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还是211

我知她心 480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还是21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蒋升 王栊羚

白屋连绵成片,黛瓦参差错落。一到周末,很多人自驾前往富阳东梓关村,去欣赏“最美回迁房”的如画景致。但还有很多人认识这个“网红村”,则是因为一代正骨传奇张绍富先生。

从医50载,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创始人张绍富从一名“乡村郎中”成长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张氏骨伤学术流派的奠基人。他心中装的满是病人,在有生之年为老百姓多看病,是这位共产党员医生唯一的愿望,晚年的他,即使卧病在床,也坚持为病人把脉正骨。

而最近引发全网关注的“人民的好医生”陈金洪,就是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的病区支部书记、创伤学术主任。他一边抗癌一边还在帮助患者消除病痛,甚至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光,仍不忘给病人发去嘱托短信,令人无不闻之动容。

这惊人的相似一幕,绝非巧合。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党委书记、张氏骨伤的第五代传承人之一张玉良饱含深情地说:“这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在生命的每一天里,全身心践行着张氏骨伤传承了上百年的行医家训——‘仁爱救人,贫贱无欺’。”

今年,是“富春江畔活华佗”“白求恩式好医生”张绍富先生诞辰100周年。钱江晚报“寻找浙江医脉”专栏记者深入寻访张绍富先生当年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挖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动人往事,深刻感受着他用一生书写的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

富阳东梓关有个“活华佗”

无数骨伤病人冲他而至

张绍富先生1922年出生在浙江富阳上图山村,13岁起跟随父亲张清高学医。开篇第一课,父亲就教他苦读《大医精诚》,而这成了他一生的行为准则。他刻苦钻研医道,白天随父抄方学习手法整复,晚上读背经典古籍,20岁便坐堂行医、独当一面。

新中国成立之初,张绍富先生把祖传三代的张氏骨伤疗法秘籍,包括所有的方剂和医技,完整地献给了国家。当时富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张绍富及张氏骨伤这一民间医术极为珍视并给予大力扶持。1954年9月,他牵头成立了图山乡巡回医疗站,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由此起航。

大儿子张玉柱,在今天谈及父亲当年的这个决定和魄力,还是情不自禁地双手竖起了大拇指。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内乃至省外的人口口相传东梓关有个“活华佗”,村里的老人们至今还常会说起那些年东梓关码头的一个奇特景观——

每天中午时分,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轮船靠岸了。走下甲板的第一批客人,肯定是骨伤病人。其他客人都自觉为这些病人让路。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全部都是那种迫不及待的样子,似乎都想以最快的速度飞到张绍富医生身边,让他摸一摸,捏一捏,推一推,自己就会立马好转。也有那些曾到各处求医未愈的,带着满心的期盼也带着一丝的无奈,走一步看一步,向着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蹒跚而来。杭州至东梓关的轮船,几乎成了骨伤病人的专轮。

富阳张氏骨伤的名声在外,这些年来,张绍富之子张玉柱、张玉明、张玉良兄弟,曾无数次收到民营医疗机构的加盟邀约,报酬随便他们开,而他们都一次次婉拒。

“钱是花得完也有得赚的,而品德一旦丢失,却无法再用金钱买到它。”张玉柱若有所思地说,跟爷爷当年领父亲入门一样,父亲给他们上的第一课也正是《大医精诚》。

仁医济世

病床上一年义务接诊3300名患者

生命中最后一张处方用尽平生之力

“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为老百姓多看些病。”张绍富先生从医以来,看病从不分八小时内外,一年四季也没有休息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给人看病。睡觉尽量压缩到无法压缩为止,有时候遇到疑难杂症,他便彻夜翻典籍查资料,吃饭呢,为了节约时间,天天都是在米饭上面盖一点菜浇一点汤,也就是“盖浇饭”。

1984年冬天,浙江省卫生厅和中医管理局联合组织一批名老中医在杭州义诊,张绍富先生一贯“逢义诊邀请必到”。可当时已年过花甲的他正患感冒,发烧至39℃。看着桌前挤得水泄不通的病人,他强忍着不适替他们摸、捏、推、提。中午时分,快餐盒摆在旁边的桌上已热了四回,他却连扒几口的工夫都没有。最后是时任浙江省中医管理局局长王坤根一边在现场为他挡驾,一边督促他吃饭。

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张绍富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于是,他又养成了另一种习惯,每逢生病不能起床,就在床上为上门求医的病人看病。如果家人和学生阻挡,则会被他责骂。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的业务档案显示:仅仅1989年,他在家义务接诊就有3300多名患者。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生命的最后两年,张绍富先生愈发虚弱,上门求诊的病人却只增不减,有时甚至是一边挂着盐水,一边为患者把脉。后来,他颤抖的手握不住笔了,只能口述让人帮忙开处方。

张绍富先生的最后一张药方,是开给一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那时的他连挣扎着坐起来的力气都没,可见到有病人来访,仍然接诊,真可谓用尽平生之力,完成了最后一次把脉、开方。待病人走后,他还跟身边的人说:“这病比较难治,不知方子有没有用……”最终,这位病人康复了。

帮患者解除病痛,不分时间和场合。在今天的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无论是张氏骨伤传承人张玉柱,还是以陈金洪医生为代表的医护们,都已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刻入血液,渗透在每一天的工作中。

创新致远

总结出50余种徒手正骨方法

研制出10多种中药制剂

尽管病人及家属已对张绍富先生的治疗效果赞不绝口,但他自己永不知足。他常说:“我们多花点时间,病人少吃点苦头。”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病人减轻痛苦,让病人早日从病床上回到亲人们中间去,哪怕能提前一天两天也好。正是这份医者初心,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致远。因为他的对手,永远是前一个自己。

熟知张绍富先生的人都知道,有两样东西他常不离手,茶和烟。因为来求诊的人太多,他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夜里,总冷不防有人来找他看病,他从不拒绝,等送走病人,往往已经很晚。但他还不能睡,重新泡好一杯茶,点燃一支烟,翻开那几本早已翻得卷了书角的医药经典,结合白天的病例,仔细研究起来。

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术,张绍富先生一直刻苦钻研和探索,他成功地对传统正骨方法进行了改进,总结出50余种徒手正骨方法,“一句话工夫”就能稳、准、巧地将断骨重新复位,并研制出“艾火薰针”及“丹参蔓荆散”等10多种内服外用的中药制剂,将祖传医术发展成为理论体系完善、学术内涵丰富、疗法独树一帜的中国中医骨伤科的重要学术流派之一。

1986年,张绍富先生应邀参加全国骨伤科外固定学术会议并作报告。面对来自全国的300多位骨伤科专家,他从张氏骨科的源流讲到正骨的发展,从生理机制讲到正骨手法的独特运用,尤其是现场成功为两位病人整复,让全国的同行肃然起敬。自此,他被聘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一个“乡村郎中”成了中国中医骨伤最高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实属罕见。

而张玉柱兄弟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后,继续根据临床积累发展创新,与现代医学先进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全新“张氏骨伤疗法”。

以张氏手法正骨技术为基础核心,强化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对现有省、市重点学科推陈出新、固本培元,同时围绕“管好一老一少骨健康”亚专科发展方向,重点做好骨质疏松中心、小儿骨伤中心、骨科微创中心、骨科内镜中心、3D打印中心、传统中医诊疗中心等六大骨伤亚专科中心建设。

薪火相传

无私奉献突破家族传承羁绊

非遗项目传帮带遍地开花

张绍富先生把高超的医术无私奉献给了成千上万的骨伤患者,把丰富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代。他突破家族传承“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羁绊,一生带出了30余名亲传徒弟,其中2/3是外姓徒弟,真正把“张氏骨伤疗法”弘扬于世。如今,这些“张氏骨伤疗法”传人遍地开花,成为富阳及全省、全国医院的“台柱子”,共同传承“张氏骨伤疗法”,为百姓祛除病痛,合力将“张氏骨伤疗法”推上新高度。

医院全力做好张氏骨伤疗法的“传帮带”工作,建立“传承导师遴选、传承弟子录用、传承模式设计、传承效果考核”等内容为主的张氏正骨师承教育模式。成立“张玉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浙江省张玉柱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张氏骨伤疗法”继承人。还明确规定所有新入院的医生,都必须先到正骨病区轮转半年,未经正骨科轮转培训的医生,一概不能上急诊。同时,通过技术比武、科研攻关等加强正骨技能的掌握和传承,推动富阳骨伤事业薪火相传,引得每年数以万计的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当年,“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从30米高空坠落孩子,导致左臂粉碎性骨折,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为她成功接骨,不让她在伤处留下伤疤;“最美爸爸”黄小荣为救落水的孩子,从近5米高的堤坝上一跃而下,忍着右跟骨粉碎性骨折爬行10多米,同样也是在这重新站起来。

2014年,由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编著的《张氏骨伤正骨复位与外固定技术》详细介绍了针对34个部位骨折和14个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成为骨伤手法整复的经典教材。

如今,张氏骨伤技术的传承更是被融入到了高等教育中,浙江中医药大学开设“张氏骨伤正骨技术”选修课,从张氏骨伤的起源和发展、四肢骨折的治疗优势到具体的手法复位和包扎操作,从而吸引更多未来医生所了解和追随。

未来可期

“中医药+”融合蓬勃发展

富阳骨伤金名片越擦越亮

从乡村医疗站到浙江省唯一的公立三级甲等中医骨伤专科医院,现在的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总占地面积达214亩,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核定床位800张。明亮大气的门诊大厅,气势恢宏的中草药文化连廊,现代化设备齐全的净化手术室,CT、磁共振等一流的现代检查设施……目之所及,无不展示着一家实力超群的现代化专科医院的崭新崛起。

传承百年家风,同时肩负着一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使命,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一直以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许多的社会责任。2017年,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协调下,医院依托“张玉柱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阿克苏工作站”,精准医疗帮扶阿克苏市人民医院,为当地节约医保资金8000万元,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成为杭州援疆项目中结对时间最长、传帮带效果最好、惠及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工程。2020年10月,医院荣获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责任奖”;2022年2月,入选浙江省对口工作金名片。

此外,2010年至今,医院开展“阳光健走”活动12年,成功施行关节置换手术646例,补助金额193.8万元,让无数因病致贫的残疾朋友重获新生。

2022年,医院成立富阳区“青少年脊柱侧弯诊疗(筛查)中心”,为全区7万青少年开展脊柱筛查,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跟随时代的步伐,医院作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还在努力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格局,以打造区域骨伤康复中心和东梓关高端医养游示范基地为目标,整体推动“中医药+康复”“中医药+养生”“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

不久前,2021年的“国考”成绩放榜,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已跻身中医专科医院全国第七。

“拿着这份‘成绩单’,我们兄弟俩没有愧对父亲的教诲。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新征程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医院能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张玉良信心满满地描绘着医院的新蓝图。

坚持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理念,建好一家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一个区域骨伤(正骨)诊疗中心,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富阳骨伤健康产业链,打造一张享誉国内、面向国际的“富阳骨伤金名片”,从而大力推动富阳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夯实健康之基。

医院正门口,一座张绍富先生为患者接骨的铜像栩栩如生。这既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致敬,又仿佛是这位苍生大医以深情目光注视着一代代张氏骨伤的传承人们,在富春江畔大显身手。他的内心,一定无比欣慰。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标签: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