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大学 江苏南通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

逆攻 896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江苏南通大学 江苏南通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赵梦晗

【编者按】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国高校从此开始了“双一流”建设的历史过程。

不久前,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已迎来周期总结工作。在第一轮周期中,中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遇到了哪些困难?未来各家“双一流”高校准备采取哪些新举措?

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何为”专题,聚焦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试图回答中国高校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

今天刊发的是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专访。

坐落于“上海北大门”江苏省南通市的南通大学,是一所有着109年办学历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秉承先校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南通大学瞄准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在谈及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挑战时坦言,现有的高等教育政策,忽略了对高校的分类指导,偏向于用一流大学标准遴选和评价高校的办学活动,将地方高校与“双一流”放置于同一赛道、同一赛制、同一评价中竞争,这种治理机制明显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明显不利于地方高校发挥优势、特色发展。

同时,施卫东也指出,地方高校虽然面临着发展的制约和挑战,但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中,具有更接地气、转向灵活、便于打造特色等优势。地方高校需要在办学自信上下功夫,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在特色发展上下功夫,在服务地方上下功夫,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地方高校。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 受访者 供图

“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转变,特色发展”

澎湃新闻:“教育强国”背景下,您认为地方高校发展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面临着哪些挑战?

施卫东:从现实看,地方高校是独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份特殊样本,约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量的95%,培养了全国约92%的本科生和51%的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力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基础性力量。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将是地方高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决胜期,但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影响和资源条件约束,地方高校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一是同赛制竞争。在现有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内,虽然地方高校与“双一流”或中央部属高校在办学职能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目标定位、办学层次、办学类型、服务面向和办学特色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现有的高等教育政策,忽略了对高校的分类指导,偏向于用一流大学标准遴选和评价高校的办学活动,将地方高校与“双一流”放置于同一赛道、同一赛制、同一评价中竞争,这种治理机制明显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明显不利于地方高校发挥优势、特色发展。

二是同质化发展。受政策“指挥棒”的影响,地方高校只能在竞争中被动地“攀高、贪大、求全”,导致地方高校办学目标虚高、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类型单一、办学模式僵化、办学特色不明,造成了培养人才“流水线”,科学研究“摊大饼”,社会服务“穷吆喝”。地方高校的同质化发展,将极大地影响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三是单一性投入。地方高校的投入机制主要由地方人民政府以生均拨款形式下达,形式极为单一,而且各地政府投入又存在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地方高校获得的支持力度远低于“双一流”和中央部属高校,即使是同一地区,资源也集中于少数顶尖高校。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到部属高校的二分之一,差距过大。在配比机制上,部属高校按照《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高校捐赠配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能获得财政专项支持,但大部分省市并没有出台针对地方高校的相关政策。

地方高校虽然面临着发展的制约和挑战,但在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中,地方高校具有更接地气、转向灵活、便于打造特色等优势。因此,我认为地方高校可以在办学自信上下功夫,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在特色发展上下功夫,在服务地方上下功夫:

首先要转变办学理念,扎根地方办大学。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迫切需要以先进、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统帅办学全过程。根据地方高校的属性和办学面向,应当系统转变办学理念、思路,从追求“高大上”转为强化特色与个性,以扎根地方、服务地方为导向,做强、做精办学内涵。我们南通大学的先校长张謇先生倡导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理念,应当成为地方高校理念转型的主要面向。

其次是厘清办学定位,着力向应用型转变。地方高校的性质,决定了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要应用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应用型属于办学类型的划分,并非办学层次和等级的高低,这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应有之义,理应成为办学定位的核心选择。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办学的特色定位和错位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契合地方产业、企业和社会治理要求,通过应用型转向来追求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然后应该坚持特色发展,彰显办学个性。地方高校受资源条件和办学层次的影响,无法与“双一流”高校在原创性成果上竞争。因此,需要更加务实推进内涵建设,坚持差异化战略,追求办学特色与机制创新。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中,培育具备行业、产业特点的高层次人才,打造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引培彰显个性的人才团队,打造具有学校独门秘诀的服务品牌,形成独特的办学气质与核心竞争力。

最后要深化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地方高校要坚持与时俱进,遵循现代大学发展规律,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激发办学活力和办学动力,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适应与引领、守正与创新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结构;主动识变应变,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内部评价体系,提高办学绩效;坚持以高质量为主题,凝聚起师生使命感和获得感,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改革创新,使地方高校发展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

“要着力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澎湃新闻:面对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机遇,您认为南通大学面临的机会有哪些?挑战有哪些?

施卫东:在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南通大学面临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全新的挑战。

从区域战略方位与实践路径看,“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等多重国家战略实施,战略交汇点内优质高等教育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度将大幅攀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江苏担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在新起点上不断开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新局面,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窗口。

同时,南通正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全力打造全省发展新增长极,比任何时候更需要高校的创新支撑和人才支持。南通的发展方位和路径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推动南通大学通过强链补链主动迎接办学的激烈竞争。

从经济社会变革与产业发展看,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围绕“四个面向”向纵深推进,要求高校切实承担起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推进科技创新的双重责任。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及其疫情期间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高等教育生态,引发了学习革命,为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深刻变革带来机遇,也给学校人才培养与管理服务带来严峻挑战。

从高等教育竞争与内部治理看,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政策,赋予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及推进教育理念、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的新使命。

国家“双一流”建设、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年度综合考核,主要以绩效为杠杆,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扶强扶优的非均衡资源配置方式,倒逼学校增强危机意识,以办学实力争取办学资源,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省内外部分高校通过改革异军突起,学校各项可比核心指标承受较大下行压力,推进内涵发展成为核心办学任务,需要以超常规举措提高师均绩效产出,实现自我超越。

澎湃新闻:如何在国家发展的大潮流中更好发挥南通大学的力量?

施卫东: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南通大学的历史使命。面向未来,南通大学既要充分把握高水平大学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又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探索迈向一流和彰显特色的双重路径:

一是传承创新张謇教育思想,擘画通大未来办学特质。南通大学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建,先校长张謇毕生倡导“教育兴国”理念,百余年来,南通大学传承并发扬张謇教育思想,凝练出“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进入新时期,南通大学的建设发展将以擘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契机,将张謇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格局视野不断传承创新,把准高等教育发展、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规律,积淀和形成新时期富有“通大特质”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

二是崇真尚美通精极致,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通大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出十位两院院士,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约65%的中小学校长和医生等。这一“通大现象”在地方高校办学中较为鲜见。面向未来,南通大学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强基工程”,主动适应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聚焦“两个根本”,落实“四个回归”,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三是全面聚焦内涵建设,不断彰显通大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入选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通过实施“8050计划”,党建思政工作开创新局面、育人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步伐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拓展、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四是扎根地方作贡献,在服务产业中提档升级。通大会主动面向江苏和南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学科、专业和科技创新与地方产业、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深度推进人才共享、科技共享、平台共享,构建“创新在通大,创业在地方”的新模式。

五是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结合南通“优势产业链培育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做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做亮交通运输、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性强、技术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性大、影响面广的科技成果。

“学科建设既要追求高精尖,也要注重接地气”

澎湃新闻:基础医学、机械工程等学科是南通大学的优势学科,您认为如何将通大的优势学科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科?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院学科建设路径是怎么样的?通大近些年在学科建设方面作出哪些努力?遇到什么困难吗?

施卫东: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对于南通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目标就是打造高峰学科,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科。

学科建设路径方面,学校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导,实施“学科建设提升工程”,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科建设现状,按照“打造优势、彰显特色、分类建设、动态调整”的思路,以凸显特色打造医学学科、以服务需求做强工学学科、以促进发展繁荣文理学科、以抢占前沿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力争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人才,我们会加大对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培育和引进,构建厚实的科研团队和学科梯队,打造结构合理的学科建设队伍,重视和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支撑力和竞争力。

遇到的困难当然也有。作为地方高校,相比中央部属高校或省会城市的高校,地缘因素和办学影响力造成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办学经费来源有限,限制了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投入;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深入合作还不够;优势特色彰显度还不明显。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澎湃新闻:有一个观点说,很多高校学科与实际是脱节的,无法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您如何看待学科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

施卫东: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为便于学习和科学研究而把科学知识进行编目后的分类单位。高校学科的内涵包括汇聚学术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三大核心要素。

社会服务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功能之一,学科建设既要追求高精尖,也要注重接地气,要以学科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并在社会服务中促进学科建设。当然,不同门类的学科会有不同的定位和社会职能。

对于基础类学科,其研究内容更偏重于理论方面,其成果不一定直接可以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但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撑,基础学科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克服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在我看来,聚焦前沿,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全面提升基础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

对于应用型学科而言,重点是服务经济建设,解决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把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如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可能更多的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也更加容易受到关注,这正是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

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应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服务社会进步与治理现代化,推动学科自身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发展。所以说,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定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澎湃新闻:2019年,您在提案中谈到“关于禁止将‘双一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门槛,促进就业公平”,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你们将如何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施卫东:2019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全会,我提出了“关于禁止将‘双一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门槛,促进就业公平”的提案,国家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将采取积极措施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促进就业公平,并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良好环境。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依法纠正就业中地域、性别等歧视,维护劳动者公平就业权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今年,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大学生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是,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二是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现象并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三是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国际疫情还在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也比较大,给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

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贯穿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谋篇布局、力量统筹等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促进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责任;二是进一步加强形势研判,做好顶层设计;三是进一步统筹力量,家校联动、校企合作、学校全员参与指导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五是进一步做好校园招聘,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六是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不断开拓就业新空间;七是进一步强化职业规划,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八是进一步扶持引导创新创业,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标签: 江苏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