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应用型专业如何有效与地方重点产业融合,解决产业实践超前性与专业教育滞后性矛盾,云南大学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的建设路子。
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设立于1993年,是我国首批获得旅游管理博士授权、首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授权、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服务产业应用实践,拓宽产教融合渠道,为国家输送了1500多名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20%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4%攻读博士研究生,为国家输送一批高端专业人才,为东盟、南亚、中亚等国家培养60多名旅游管理专业留学生,成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代表性高校。
融入产业发展实践,深耕产业科研,社科基金立项数全国同类院校第一
近10年,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专任教师主持5项重大项目,编制20项旅游规划、3项乡村扶贫规划、3项田园综合体规划,完成8个行业标准、10份咨询报告、6项行业培训,强化了产业感知;深入行业的案例研发,出版20部本土案例,开发10部视频案例,12个案例获奖入库,增强了产业认知。立足产业的教学实习,建立起10个集团企业、20个实习基地、5个见习酒店的实践基地,开展“滇商论坛”系列讲座,培养了产业感情;四是深耕产业的科学研究,出版14部教材、发表200余篇论文、出版20部著作,申请36项国家或省部基金课题,连续两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居全国旅游院校第一,深化了产业服务。
融入产业实践
主攻核心课程,主持参与编写旅游系列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奖
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主持和参与了六大出版社旅游系列教材的编写,主编“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奖和先进个人奖;开发了1门国家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课、1门国家共享资源课、5门澜湄次区域国际课程、5门省级A类课程。还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起教材、大纲、教案、图谱、概念、习题、问答、案例、图照、视频等10余项内容的教学资源库,并启动新文科课程,以学科交叉、科技融入、服务产业为理念,推出10门新文科课程。
课程开发建设
提升传授质量,向全球发布中国旅游本科教育项目报告
在教学中,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教师角色转换,实现教师从“讲授者”到“导演者”的角色转换,实施教师备课质量提升计划;进行讲授方式转换,践行从“泛化”讲解向“精准”传授的方式转变,开展教学名师教学示范计划。还进行教学展现手段转换,完成从“图文知识”向“视频知识”的展现手段转换,开展教学科技应用培训计划;推行考评方式转换,实现从“结果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的考评方式转变,制定“过程性评定”系列文件。在教研活动方式上,实现从事教学向研究教学转换,承担11项教改项目,编撰2部工具书,发表16篇教改论文,发布5份专业发展报告,向全球发布中国旅游本科教育项目报告。
优化教学组织
拓宽产教融合渠道,与10家大型企业战略合作,与20家企业建实习基础
专业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云南建设投资集团、云南康旅集团、云南华侨城集团、东航云南公司等10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二是建立实习基地,在昆明世博园、云南民族村、版纳傣族园、丽江玉龙雪山等20个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三是举办滇商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自主创业者等定期举办系列讲座;四是开展双创大赛,以企业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参加“创新创业”“互联网+”“模拟导游”等系列大赛活动。
产教融合渠道
经过多年持续建设,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全面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率、考研率、外语过级率、大赛获奖率等指标逐年增长,指标排名位居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前列。在云南省旅游管理部门、高星级饭店管理层、旅游集团业务部门、高校旅游专业教师中,云南大学旅游管理毕业生成为主力和业务骨干。涌现全国大学生标兵,哈尼族学生普正华应征入伍获“全能标兵”“特战尖兵”表彰,退役复学后获省级“学生年度人物”奖、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全国双创大赛金奖,被授予云南省征兵形象大使。
云南网记者 高艺萌
标签: 云南省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