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束文杰
合肥,一座诸多网友认为“没有历史”的城市。有人说,不对!合肥在解放前“至少是一座县城(虽然很破)”。又有人说,“庐州月光,洒在心上!(许嵩《庐州月》)”三国迷们又说,张辽大战逍遥津……人数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大家的主观印象还是停留在一座“新兴城市”上。
滨湖新区(摄影 | 王牌)
又一段时间,听到了兄弟城市——黄山喊出“恢复徽州”的口号,合肥的网络界也坐不住了。自媒体也好,意见领袖也好,广大网友也好,全部出动,纷纷效仿举起了“恢复庐州”的大旗,似有当年皖人风采。在人们的“扛旗宣言”中,不乏有类似“合肥古称庐州”的说法,成为一大败笔。
静下心来想一想:大家,真的了解庐州吗?
合肥 古称庐(卢)“合肥古称庐州”这种说法固然是错误的,首先“合肥”一名诞生时间就要比“庐州”早至少六百年(下文详述)。如果去掉“州”字,“合肥古称庐”是说得过去的。为何又要加上一个“(卢)”呢?这是因为“庐”字由“卢”字小篆演变而来的,而“卢”字则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上。1986年,陕西安康王家坝遗址出土了一件西周中期铜器“史密簋”,其底部铸有“卢、虎会杞夷”铭文字样,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卢”即“卢方”,这是目前可查最早的相关资料。
史密簋铭文(来源 | 资料图片)
说到“卢方”,便要提到“庐子国”(又称“卢则”),与上文的“虎”方相同,其地理位置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曾引用唐代史学巨著《通典》:“庐州,今理合肥县, 古庐子国也。”庐子国(有说由古巢国分划),建都于今合肥四里河附近,名为庐邑。还有人说“庐子国”即“卢戎国”,在今湖北襄阳。古卢戎族又迁至今山东长清一带,建立了古“卢子国”。历史,除了史料信息的辨识,还需出土文物的有力佐证。庐子国究竟在什么地方?期待更多的考古发现来揭秘史实。
四里河(摄影 | 王牌)
春秋时期,合肥地区属群舒所辖。至战国晚期,因与当时的楚都寿春相近,水运往来密切,商品交易聚集,合肥日渐兴盛。
秦汉时期 始置合肥县合肥,除了“庐子国之谜”,还有一个“合肥置县时间之谜”。目前可见,“合肥”一名首次出现是在《史记·货殖列传》,“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而“合肥县”则最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中,“九江郡,秦置,高帝四年(前203)更名为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复故。莽曰延平。属扬州”,“县十五:……合肥”。这里的“秦置”说的是九江郡,合肥县置于哪年并没有明确,但从其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方面来看,秦代所置亦有较大可能性。
西汉九江郡图(来源 | 资料图片)
除了“庐子国”,东汉时期的“合肥侯国”(25—200)亦是一大闪光点。第一代“合肥侯”,乃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铿镡。此前的合肥旧城,土筑城垣,低矮狭小。铿镡在其基础上,建立起全新的城池,分为外城“都市”、内城“都城”,设置有侯府、宫尉府、相府、侯学等机构,以及马场、仓库、作坊、集市、码头、民居等建筑设施。合肥侯国历经百年而废除,到灵帝时又短暂出现了两年。
东汉九江郡图(来源 | 资料图片)
东汉建安五年(200),合肥县为扬州州治,这是合肥县自秦汉置县以来首次成为一级行政区划治所。当时的扬州刺史刘馥单骑赴任,重建了因战火沦为废墟的合肥城。
魏晋南北朝 战火纷争从东汉末年开始,合肥便进入“军事重镇”时期。与楚国东征西讨不同,这次是中国版的“南北战争”,“南”指的是孙吴,而“北”便是曹魏了,两家老大是谁不必我明示了,故事也无需再讲了。最终的结果,合肥城落入了北方之手,曹军还在旧城以西、鸡鸣山麓建造一座新城,即今天大家熟悉的“三国遗址公园”。根据考古发掘,新城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设有东中门、东侧门、西城门等三座土券门,内设有指挥台、练兵场、饮马池、车马道、屯兵营、铸造作坊等。新城,是魏国扬州、淮南郡、合肥县三级治所。
三国魏淮南郡图(来源 | 资料图片)
三国新城遗址(摄影 | 王牌)
新城虽然建起来,但主要发挥的还是政治、军事功能,于是到了晋代,治所还是回到了老城。据《晋书·陈敏传》记载,朝廷一度将广陵度支(今江苏扬州)迁至合肥,该机构负责将南方粮食通过水路运至都城洛阳,合肥的政治地位再次提升。经历了短暂的停歇,到了东晋,“南北战争”再次开启,由于战火纷扰致使合肥县废。
西晋淮南郡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南北朝时期,合肥则回到了南方政权的怀抱,重新建置后名字却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宋,南汝阴郡(豫州/南豫州)侨寄合肥,合肥亦改作汝阴县。梁武帝天监五年(506),改属汝阴郡。普通七年(526),以寿阳县(今安徽寿县)置豫州,汝阴县(今安徽合肥)为南豫州治。太清元年(547),改置合州,汝阴县为州、郡治,后被东魏占领,继后的齐、陈、周亦设合州。
明教寺(来源 | 资料图片)
汝阴县也好,南汝阴郡、汝阴郡也好,还是更高一级的豫州、南豫州,都是属于“侨置”,即解决北方人口南渡的户籍问题,将迁入地重新建置,并沿用原籍旧名。合州,与其不同,亦可以说是庐州的前身。
南朝豫州图(来源 | 资料图片)
隋唐时期 庐州登临舞台很多人以为,庐州登上历史舞台,不是在唐宋,便是在明清,事实上还是说晚了。庐州的出现,与隋代的建立是同一年,即开皇元年(581)。改完州名,汝阴县亦改回为合肥县。当时的庐州,辖汝阴郡(汝阴县、蕲县)、庐江郡(庐江县),后又废郡实行州县制。大业三年(607),州废为庐江郡,辖合肥、襄安、庐江、慎县、霍山、开化、渒水等七县。当然,这里的庐江郡,无论是辖区还是治所,与汉晋时期版本有着较大的不同,故应称新旧以示区别。
隋代庐江郡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唐代初年,沿用旧制庐江郡,至武德二年(619)重新改为庐州,并在其上加了一道总管/都督府。自高祖武德二年(619),至太宗贞观十年(636),先后隶属于和州总管府、寿州总管府(一说置庐州总管府)、舒州总管府以及扬州大都督府。在此期间,撤销渒水,割划襄安(后改巢县来属)、霍山,庐州由隋代七县缩减至四县(开化县于隋末废)。不过,朝廷于贞观十年以后提升了庐州的地位,直属淮南道。
唐代庐州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新庐江郡第二次登临历史舞台,是在天宝元年(742)。该郡于几年前,刚刚接纳了一位新的小伙伴——舒城,域内辖五县(合肥、慎县、巢县、舒城、庐江)。至肃宗乾元元年(758),十六年的第二阶段结束,新庐江郡再次下线。上文刚说完直属,天宝十五年(756)卷土重来,这次来的是藩镇,从此时到唐末,淮南节度使是常客,中间还穿插着舒庐寿都团练使、濠寿庐都团练观察使、舒庐滁和都团练使(使治)等。
吴王坟(摄影 | 束文杰)
唐末,来自合肥的杨行密成为了吴王。吴王得势自然不会忘了家乡以及当初的“革命根据地”,在庐州隶属扬州淮南节度使十年后,天祐十四年(917)将庐、滁、舒等3州单独设置了庐州都团练观察使,两年后(武义元年)又升级为庐州德胜军节度使,后来合肥还有座城门叫做“德胜门”。南唐取代吴国,沿用旧制。不过滁、舒二州隶属不定,忽而舒州单置节度使(永泰军),忽而滁州被后周攻占,忽而舒州废使来属,直至交泰元年(958)庐、滁被献于后周。后周也简单,就换了名字(保信军),三州不变。五代前期,吴国治下较为稳定;到了后期,滁、庐、舒一线就成了南唐与后周的战场,纷纷扰扰,举“旗”不定。
吴德胜军节度使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合肥城发生了几次重大变化。有人说,隋唐大运河的开建,致使合肥的水运交通的地位动摇,幸而陆路方面有“二京路”与东西二京及其他州县相连,一度亦设有著名馆驿“庐州同食馆”。另一个变化是,唐贞观年间,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淝河南岸岗阜高地”(今老城南部)建立新城池,唐城又被称作“金斗城”。德宗贞元年间,合肥城“特加甓焉”,砖砌城垣开始出现。
赤阑桥(摄影 | 糖豆)
到了吴国治下,咸通十年(869),合肥又进行外罗城的建设。据记载,罗城周长26里170步,砖瓦城垣,高3丈,置窑灶55所;城砖长1尺3寸、宽6寸;罗城门13所,大弩楼44所;护城河宽60~70丈,深8丈。城门有庐江门、潜桥门、独山门、瓦步门、东水阊门、西水阊门(旧水西门)、东正门、西正门、崇化门和怀德门等以及五凤楼(威武门城楼),桥梁有明教桥(九狮桥)、市桥(鼓楼桥)、县桥(惠政桥)、通远桥、小史桥、赤栏桥(赤阑桥)、东正门桥、崇化门桥、怀德门桥等。
县桥(来源 | 资料图片)
宋元时期 从庐州到庐州路合肥与“淮南”在历史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经历了长期的“藩镇割据”之后,北宋初期回归“淮南”,这次是太宗时新设的“淮南路”。太平兴国三年(978),巢县和庐江县跑去了无为军,庐州只剩下了三县(合肥、舒城、慎县),这也是自成立以来管辖区域最少的时期。南宋时,合肥深受北方政权的骚扰。高宗绍兴初,庐州寄治巢县。绍兴十年(1141),合肥被金占领,旋即收复。绍兴三十二年(1153),又因为“避孝宗讳”将慎县改为梁县。
北宋庐州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淮南路这边不太稳定,多次分路东西。仁宗明道元年(1032),淮南转运使一员治所设于庐州;经历了多次迁址之后,理宗时已变身“淮西转运司”再度搬回庐州。淮南西路提举常平司,北宋设于庐州,南宋迁至无为军(今安徽无为)。淮南西路帅司设于庐州,建炎初期兼安抚使,乾道中期安抚司曾一度迁至和州(今安徽和县)。淮南西路,又被称作“淮西”、“淮右”,于是合肥又有了“淮右襟喉”、“淮右首郡”等称号。
南宋庐州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南宋时期,合肥再度变身“南北战争”的“军事重镇”。战争,又再次毁坏了合肥城,幸而于乾道五年(1169),淮西帅郭振建起了斗梁城。斗梁城,将金斗河揽入城中,致使“百货骈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而宋代又是以商贸繁荣著称,如此便“甲于他郡”,还带动了域内多处市镇的相继兴起。值得一提的是,在斗梁城建立21年后,这座城市迎来一位客人——著名词人姜夔,在这里他写下名句: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城隍庙庙井(摄影 | 束文杰)
说完了庐州辖区最少的宋代,接下来的元代却是庐州版图最大的时期。至元十三年(1276),设立淮西总管府,第二年改成立庐州路总管府,隶属淮西道。然后,二十八年(1291)庐州路开始“扩充时间”,无为(无为、庐江)、和州(历阳、含山、乌江)二路及六安军(六安、英山)降为州,并入庐州路;巢州降为巢县,并入无为州;领一录事司,直辖三县(合肥、梁县、舒城)、三州(八县),合计十一县。从今天的政区来看,向东与南京隔江相望,向西与湖北相邻。元代,亦是中国行省制度之始。庐州路,先后属淮西行省、江淮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元代的合肥城城墙或拆或塌,直至至正十三年(1353),当局因担心起义军而重新筑城,设有七门,城周长4706尺,城砖480万块,城外有护城河。
元代庐州路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明清时期 众人皆知庐州府今天,我们每当讲到庐州总是喜欢加上一个“府”字,即庐州府。庐州府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呢?有人答:明代!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早在元末至正二十四年(1364),庐州府便已设置,新的江淮行省亦设置于此(后改属江浙行省,一说江南行省)。谁干的呢?后来的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洪武元年(1368)起,开始属直隶(南直隶、南京)。庐州府辖县:合肥、舒城、庐江等直属,无变动;洪武中,无为县省入州,无为州仅辖巢县;洪武四年(1371),六安州改属中都临濠府,六安县省入州,十五年(1382)回归庐州府,弘治二年(1489)增设霍山县;洪武元年(1368),历阳直属于府,七年后(1375)改隶凤阳府。最终,庐州府稳定在3直辖县、2州、3州辖县的格局,虽面积不如前朝,但其政治地位可谓达到顶峰。
明代庐州府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大明舆地图之庐州府(来源 | 资料图片)
明代南京的继承者,是清初的江南省。江南省仅存在了十六年,即顺治二年至十八年(1645—1660),之后便分设了江南左右布政使司。继而于康熙六年(1664),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咸丰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安徽巡抚、布按两司曾一度因太平军来袭,迁治于合肥。
清代庐州府图(来源 | 资料图片)
再说省、府之间的守巡道,康熙七年(1669)前,先是独立成立了庐州道,后与周围的安庆、六安结成了安庐道、庐六道;康熙九年(1670),又与凤阳结作庐凤道,通过康熙、雍正两朝多州加入,至乾隆元年(1736)又改作凤庐颍六泗滁和道。你以为结束了?然并没有。乾隆十三年(1748),它又改回庐凤道;同治四年(1865),庐州府再次与安庆结队,协同滁、和二州,重新组建安庐滁和道。(笔者的内心是崩溃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庐州府带着滁和两兄弟又回到了北方,与凤颍六泗合并为皖北道,然后就真的不变了。
内府地图之庐州府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明代,庐州府丢了和州,清雍正二年又丢了六安州,于是到清末一直是四县一州: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巢县、无为州。明清时期的合肥城,兴修次数较多,城内的建筑设施基本趋于完善,且清后期淮军势力的崛起,对于合肥城建设及地位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笔者此前曾有多篇涉及,这里不作多述。
合肥县傅郭城图(来源 | 资料图片)
我们知道,庐州府于1912年废除,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但在人们心中,她依然是合肥的代名词,或者说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符号。
民国时期合肥县图(来源 | 资料图片)
结语本篇,笔者从合肥历代行政区划以及城址变迁的角度,对于庐、合肥、庐州进行全面的分享。全文又添加了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部分地图,对于文字进行示意和参考。在笔者查询资料过程中,发现部分内容涉及的时间点或名称存在争议,笔者专业有限,且数据资料较多,如有错误或者不妥之处,还请大家见谅,指出问题,提出意见,十分感谢!
作者:束文杰参考:《史密簋铭文》、《全唐文》、《大明舆地图》、《内府地图》、《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国历史地图集》、《合肥市志》、《合肥通史》、《合肥城图志》、《合肥县志》、往期文章、网络等运营:束文杰编辑:束文杰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今日话题:关于庐州,你有什么故事?
▼ 欢迎读者粉丝加入头条圈子「庐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话题交流和线上下活动等着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标签: 合肥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