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宿舍 青岛黄海学院宿舍图片

七夏 635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青岛黄海学院宿舍 青岛黄海学院宿舍图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明明 通讯员 隋婷婷 报道

青岛黄海学院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创新实践教学,结合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围绕学校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匠文化、双创文化”的“四文化”协同育人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不断创新探索,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整合、体系机制优化完善,实现育人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提升。

自创教学资源,打造智慧思政课堂。

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理论和实际联系脱节现象,学生在思政课堂上感觉不“解渴”、不“尽兴”。学校针对这一痛点,积极创设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智慧大课堂,在原有党史教育基地,即全国首个高校雷锋纪念馆基础上,率先投资300万元建成新时代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包含思想政治教育VR实践教学中心、新时代红色文化VR互动体验馆、3D红色影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文化展廊等多个校内实践教学场所,配套红色VR、AR、MR教育资源1000余套,音视频及文字资源上万套,用红色资源激活思政课,擦亮思政教育底色。

灵活运用在线课程、新媒体等各网络思政资源,做好特色项目强化正能量引领;突出VR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实现红色场景再现,提高沉浸式、交互式实践教学质量,让师生足不出户,就能尽览栩栩如生的红色场馆。

“戴上VR眼镜,就像真的走在长征路上一样,不仅道路崎岖,还伴有各种艰难险阻,革命先辈们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护理学专业的刘明慧同学激动地说。

马克主义学院院长朝克吉勒图强调说:“学校还将继续投资建设实践基地,拓展思政课教学场域,以立体化、可视化教学方式使思政课活起来,打造好智慧思政课堂。”

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用好思政大教材。

学校思政教师不断拓宽思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课程”向“全课程”的拓展,并将历史长河、全球风云、社会万象中的生动素材充分融入思政课,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树立格局,激励担当。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实践教研室主任鞠宏一副教授介绍说:“在我们学校的思政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编织中国结、练习拓印、学习传统礼仪等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进行中国精神红色剧目排演、抗疫微视频拍摄等近距离洞察社会,关照时代,坚定强国之志、砥砺报国之行。”由于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思政课由以前的被动灌输向主动吸收转变,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自发组队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讲思政课”等思政类大赛。

常态化学雷锋机制,深化思政“第二课堂”。

学校坚持用雷锋精神兴校育人,持续优化思政育人体系,完成“学雷锋、引雷锋、做雷锋、育雷锋”四部曲,建成雷锋纪念馆、雷锋塑像、雷锋讲坛、《雷锋》杂志工作站“四位一体”学雷锋教育基地,打造出雷锋精神进大学的“黄海学院模式”。

学校开展新生入学雷锋精神“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创建了“校园雷锋十百千”工程,每年评选十个“雷锋式班级”,百间 “雷锋式宿舍”,千名“雷锋式学生”。打造出“雷小锋种子工程志愿服务基地”等国家重点扶持品牌。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谈笑表示:近年来,学校涌现出身残志坚的刘仕春,见义勇为的刘名利,热心助人的陈松,最美逆行者何瑞星、董真真,孝老助残的鲍晴晴等“雷锋式”师生,雷锋精神充分渗透到学校德育的全过程。

多元化实践教学路径,乐活思政大课堂。

学校打通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思政课实践环节,实现学分共享,纳入德育因素,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依托专业特色,围绕社会热点、焦点,以情景互动、参观体验、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三下乡”等PBL任务式教学,形成了“四文化”融合育人、社会实践调查等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块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产生服务社会的成果。

“大思政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格局,学校将继续深入探索思政实践教学创新发展路径,为学生练就过硬本领,洞察社会、了解国家、读懂时代提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沃土。

标签: 青岛黄海学院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