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江西师范大学怎么查宿舍)

遗憾 898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江西师范大学好吗?口碑怎么样?值得一读吗?这些都是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报考高考时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编制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和学校简介,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江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口碑1:

有很多女孩,生活简单轻松,环境优美舒适

口碑2:

学校环境很好,面积很大,有五个食堂,食物也很美味,很实惠,住宿很好,四人一个。学校的气氛很好。这是江西一所非常好的学校。

口碑3:

学校的环境很美。这里有五家大小不一的食堂和餐馆。生活区比较集中,非常方便,也很漂亮。学校图书馆也有自学环境,所以我不再害怕失去座位。

口碑4:

江西师范大学是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之一。其他专业也很好,比如我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这所大学主要依靠自己,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老师授课。更多的建议可以去图书馆。教师:所有的专业教师都有博士学位,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并有较强的专业师资队伍。

口碑5:

新校园的环境很好,而且越来越好。在南昌新建的地铁一号线的学校出口有两个车站,非常近,非常方便。学校图书馆有很多书和一个休息室。宿舍有空调和独立卫生间,安全性也很好。总的来说,它很好。我在大学主修旅游管理。我们学校有一个金牌讲解班,是江西省旅游业的第一名。学校的旅游老师都很好。

口碑6:

学校很大很漂亮,建筑规划的很好,干净整洁,有好几个食堂,饭菜口味不错,学校边就是地铁站。专业实力总体还不错,老师都很认真负责,并且都很年轻或者心态年轻,与学生没有距离感,专业课程安排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很容易让人接受。?

口碑7:

学校环境很好,食堂又好吃又便宜,学习氛围很好,每天都开心又充实,有很多社区活动,住宿条件好,独立卫生间,空调和四人睡眠。

口碑8:

我就读的江西师范大学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学校的住宿环境很好,有空调和独立卫生间。学校环境很好。学校里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全年风景都很好。学校规模大,各种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很好。许多学生早起学习,自习室里总是挤满了人。我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所有课程学习深入,就业前景良好。

口碑9:

这所学校占地面积很大。最好的宿舍是给女研究生的。有电梯和独立的警卫。老师们都很好。学校自习室气氛良好,适合阅读和考试。然而,其他省份的人只承认211人,这是该省高度认可的,在该省就业情况良好。师范大学的艺术专业很强。老师们都是有权势的教授。他们经常邀请外部教授举办研讨会和交流。人文氛围浓厚。艺术工作室在新大楼里,有空调和干净的房间,所以我最后不得不写了。我的艺术专业在这个省很好,专业性很强。在综合性大学里也可以。

口碑10:

学校风景很好,食堂也很方便,食物味道很好,价格也很合适。这所学校有五个食堂可供选择。我们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很容易让人感兴趣。如果我们细分它,有很多方向,比如虚拟现实、商业软件、动画、移动开发、嵌入式等等。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我相信我们已经对江西师范大学的好坏做出了初步判断~

最后,我希望你能被你最喜欢的大学录取!

江西师范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江西师范大学在全国排名105位,在吴树莲大学排名130位,在软科学大学排名117位。

江西师范大学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教育部、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一所大学,是中国中西部高校的基本能力建设工程大学。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是一所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科学、工程、管理学、艺术等十大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素有“天府之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对江西省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江西省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级重点(师范)大学。学校有姚湖和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3500余亩,建筑面积140多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36万余册,电子图书175万余册,数据库89个,古籍、线装图书6万余册。瑶湖校区没有围墙,四周环绕着一条7公里长的瑶河,具有突出的生态和文化特色。

历史演变

学校起源于庐山白鹿洞书院。在1940年成立的国立中正大学的基础上,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省本科教育历史最悠久的普通高校。2003,江西金融大学(江西银行学院)被纳入整个系统。

办学思想

学校七次搬迁、六次更名、四次调整,磨砺了“静思、静行、守正中”的校训,培育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秀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生命为本、道德至上”的教育思想和“顽强拼搏”的办学传统,“以质量立校、以学术铸造、以人才强校、以特色名校、以管理兴校、以和谐兴校”的重点任务和“爱国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精神。

学科建设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中国第一批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它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科学、工程、管理和艺术等十个大学学科。拥有22所专业学院、1所独立学院(理工学院)和8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化学和材料科学),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历史、数学、地理、管理科学和工程),5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在职人员申请同等学术实力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甲级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数学、化学进入乙级学科。

人员培训

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本科生近3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万余人;国家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6个国家一级专业建设基地、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批11门国家一级本科课程,包括2门国家在线一级课程、2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级课程、2门国家线下一级课程、3门国家线上线下混合一级课程和2门国家社会实践一级课程;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支,新教材1万册,教育部新教材11册;有7个省级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3个省级一级专业建设点、8个综合性专业改革试点项目、10个特色专业、25个品牌专业、100个省级一级本科课程,包括36个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级课程12门,线下一级课程16门,线上线下混合一级课程33门,社会实践一级课程3门,省级课程教育与共享计划37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19个;有国家级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省级工业企业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1999年以来,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培训、开放式教学”为机制,2005,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厚专业基础、宽学科口径、高品德、强实践能力”复合创新高级人才,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从2008年开始,他开始在该省按一条线招生。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社会骨干人才为目标,努力满足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教师及其教学方法、自主发展和多元化成长四个方面的合理选择。2012年开始启动“正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开始实施本科师范生(1000人)免费教育,研究生和博士生继续教育模式,本科生初就业率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1年,学校就业工作成功跻身中国毕业生就业50强典型高校;2012年,学校被批准成为中国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在江西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2015-2018)中,66个专业参加了评价,其中28个专业排名第一,57个专业排名前三;在有5所或5所以上学校参与评估的专业中,该校20个专业排名第一,数量排名全省第一;45个专业位列前三,在全省比例最高。201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校实践教育、创新创业基地,成为中国第一所地方师范大学和江西省唯一获批的大学;2017年,被评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家示范大学和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国家示范学校;2018年,学院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典型大学50强。2019年,入选国家“体育美育渗透行动计划”高校,被批准为国家语言字推广基地。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计评估专家组称赞学校是具有历史传承、文化情怀和名校气质的“模范大学”。

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与地方分子筛膜材料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两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无机膜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家网络支持软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两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鄱阳湖湿地与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性有机小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水上运动训练、监测与干预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家和地区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1个外交部国家和地区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1个国家大学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服务平台(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基地)、6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项目(1个实验室和2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培养基地3个,省工程实验室4个,省社会协会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1个,省级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国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科学杰出成就奖等重要奖项;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重大招标项目4项、重点项目12项;先后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重大专项100个项目,中国“973”项目的前期研究计划、国家重大国际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共有229个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4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多项江西省省重大科技项目、江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重点招标项目。省级教育厅规划项目,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研究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自2012年以来,学校每年的科研项目总经费已超过1亿元。近六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的项目数量位居中国10所高等师范院校之首。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批准项目41个,其中重大招标项目3个,重大委托项目3个。年度项目总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七,在全国师范院校和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一;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 7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2020, 67项。共有5种期刊。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心理创新》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源刊。

教职员工

学校总部有2698名员工(包括人事代理),包括1836名全职教师和1022名医生。专职教师中,45岁以下教师占62.14%;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56.48%;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8.73%。

在国家优秀人才方面,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三名(双聘),欧亚科学院和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一名,国家著名教师一名,长江学者三名,“新世纪一亿人才工程”国家候选人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专项扶持计划候选人1人,国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小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候选人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候选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4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美术教育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公安部第五党风、政风、警风督导员1人,中宣部青年人才(理论界)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

在省级优秀人才方面,学校现有省级“双千计划”候选人37人,省级高校“井冈学子”特聘教授9人,省级“井冈学子青年奖励计划”候选人22人,江西省著名教师12人,“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省级候选人48人,“赣坡555人才工程”省级候选人36人(含10人弹性引进),江西省跨世纪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1个,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7个,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2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9人。

学生竞赛

围绕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互动,学校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发展教育。它是全国试点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学校团委是全国师范院校中第一个获得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的高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格率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及格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演出、体育竞赛、职业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蓝天”环保协会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荣获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生命湖最佳保护实践奖”;学校提交的《纯洁、活力、责任——努力培育青年精神,塑造青年新形象》荣获第八届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音乐学院合唱团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比赛中获得专业组声乐金奖;杨文军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奥运会皮划艇冠军。金紫薇和她的队友在奥运会中国赛艇金牌中突破“零”,并担任第16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老易赢得了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是中国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男子100米冠军的运动员;2011年,寿敏超在第26届大运会上获得三枚金牌,这是江西省大运会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在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学科竞赛排名中,该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22位,在师范院校中排名第9位,在同类师范院校中排名第6位。学校历来重视开展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第四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总数并列全国第一。在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大赛中,学校获得了一项特等奖、一项特等奖、三项一等奖和19项二、三等奖,实现了江西省高校参赛特等奖“零”的突破。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全面覆盖“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成功跻身全国前30名的高校,是一所获得“冠军杯”和“挑战杯”竞赛启动资格的高校;在2021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红色专项比赛”中,获得了一项特别奖、两项第一奖、两项二等奖和三分之一项奖;在2012年和2020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1项金奖、2项银奖和7项铜奖;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创青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创业策划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金奖1项,“公益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和铜奖11项。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在“创青春”三大活动中实现金奖全覆盖的高校。学校多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获得2金、6银、8铜,连续四次获得“先进集体奖”,连续两次获得“先进集体奖”双轨,国家排球队首列进入10强,不仅创下了自我历史的最佳纪录,同时也创下了全省高校和全国师范院校历史最好成绩。自第六届比赛以来,学校已获得3枚金牌、14枚银牌和22枚铜牌。它是中国唯一连续四届获得“先进集体奖”的师范大学,也是中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得“先进集体奖”的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是学校的传统和背景。学校已成为江西省基础教育师资人才的摇篮、骨干教师的培养基地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引擎。学校培养了35万多名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师范专业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和基础教育第一线骨干力量。目前,江西省近50%的中小学特级教师、60%以上的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80%以上的高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都是该校毕业生。

学校有19个师范专业,近1万名全日制本科师范生。近年来,学校秉承地方师范院校的使命,以培养优秀人民教师为己任,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不断凸显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2004年,学校实施了教育部确定的“红土教学实践项目”,作为实施“农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国家试点大学。2010年,它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国首批实施“国家培训计划”项目的机构。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推动实施优秀中学教师培训”机构。批准教育部“优秀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优秀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课程2个、国家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师范学院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培养计划”优秀工作案例1个。2018年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2013年以来,率先在全省开展本科公费师范生教育试点。2017年以来,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容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支持活动”。依托“国家培训计划”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以及全省日访问量最大的“江西教师网”和“江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培训工作室”的开发建设,学校有效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2020年,两门师范教育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一级本科课程,中国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初等教育等师范专业获得教育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以服务和贡献求支持、求发展,始终以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为使命,充分发挥“人才库”、“引擎”和“智力源”在江西科学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校积极支持和帮助筹建地方高校,为全省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近年来,学校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和我省音乐、体育、艺术、外语等学科的独特优势,打造江西亳州文化平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充分发挥传统基础学科和理工应用学科的优势,取得了一批以“糖、剂、布、膜、湖”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成果;“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科技创新主方向,催生了以“淡水鱼、新材料、新能源、虚拟现实技术、新中药”为代表的“五大新成果”,成为学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又一景观;学校积极参与江西省科技振兴计划,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年产1500吨汽油抗爆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大突破;LED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已成为中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依托江西纳米纤维技术,由学科研究者创办的南昌先彩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生产2亿平方米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电池隔膜产品的生产基地,在南昌高新区有着巨大的基础。项目总投资6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60亿元;2020年,学校有一项合同金额500万元的专利申请权转让和三项合同金额36万元的专利实施许可;最受欢迎的节目《方志登教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受欢迎论坛”。2011年,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基地”,2012年成为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3年成为国家师范大学第三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014年科技部火炬计划“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平台”,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空间。学校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智库”和“智库”作用,智库建设取得新进展。区域发展研究院、苏维埃复兴研究院被选为省级重点新型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苏联复兴研究院、江西省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转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指数(ctti)。苏维埃复兴研究院入选中国高校智库百强,成为江西省唯一一家进入中国智库百强的研究院,也是中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革命老区苏维埃复兴与发展研究的智库百强。创办了《江西发展研究》智库内部刊物和《苏区振兴战略论坛》专刊,极大地提高了政治咨询和服务能力。160余项学校教师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准240余次,其中中央领导批准5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准50余次。社会治理、地方政府效能和扶贫领域的研究报告已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准,政策建议已多次写入政府文件。自2011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效率报告不断发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近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或转载,研究成果多次出现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

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积极推进与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机构开展学分认定、学位互教、联合培训、文化交流、科研合作等项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国际汉语教师奖学金的国际学生接收机构,招收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经外交部批准成立了该校“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马达加斯加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家和地区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该校是中俄教育大学联盟的成员,发起成立了江西孔子学院工作联盟。该学院承担了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巴勒斯坦国圣城大学孔子学院和墨西哥合众国墨西哥城孔子学院的项目。其中,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被评为“模范孔子学院”。

校友工作

81年来,学校共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45万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政协十三届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宏、原江西省委书记万少芬、王太华、,曾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安徽省委书记、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德勇,最高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国家信访局原局长、党委书记舒晓琴、原省委书记、江西省政协十届副主席刘尚阳、周孟、,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广播电视社会团体联合会会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原副局长范卫平、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刘克强、,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求是》杂志主编陈扬勇、党组成员、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小平……还有黄克志、曾庆元、孙金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重点高校领导谢培基、刘振群、尹昌民、贝晓亮、林增平、姜建平、著名制浆造纸专家陈嘉祥、全国最高出版荣誉奖陶芬出版奖获得者徐伯荣、著名诗人龚柳、杨飞、,著名军事作曲家沈鹏,著名书法家,中国国家画院首批院士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代表、高中教师、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龚德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扶贫先进个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黄宏、,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前副主席;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前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景伦。;财富500强企业江西铜业公司前董事长李保民;江西吉民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义海;吕世明,江苏昆山世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市公司,叶念乔,肇庆科培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上市公司,罗敏,北京快乐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杨文俊和金子伟,奥运冠军,张品成,第十七届华表奖得主,赖大仁,该校在校友会网络2020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名单中排名第89位,在2020年中国大学富有校友名单中排名第86位,在2020年中国最富有创造力的大学名单中排名第65位。

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争创一流,努力建设立足江西、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师范大学,努力实现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发展方向,努力在描绘新时期江西改革发展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取得新成就篇。

标签: 江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江西师范大学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