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郭任杰
毕业于河北冀州中学,现就读清华大学机械系,担任四“冀”清风支队支队长。
娄博斐
毕业于河北冀州中学,现就读中央财经大学,社交积极,工作积极,学习积极的三积极人士。
关于语文,冀中校友说......
语文是高考三大主科之一,但是也是高考最大的变量。它题型多样,选择题模糊不清,主观题问法抽象,作文也让考生难以捉摸......看起来“驯服”语文这一学科十分困难,但是我们真的拿它毫无办法吗?
语文作为一门150分的“文科”,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答题套路上,都和其他理科有着较大的区别。如果想用一句话总结语文的高分秘籍,那就是“用心感悟”。所谓的妙语不仅仅是十余年的文学功底、学习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更是广义上的与语文相关的答题技巧和思维方式。
语文学科支招
PART.1 以心成文
谈及语文,不可不说的就是那60分的作文。大家不用相信所谓的才思泉涌、灵光乍现,文学功底再好,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也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同时在高中三年时间内,我们通过阅读书籍来提升文学功底的机会趋近于零,所以我们关注的重心自然就放到了用心感悟日常训练当中。
对于一篇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格式化”。大处着眼,起标题,规划文章结构(并列式、递进式),选择开头方式、引例方式、结尾方式等都属于“格式化”的一部分;小处着眼,观点的主流性,例证的代表性亦是“格式化”关注的要点。可见,“格式化”就是按照平时学习的作文套路(老师通常会以专题的形式慢慢渗透)来统筹全文,同时选定一个正能量的文章观点,再使用平时积累的主流的素材来丰富文章内容的过程。
看起来很机械化是不是?和大家一样,我一开始也对这种套模板的方法不屑一顾,但是拿了几次低分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我也在那个时候意识到了高考语文不是文学,相比于诗性的非线性逻辑,考场作文更偏爱中规中矩的线性逻辑。因为它不仅容易写,更容易判。所以我想劝大家姑且和高考的规矩和解,先做到基本的“格式化”,拿到基础分数后再去尝试锦上添花。
那么如何做到“格式化”?
一)有效地收集事例观点,形成自己的思路与思想。平时多利用早读和新闻时间收集、整理一些社会事件与名人名言,同时还要一并整理它适用的话题(最好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话题)。整理之后尽量在素材之间建立起比较、对比、并列的关系,以便于使用时可以同时输出较多的事例,充实文章。那么具体整理哪些呢?对我而言我会偏重记忆那些人名比较好记的事例(真的),以及一些习近平语录,如果大家没有精力拓展知识面的话,从这两个角度下手是比较现实和简单的。
二)我们要运用模仿的方法,我们可以找到几篇自己喜欢的风格的好作文(其实你不喜欢也没事,好写就行),分析它的结构、论证思路等,然后选择和原文不同的主题,按照之前学习的收获进行模仿,尽可能使自己表述方式贴合,体现自己的内容。这种方式适合快速初步建立写作文的思维方式和手感,但注意,重点模仿的应该是思维和行文脉络,先把框架明确,做到基本的“格式化”。
当你有了足够的素材和较多的模仿经验,你可能会不满足于拿一个45左右的基本分,这时你该做的就是做到“创新化”。
格式化为大家铺好了画布,创新化则让大家的作文锦上添花。对于文学功底深厚的同学,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惊艳的句子作为标题/开头/结尾,或者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综合使用,亦或是利用自己丰富的词汇量来减少文中词汇的重复......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在创新化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可以从观点出发,多用思辨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也可以在表达观点时减少套路的痕迹,突出自己的真诚和情感,或者在引用时使用更加独特的句式......但是,无论大家如何做,都不要破坏文章最基本的“格式化”,不要因为炫技而导致文章华而不实。
那么创新化该如何训练呢?我认为这是一个个性化的训练,如果你偏好古风的作文,就可以多翻一翻字典,整理一些生僻词汇(我当时是按照词汇的意思分类总结的,比如古人如何描绘山河,如何描绘跑步走路等);如果你喜欢大气磅礴的感觉,可以多读人民日报的文章,学习它们在排比之中夹杂比喻的文字技巧;如果你喜欢顾城那种忧郁的文艺......其实不是很建议用这种风格写考场作文。总之,格式化的训练是老师统一组织的,而创新化的训练是需要大家平日里自己多下功夫、多体会感悟的。
最后,做到了“格式化”、学会了“创新化”,大家只需要保证行文之前列好大纲(很重要)、行文过程思路清晰(也很重要),就一定可以将平时的学习内容发挥出来,写出高分作文。
PART.2 用心拿分
攻克了作文之后,我们再来谈谈其余题目。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我们很容易出现答案不着边际的情况。有人吐槽语文题太过主观、无从下手,其实不然,语文的答案踩点得分,只要掌握做题的规律,很容易与答案贴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题和改题的过程中用心总结,在这里,介绍我们老师推荐的一种总结方法——按照有套路和没有套路进行分类。
有套路的题属于出题人友善的送分题,但大家常常很客气地把分送回去,究其原因,就是大家对于套路类的答题思路、答题术语不够熟练。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高三之前我对于这些系统性的模板与术语也是不够熟悉,但是从一轮复习开始,我加强了对于不同题型答题方法的总结整理(细化到不能再细化),同时将类似的提问方式与答案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具有共性的规律。当然学习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大家还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进行系统的整理(如所有的修辞手法及其相应的作用、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的内容和区别等)。以上的形式一方面有助于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的构建,另一方面也能让大家在复习时保持思路清晰,同时还比较便于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及时补充之前遗漏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对于无套路的题,很显然这是出题者不怀好意的刁难,大家通常也比较给出题人面子,只能拿到1~2分的分数。其实所谓的无套路,并不是毫无规律可言,这规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只需要抓住题干即可!大家要明白,所谓的“无套路”“创新”都是针对题干来说的,而答案中的知识点、分析切入点都不会有大程度的超纲,因此我们只需要认真研读题干,把出题人想问的问题想清楚,在使用之前整理的知识点来分别作答即可。
PART.3 走心积累
如果大家认真阅读了我们之前的所写的学习方法,可以看到我们在所谓的“基础”“模板”“套路”上耗费了大量篇幅,而对于大家害怕的创新题我们只使用了较少的篇幅提供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很明显,我们把基础题的重要性放大了,它不仅仅是整套题分数的基础,还是攻克创新题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笔记与积累。
首先是适用于所有学科的笔记方法——分板块整理。语文学科内容很多,仅仅是一个阅读题,散文与小说的答题模板就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整理的时候,仅仅区分阅读和写作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细化到散文类、小说类,甚至是每一类中具体的题型,这样才能保证大家在见到“送分题”时能第一时间反应出相应的答题模板,确保答案准确、全面。
其次我们可以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对不同的知识点使用不同的整理方式,下面以娄博斐同学的整理方式为例:
固定套路、阅读古诗类、实际语言运用套路——思维导图
成语、名言事例——“日记” 每天积累标记日期,隔日复习
文化常识——分类积累,大致分出几个板块,不断补充添加
文言文词语——篇目积累,在原篇目上笔记,表上日期,保留原始语境,隔日复习错题——标清哪张卷子,用简洁的话概括错误点写在随身携带的背记小本上,抽空进行回忆
当然记笔记是一个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他人经验仅供参考。
总结
首先感谢您认真阅读了以上3000字的内容,并且读到了最后。
语文学科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不确定性原理描述的,我们无法同时精确确定一个基本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语文也是这样,我们无法同时精确确定题的难易程度和我们的分数。因此我们希望用我们实践过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面对语文试卷时少一点慌张,多一份自信。希望大家在最后高考的时候从容面对答卷,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标签: 冀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