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柯西(宁夏大学)
近日,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中,来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李小松打败日本和韩国选手,获得“光电技术项目”金牌。李小松的故事堪称“差生”逆袭:小时候的他不喜欢学习,经常逃课,是常人眼中的“捣蛋鬼”。在家中,他也有些“不务正业”,喜欢拆玩具和家电。进入职业学院以后,他找准人生发力点,用自律与努力回应自己的“热爱”,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这个事件持续引发人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主人公的坚守足以打动人,让看客们不自觉回忆起自己青春岁月里那些独特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李小松身上的“差生”标签和职业学院的教育背景也成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不是名牌大学出身,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就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在以学校划出身的今天,读到这样一条新闻能让人在“鸡娃”和“学历内卷”的热潮中看到一个喘气口,看到另一条与众不同的上升道路。
虽然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特别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但实际上在人们的观念中,大多还是认为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去职业院校。但正如在一些学者在“逆向考研”的讨论中提出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是最重要的一样,李小松的“差生逆袭”不是在普通教育体系中与分数死磕到底,而是选择进入职业学校,看清自己特长,明确人生目标,将自己的热爱发挥到极致。
当下的社会,处处是焦虑。年轻人在同辈压力中,经常陷入无意义的精神内耗,只能通过“躺平”或“发疯”来宣泄自己的无可奈何。我认为晋升道路过于单一固化可能是导致赛道竞争过于激烈的原因。不管是逆向考研,还是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逐渐重视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多样化的选择。而这种多样化可以让当下年轻人“另辟蹊径”,为其个人发展的困境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从法学硕士黄文秀放弃北京高薪,扎根山区脱贫到李小松进入职业学院,发挥特长夺得世界冠军,总有一些人放弃大多数人既定的道路而选择其他上升路线。在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少有人的路》中,选择本身成为诗歌的主题。在人生道路上,选择也是人生的主题。与其在随波逐流中失去自我,不如抛开世俗的眼光,尝试坚守热爱,努力绘制属于自己的人生蓝图。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需要勇气,但谁说少有人的路上就没有别具一格的风景?
标签: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