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大学 四川理工大学是几本

回忆像海 921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四川理工大学 四川理工大学是几本

亿万年地质成史,每一块矿石都用自己的形貌特征诉说着海陆沉浮,沧海桑田,其中亦蕴藏着破解地球谜团的密码。如今,它们因科研人的“上下求索”而渐渐苏醒,向世人讲述风云变幻的故事。

坐落于古蜀故地、天府之国的成都理工大学正如这埋藏悠远的矿石,地心历险,珠峰揽胜,解秘八方……那无尽的宝藏,待人一一开启。

六秩沉积,记录岁月辉煌

——历沧海桑田,风云变幻

时光流淌,岁月变迁。矿石历经亿万载沉积,苍古而悠久,见证了地球的前世与今生,记录了漫长地质史上的辉煌瞬间。而与祖国同行的成都理工大学同样风雨兼程,耕耘不辍,谱写了气贯长虹、可歌可泣的时代赞歌——

1956年10月,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的前身)在新落成的大礼堂为1551名第一届学生举行开学典礼。在当时荒凉的土地上,成理师生于筚路蓝缕中为学校建设发展开创坚实基业,创造了“当年筹备、当年建设、当年开学”的办学奇迹。

建校伊始,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名师汇聚于此,历经30余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了具有优势特色的地质专业和学科的深厚根基。

从创建之初的艰苦卓绝,到代代相传的砥砺奋进,成都理工大学在数次历史机遇和挑战中不甘人后、敢为人先,从巴山蜀水“通达”家国天下——

1998年,地质矿产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学院协议;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以成都理工学院为主体,与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有色地质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都理工大学;

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

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如今的成都理工大学正持续完善“本硕博一体化”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引进6个院士工作团队和创新团队,校地共建国内领先的自然博物馆和现代化宜宾校区……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份“动地”的事业,伴随了这所学府66载。与地质结缘的光辉岁月,串起一个个闪亮的宝藏,映照出时代光芒。

上下求索,躬身山原旷野

——经时间洗礼,褪去风尘

“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他们献出无尽的宝藏。”当国家发出有力的号召,锦绣大地上,一代代成理人以躬身山原旷野,奋战地质一线的实际行动,向祖国发出回应。

怀抱着为国家勘探地质、开采矿藏的使命,成理人踏遍祖国山水,在世界屋脊、戈壁沙漠、崇山峻岭,追寻沉淀在时间长河里的宝藏。

“天当被盖地当床,朝霞夕阳作衣裳;踏平坎坷成大道,我为祖国找矿藏。”面向国之所需,数名成理地学先驱拓荒先行——

石油地质专业创始人,我国西部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先驱李承三教授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河流地貌图;

第一代工程地质大师张倬元教授步行进藏,绘制了我国第一幅川藏路线地质草图,开启了青藏高原地质探索之门;

第一代沉积地质大师刘宝珺院士和曾允孚教授出版我国第一部《沉积岩石学》教材;

第一代石油地质大师罗蛰潭教授开创了我国稠油火驱强化开采之路、开创了油层物理研究方向;

第一代放射性地质大师金景福教授出版我国第一部《铀矿床学》教材……

作为地质工作者,他们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战严寒,斗酷暑,风餐露宿,四海为家。即便如此,为了祖国,为了科研,他们仍然一次次出发。据不完全统计,以成理教师及校友发现或命名的新矿物数量多达60余种,历经风雨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一直流淌于成理人血脉之中。

国家的号召,青春的回响。66年来,成都理工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26万余名栋梁英才,“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激励着他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1959届校友、被誉为“珠穆朗玛一青松”的邬宗岳烈士,用生命丈量世界屋脊,在珠峰刻下了中国高度,也刻下了成理人的精神标尺。

1965届校友,我国首支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颜其德,秉承“国家荣誉和使命高于一切 ”的信念,让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南极上空升起。

1974级校友、王成善院士连续40余年赴青藏高原野外科考,研究成果被列入“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如今年逾古稀的他又主导发起了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在通向地学殿堂的“朝圣”之路上执着跋涉。

图源:中国科学家

1978届校友,我国第一位藏族院士多吉校友,以“我的根在家乡”毅然谢绝留美,学成归国扎根西藏,攻克我国第一口地热发电西藏羊八井开发难题。

1986级校友、海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性首席科学家韩喜球,深耕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数十年,在怒海惊涛中乘风破浪、为国寻宝。

66年岁月如歌,卓越的成理人灿若星河,不胜枚举。个体微澜汇入江潮涌动,“为祖国找矿”“地质报国”成了成理人执青春之笔,写在祖国大地上最深情的一封“情书”。

洗尽铅华,镌刻科研荣耀

——显瑰丽璀璨,熠熠生辉

当一块块矿石熬过了暗无天日的地底时光,等待着它的是今日洗尽铅华,尽显瑰丽。历经一甲子又六载的成都理工大学把国家需要当成责任使命,把科研报国作为理想追求,如矿石般绽放夺目光彩。

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成都理工大学始终脚踏实地。第一个发现了中国原生金刚石,第一次考察北极地质科学,第一次在陆相湖盆发现大型凝析气田,曾主管过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最早、最深地参与和介入了我国西部几乎所有大型和特大型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朝夕恪勤,不负使命的成理人,创造出无数个中国第一。

在祖国大地上,成理将科研书写在人迹罕至的土地,将贡献铭刻于拔地而起的重大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全貌

在环境修复领域,成理破解了地质环境脆弱区深埋长大隧道涌突水、震后世界自然遗产地修复保育等世界级难题,贡献了九寨沟火花海生态保育的“中国方案”,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高度认可;

成理研究团队因地制宜创新应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等技术方法,为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发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山体滑坡提前预警被学界认为是世界级难题,由成理研发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率先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该系统已成功预警了200余起地质灾害,避免近万人员伤亡。

而在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中,同样闪烁着成理的灿烂光辉。

截止今年5月,成都理工大学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各项奖励993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

今日,一块块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矿石瑰宝,正是一代代成理人立足祖国大地、攀登科研高峰、成就科学事业的璀璨凭证。

矿石之美,在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于地质人的呕心沥血,在于尽其用的科技光芒。于历史回溯中,于时代眺望中,成都理工大学66载秉烛觅索,不失求变之心,不失行动之力,不失少年之志,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奋斗征程上不断攀登!

欢迎关注"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第一时间获取关于成理的最新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成都理工大学官网、成都理工大学官微、成都理工大学校友会、红星新闻等

标签: 四川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