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学院 仲恺农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遗憾 131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仲恺农学院 仲恺农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原标题:仲恺农学院办学旧址重现粤北山林,揭开广东教育界抗日救亡烽火往事

驿道君今天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由广东省“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团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当地文旅部门组建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工作组,在乐昌坪石一带调研时,发现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抗战时期的办学旧址。这次重大发现将进一步揭开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广东教育界是如何不屈不挠在粤北山区中弦歌不断、薪火不绝,为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尘封往事。

现场:88岁老人追忆艰苦办学往事

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志记载:1940年9月,接校长何香凝指示,临时寄居澳门的师生以及在香港招收的几十名新生,迁至乐昌县西乡桂花村,在此坚持办学长达3年9个月。桂花村距县城6-7公里,四面环山,北临武江。全校师生200人,不同年级分为6个班级上课。在乐昌初期代校长是金曾澄,1942年陈颂硕正式接任校长。1943年1月,奉广东省政府令,学校改为“广东省立仲恺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4年6-8月,日军攻占长沙、衡阳,粤北危及。奉广东省政府令,迁校于新兴县。

10月10日,工作组的调研人员根据乐昌县志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相关资料的指引下来到了该校旧址乐昌张溪村委会桂花村。村中88岁老人杨亚安向调研人员回忆起了幼年时亲身经历的抗战时期仲恺农学院在此办学的往事。

88岁老人杨亚安旧房,曾有2名教师在此居住。

据杨老介绍,他家的老房子曾住有2名女教师,其中一名教师姓欧。当时,村里一下子涌入了逾200名师生办学,小山村一时间书声琅琅,成为抗战烽火中的一方求学静土。

据杨老指认,村里后山有一片面积近百亩的茂密树林,便曾是当年的师生教学校舍的遗址。老人说,当时条件艰苦、仲恺农学院的师生们便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用粤北山区盛产的树皮、茅草、竹子、杂木等现有材料,沿着山坡搭建起了简易的棚屋作为校舍。校舍大部分是吊脚楼,其中办公室在一棵大榕树旁,为离地面1米的板房吊脚楼;课室和宿舍建在办公室后面,每间课室独立分开,约容纳20-30人,宿舍建有两排;此外,还建有饭堂、戏台等。学校师生除了上课,平时还养蚕、耕田、种菜等。

粤北连绵的大山为师生们提供了良好的掩护。

可惜的是,因时代久远,这些当年的简易房如今已难寻遗址,仅剩地基。但记者从史料记载中还原了当时的艰苦办学环境:这些棚舍都呈长方形,用竹、杉捆搭,四周用竹笪做墙。金字形的棚顶盖上杉皮、茅草,用来遮风挡雨。泥泞的地面便用5厘米厚的杉板铺在竹杉架上,尽管走起来“咯吱”作响,但却给了师生们一个整洁的教学环境。

榕树旁是学校办公室旧址。


该片树林是学校课室、宿舍旧址。


考证:港澳师生“穿越火线”投奔粤北教育基地

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期间,当时的仲恺农工学校遭到日军的霸占、改造与破坏,被迫辗转多地艰苦办学,在战乱中还遗失了仲恺先生血衣等重要物品。

1937年9月,学院从学校原址迁移至佛山南海县西樵山,1938年8月迁至中山县南屏乡,1940年2月又迁至澳门,1940年9月则迁至韶关乐昌西乡桂花村,并在这里坚持办学长达3年9个月,度过了抗日战争时期最艰苦的岁月。

抗战时期许多师生经武江在坪石上岸办学。

据《广东教育史》记载,当时的仲恺农工学校筹备复校工作分香港、澳门和乐昌三地穿梭进行。1940年7月间,教职人员在香港街头和当时的战时广东省会韶关分别刊发了招生广告。滞留在香港的青年约几十人报名,他们凭初中毕业证免试入学。在韶关招收两个班54名学生主要来自广东乐昌、南雄、始兴、英德、清远、广州、开平和台山等地。

仲恺农工学校在香港招收的新生及流亡澳门的师生员工越过敌占区的封锁线,以分散或小分队的形式步行到惠阳葵涌、淡水、紫金、河源,抵忠信后搭上烧木炭的“野鸡车”,经江西龙南、全南、广东南雄、始兴、韶关等地,最终抵达乐昌。

风尘仆仆的师生们抵达粤北山区后,暂时借住民宅,随即开工建造校舍,很快于当年秋末冬初正式上课 。

故事:保全珍贵蚕种,高山洞穴成越冬基地

在粤北期间,仲恺农工学校的办学见证了广东技术学校在抗战中不俗的办学成绩。仲恺农工学校共有师生近200人 ,开设了高级蚕桑科,高级农艺科,不同年级共分6个班上课。课程主要有遗传、育种、蚕桑、园艺、生物统计、土肥、农作、植保、畜牧等 ,还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军事训练和体育等基础课 。

据当时的学生回忆,陈颂硕校长兼授遗传育种课。“他个子矮小,佩深度近视眼镜,颇有学者风度,患有胃病,经常带病上课,又要为学校的经费而奔波劳碌,费尽心机。”



源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志。

据《仲恺学校简史》记载,当时的程树勋老师任乐昌蚕桑主任,他在撤退时不怕笨重,带走了3台显微镜,并把“仲恺蚕种”传播到粤北各地 。

而欧阳松漪、邓俊英老师为了保护“全国仅有的各类珍稀的多化、二化原蚕种和已培育成的优质蚕种”,亲自跋山涉水,采摘野生桑叶养蚕。他们深入高山洞穴,把洞穴改成保种、育种、冷藏、保护蚕种越夏越冬基地,使各类优良蚕种(如龙角、油蚕I041号、黑缟、大造258等)一百多个品种赖以保存。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前后育成并推广优质蚕桑品系提供了丰厚的蚕种资源。

活化历史:坪石教育遗址成为“网红”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在省自然资源厅、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当地正在计划将仲恺农学院旧址所在的这片树林建成公园,乐昌市有关部门还将结合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项目,对旧址地进行再核实确认,加大对学校遗址遗迹及历史资料的挖掘,对有价值的建筑物进行挂牌保护。

短短100多天的时间,在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韶关乐昌两地政府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人们把散落在坪石的一段段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重新串联起来,围绕华南教育历史的衍生的相关旅游产品更是成了国庆期间的“爆款”。


坪石办学旧址吸引了许多青年学子前来研学。(志愿者供图)

9月27-28日,由两家旅行社推出两日一夜的“韶关乐昌坪石古村游”旅游团首发,共271名游客参加。9月28日-29日,由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珠区外国语实验中学近三百名师生组成的研学团也展开“大学寻踪之旅”,“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由此面向公众开放。

据统计,自9月27日迎来首发团至10月8日止,共有9个旅游团和研学团近1000名游客来到坪石重温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此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自驾游客。

目前,“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已经成为坪石开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挖掘中大等大中专院校在当地的办学历史,乐昌串联起了坪石本土的非遗文化、红色文化、不可移动文物等,推出历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带动整个乐昌的文化旅游的蓬勃振兴。

与坪石相呼应的清远连州东陂镇西塘村内,作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连县)”重要节点的砺儒书舍也即将开馆,钩沉一段属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办学历史。

背景: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发现与建设

2019年6月,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粤古驿道网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西京古道乐昌段开展工作调研时,在坪石一带发现了这片极具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抗战时期的华南教育历史遗址遗迹,由此揭开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的序幕。

据考证,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内迁清远连州东陂,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一大批当时知名大中学校也纷纷迁抵粤北展开教学。它们成为今日中大、华工、华农、华师、惠州学院、仲恺农学院等高校和华附、省实、广州培正、广州七中等中学的根脉所在。

今年9月8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在韶关乐昌坪石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广东省活化抗战时期广东高等院校在粤北办学的遗址遗迹、谋求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纪念柱建成揭幕仪式。(志愿者供图)

10月3日上午,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纪念柱建成揭幕仪式在坪石老街举行。纪念柱的设计在形式上采用八面体立柱,柱头分别铭刻有南粤古驿道及国立中山大学标示的红沙岩饰面,纪念当时国立中山大学的师生是通过古道来到坪石;柱体每层分别展现国立中山大学名人肖像、学院试卷旧迹、相关研究。

旧迹以及捐赠者名单等内容。

纪念柱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规划拟建纪念柱8根,目前已完成了坪石老街广同会馆门前、三星坪码头旁、新村建工系三根纪念柱的建造,剩余的纪念柱将陆续加紧完成。

广东省“三师”志愿者团队认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将为粤北生态区的建设与发展增添新动能,未来可以将之建设成为“永不落幕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伴随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的深入,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提供新契机。


(原文刊登于百家号“广州日报”,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标签: 仲恺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