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招生院校 体育类招生院校分数线

烟光 211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体育类招生院校 体育类招生院校分数线


体育大生意第2935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又逢一年高考志愿填报时。6月17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为学子填报高校志愿提供权威支持。根据该名单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我国大陆地区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含体育类高校36所。其中,体育本科院校14所,体育专科院校21所,体育成人学校1所。



多年来,14所体育本科院校因为成立时间的早晚和管理机制的差异化而呈现出“1+5+8”三个层次的实力格局。其中,北京体育大学是唯一一所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高校,也是我国唯一一所体育大学。此外,上海体院、武汉体院、西安体院、成都体院、沈阳体院这五所体育学院则是央地(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政府)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而广州体院、南京体院等8所体育学院则是由各自所属的地方体育局管理。



当前不仅是高考志愿填报时,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窗口期,各大体育高校学生均在近期举行了毕业典礼。今年将有1076万大学生毕业,是我国有史以来大学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而在零星疫情不断和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据体育大生意了解,在上述的36所体育高校中,今年预计会产生4万人左右的毕业生。


鉴于体育产业高度依赖线下人群聚集场景,所以体育行业也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过去三年不少体育企业陷入降薪、裁员甚至倒闭的困境。所以,今年体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程度将远超同龄人。(延伸阅读:《5个体育类毕业生择业记》)



此外,由于过去三年疫情导致很多体育高校学生只能长期居家在线上课,而体育是非常注重线下实操的行业,今年的体育高校毕业生是否拥有足够的体育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让用人单位心存疑虑。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困局,或许反倒是可以倒逼各大体育高校主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局面,早日培养出真正符合当前体育产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6所体育高校实力格局泾渭分明:六大体院开启体育人才培养新纪元


回顾我国在建国之初,为尽快发展体育运动,于是高教部、教育部、国家体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为调整若干高师体育系科,成立体育学院的联合通知》,随后在北京、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东北成立了6所体育院校。它们的名字分别是中央体育学院(1953年成立,1956年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华东体育学院(1952年成立,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中南体育学院(1953年成立、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西南体育学院(1953年成立,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西北体育学院(1953年成立,1956年更名为西安体育学院)、东北体育学院(1954年成立,1956年更名为沈阳体育学院)。



毫无疑问,这六所体育高校开启了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新纪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基石和体育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之初,这六所体育院校均由国家体委直辖。此后,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多个省份又分别成立了各自的体育学院和体育运动学校。


随着国家体委在1998年3月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系统的机构管理机制也需要进行大调整。2001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体育总局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直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外,上海体院等五所体院的管理权均被下放到各自所属的省市手中。而随着我国体育人口需求量的日益扩大,此后多个省市又成立或合并成立了诸如北京职业体育学院(成立2008年)等一批体育专科院校。


如开篇所言,我国目前有体院本科院校14所,体育专科院校21所,体育成人学校1所,即广东省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2003年升格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6月正式划归广东省教育厅管辖)。在36所体育高校中,有两所是民办,分别是本科的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和专科的郑州体育职业学院。有志于从事体育行业的学子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报这些体育高校。


在上述这36所体育高校中,北京体育大学不仅是唯一一所体育大学,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承担着我国体育领域“双一流”(“双一流” 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和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重任。近日,在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北京体育大学冰雪运动、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舞蹈表演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智能体育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英语、网络与新媒体5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自2019年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北京体育大学迄今已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其中国家级14个、北京市级8个,在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中一流专业建设点已覆盖75%以上,今年录取的本科新生中将有超过90%的同学进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习。


除了北京体育大学外,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沈阳体院、西安体院、成都体院这五大元老级体院的综合实力也不同凡响,且各有办学特色。以上海体院为例,上海体院前身系1952年成立的华东体育学院,是我国最早的体育学院,在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院,在2001年被划归由上海市管理后,上海市非常支持上海体院的建设,在2002年将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运动技术学院、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新的上海体育学院,此外,在上海市的协调下,财力雄厚的上海久事体育产业集团长期与上海体院进行校企合作,这也为上海体院学子创造了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


在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中,上海体院有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迄今为止,上海体院共有13个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8个是国家级,5个是上海市级。





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导致供需倒置,需主动求变培养复合型人才


据体育大生意了解,除了上述36所体育高校每年大约有3-4万毕业生外,诸如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拥有体育传统的综合院校也设有体育学院或者体育专业,每年大约输出7-8万毕业生,这意味着我国每年体育类高校毕业生大约12万人左右。


如前文所言,今年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程度远超以往。除了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外部大环境外,体育高校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才是问题的根源。这一顽疾即便是在前些年体育产业异常火热时也非常显著,这导致会同时出现体育毕业生求就业难和体育企业人才荒的供需倒置局面。(延伸阅读:《疫情第三年的体育产业众生相》)



毫无疑问,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已要求体育必须与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高度融合,体教融合、体旅融合、体卫融合等新业态大行其道。这就要求,我国体育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客观而言,当前的体育高校缺乏学科交叉融合意识,课程设置单调乏味,面对体育企业多样性人才的需求显得落伍和滞后。


与此同时,体育是非常依赖专业性和动手能力的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体育高校教师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实践经验,日常教材和授课案例也早已过时和缺乏实用性,对体育本身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依旧由上世纪90年代那种人才供不应求时的“供给思维”来主导,只知一味向社会输出毕业生,却不问毕业生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


此外,当前体育高校的另一大问题就是与企业接触少,缺乏主动与体育企业合作的内动力,进而不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平台。在这方面,如前文所言,和久事体育产业集团长期进行校企合作的上海体院无疑更有远见,通过和久事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实习机会。


自古穷文富武,鉴于体育行业向来光鲜亮丽,很多体育高校毕业生眼高于顶,不屑于从事基础工作。而在当前体育产业遭遇困境的大环境之下,体育毕业生需要降低预期、放低姿态,真正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方有望尽快实现就业。


总之,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体育高校理应对体育产业人才需求进行精准研判,积极主动探索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方面积极发挥体育的兼容性,主动推动体育专业与旅游、医疗、传媒、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积极交叉融合,唯有如此才可能培养出真正适合当今需求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体育类招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