设

学科依靠党建引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坚守文化传承,形成了以“团结奋斗、求真务实、情系祖国、勇争一流”为核心的独特学科文化,培育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杰出工程师奖1人。

05 人才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办学,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学位授权点和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本科生2799人,研究生3062人,是我国材料学科人才培养规模位居前列、行业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培养体系

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紧紧围绕“瞄准国际一流、突出行业特色、建设研究型学院”的目标,秉持“尚德启智、开物铸材”的院训,依托材料学科丰富的科研基地和人力资源优势,整合材料学科资源,营造全学科育人氛围,构建了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开创了以“才思飞扬”材料文化节为核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品牌,促进了全院师生对材料文化节的充分理解和高度认同,形成了人人争做卓越材料人的生动局面。

创新能力“金字塔”培养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将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转化为育人资源和育人优势,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见效,培养了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影响力的优秀大学生。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秀学生

学生在各大赛事荣获全国特等奖

学院鼓励研究生创新,学科和各课题组支持研究生到国外开展联合培养与研究、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升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积极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创新。

06 科学研究

学院长期坚持教学改革与探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教学研究项目40余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湖北省教师/教学团队5支。200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建成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材料概论》、《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为引领的一批优质课程。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基地

学科拥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实验室面积5.2万平米,百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0多套,整体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于武汉理工大学,1990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对外开放。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13年7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对外开放。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于武汉理工大学,1990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对外开放。


其他研究基地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国家资质检验检测机构)

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特种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生态道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材料绿色精密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近5年,学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及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973”、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武器装备重点型号项目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30余项,其他各类各级项目300余项,总经费12.5亿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200 余篇。2010年以来,学科获17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取得的一批应用技术成果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行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07 国际交流

1、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于2015年6月入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是全国16所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示范学院之一。学院通过国际协同、科教协同、行业协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本硕连读、本科直博、国际联合培养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英国萨里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国际化培养搭建平台;构建了“鸿儒论坛”、“国际视野讲堂”、“博雅素质讲堂”、“星火启智计划”、“全球材料精英计划”等学院文化特色品牌,为学院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氛围。

2、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院瞄准国际一流,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与牛津、密歇根、日本东北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开展实质合作,建立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和“功能薄膜新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等4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英国玛丽皇后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2+2”、“3+2”、“4+1”等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吸引了近100名学生参与。

与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一批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

召开首次世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导论坛,发布《21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持续发展——武汉宣言》

08 学生就业

毕业生深受广大招聘单位的欢迎,近5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约为97.5%,主要进入建材、建工、化工、汽车、交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行业就业。学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就业的比例达到了50%以上,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的学生达到了35%以上。学科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南策文、张跃,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张联盟,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人才,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寿院士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国内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广泛认同。近年来,研究生通过国家公派项目及科研项目支撑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毕业生前往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等国际高校深造。

09 联系我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电 话:027-87651779

传 真:027-87651779

学院网址:http://smse.whut.edu.cn/

尚德启智 开物铸材!

欢迎怀揣梦想的各位同学加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家庭,与优秀的学长、学姐们一同在此筑梦、逐梦、圆梦,我们等你!

标签: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