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更好地让考生和家长们了解天津理工大学相关信息,官微推出“院长讲专业”主题推送,带你深入了解各学院的办学特色,获取最权威的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及毕业去向信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助你在天理开启人生新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电气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基本情况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由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六个学科组成。现有教职工195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59人。学院拥有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教学名师、津门学者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近30人。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500余人。拥有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3个,现有天津市重点学科3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在自动化工程领域已形成以新型功率变换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流程工业与工业网络控制理论及应用、机器人技术、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电能高效变换与节能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为主的教学科研方向;在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已形成以现代电子技术、新型电子器件、集成芯片设计及光电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主的教学科研方向,构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平台,与30余个央企、国企和科技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建立了产学研基地,现已发展成为天津电气、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从事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基地。
近3年,学院承接科研项目共计249项,其中,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37项,省部级及局级纵向科研项目86项;科研经费约500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项目经费1620万元;发表论文共计35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207篇;获批发明专利3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
学院注重发展国际化教育。已与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等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波兰等国家的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学科带头人简介
孙杰
“光学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孙杰,男,1961年1月生,教授,硕导,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访问学者,留学归国人员,现任“光学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光电检测技术、光学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
孙杰教授先后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项目、天津市科委项目和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委小巨人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者专利20余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
周雪松
“新能源利用与智能电网”创新团队带头人
周雪松,男,1964年2月生,天津理工大学一级特聘教授,博导,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现任天津市“新能源利用与智能电网”创新团队带头人,天津市“电气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专家库专家。
周雪松教授一直致力于电力系统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新能源发电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曾承担国家级项目达十余项;省部级奖励13项;授权发明专利24项,在国内外发表的SCI和EI检索的重要论文60余篇。此外,周雪松教授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张楷亮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张楷亮,男,1977年10月生,天津市特聘教授,博导。现任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天津市薄膜电子与通信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曾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博士后、副研究员),2007年入职天津理工大学;曾担任天津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09年受聘天津市特聘教授,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天津市131人才创新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8年、2013年先后在瑞典Lund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电子器件集成技术,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1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IEEE Electron Device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第一发明人);曾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和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
马秀荣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带头人
马秀荣,女,1961年9月生,天津市特聘教授,博导。现任天津理工大学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通信器件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带头人。曾就职于天津光电集团有限公司(原754厂)(教授级高工),1995年被天津市授予天津市自然科学领域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9年受聘教授级高工;2003年受聘天津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曾担任天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2008年受聘天津市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光子信号处理,先后主持国家863和省部级重点以上项目2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IEEE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第一发明人);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天津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项和天津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1项。
张宝峰
“控制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
张宝峰,男,1962年4月生,天津市特聘教授,博导。现任天津市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控制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天津市“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检测”创新团队负责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
作为“控制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近年来,张宝峰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和EI检索30余篇;承担国家级和市级的重大项目达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等重点项目等;获得多项发明专利,部分专利技术已转让企业实现产业化;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等。
各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及相关的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信息、电子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光通信、图象与信息处理和光机电算一体化等跨学科产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本专业的培养过程体现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就业方向: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光通信、图象与信息处理和光机电算一体化等跨学科产业领域,往届学生就业单位有大中型企业,也有一些小型企业或其他机构。例如:三星显示器、天津兴亚通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工作的仪器学科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信息化、智能化的测试测量手段和方法,是现代仪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将呈现不断的上升势头,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学生主要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到技术学校、研究单位、生产企业、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测试技术、控制技术及精密仪器的教学、科研、应用研究、经营、管理以及质量检测与技术监督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器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电气工程基本技能和电气工程实践训练,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具备一定适用市场经济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实现的典型就业领域或单位类型包括:
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总的来说包括四大行业—发电厂、国家电网、工程局、设计院。
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PLC)、单片机、嵌入式等软硬件设计工作。各类工程设计,如电力设计院、各类自动化公司、建筑公司等。或者做电气相关调试(售前或售后)、采购、维修、维护等。
同时也可以选择到国内外院校或研究所进行研究生深造。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与修养、社会责任感强;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及专业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强;积极追踪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微电子、电路与系统、光电子、物理电子、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相关的工程设计、研究和开发的电子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前面对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上升轨道。中国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开始焕发活力。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书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植产业之一,中国军事和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然带动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发展和内需。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中国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随着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
学生毕业面向微电子、测控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在公司、企业从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研制、测控仪器软硬件设计和电子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工作。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实数理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并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集成电路和微电子器件原理、设计、制造、封装与应用技术,具备本专业良好的实验技能,掌握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能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从事研发、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被称为“工业粮食”和“生死攸关的工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属国家重点发展方向,作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大国,近年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地位迅速提升,产业链日渐成熟,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了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同时各地方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纷纷建立,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要缩短与国外的差距,提高国内的集成电路设计水平,需要培养大批具有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需要大量的人才能够面向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的行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集成电路产业链长,包括集成电路工艺、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应用、封装、测试、销售、项目管理等诸多环节,近年来各地已进行了大量的多方面的硬件投入,许多国内外的企业如Intel、三星、台积电等也纷纷到中国大陆投资,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产业,这些举措将在国内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的飞速发展的局面,而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门槛高,在未来发展中对相关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是非常迫切的,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是关键。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应当是为满足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行业的需求。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与修养、社会责任感强;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及专业基础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强;积极追踪发展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相关的工程设计、研究和开发的微电子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
(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国际视野,遵纪守法,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2)学生毕业五年后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能在本专业及与相关交叉学科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3)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独立发现、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
(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者其他终身学习渠道,自我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进一步加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微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电子材料、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等技能,熟练掌握电路分析与设计、器件工艺及设计和版图 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各种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 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例如中芯国际、恩智浦、三星电子等半导体行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适应国家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胜任未来工程职业工作或者研究生继续深造提高。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达到的以下目标:
(1)能够适应现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能够跟踪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的一定工程创新能力,能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的能力。
(3)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5)具有一定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信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从而在电信产业链中产生了更多的岗位,众多电信企业都希望尽快扩大业务和规模,因此对电信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骤升。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及短距离通信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
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适应国家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以强化综合能力和提高工程素质为培养核心,通过学校、企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具有: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交流技能;综合运用、设计、实施和运行系统(CDIO)能力。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胜任未来工程职业工作或者研究生继续深造提高。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达到的以下目标:
(1)能够适应现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能对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能够跟踪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的一定工程创新能力,能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的能力。
(3)具备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5)具有一定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就业前景:(同电子信息工程)
电波传播与天线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电波传播理论、掌握天线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特别是电波传播与天线相关产业发展要求的,能在电信、航空、航天、船舶和物流等行业和科研院所从事与电波传播与天线领域相关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国防紧缺建设专业之一,以电波传播与天线为主线,数理基础扎实、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电波传播与天线领域的“应用开发型”人才。能适应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特别是电波传播与天线相关产业发展要求的,能在电信、航空、航天、船舶和物流等行业和科研院所从事与电波传播与天线领域相关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非无线,不生活”时代的快速逼近,无线应用也迅速普及,但底层的天线和传播等基础层的应用人才在企业的缺口还很大,仅在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搞RFID(公交城市卡、二代身份证等)、无线监控、电力线传输、等方面的企业,如北海通信、方通印务、中环集团、光电集团、天地伟业、等多达数百家,就业前景良好。
通信工程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理论、通信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能力,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理论知识、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接受通信技术、通信系统与通信工程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调测和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基本能力,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信工程专业结合了电子、计算机专业两门学科兼有的特点,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和网络来达到信息交流目的。2016互联网趋势报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超30亿,中国高达6.68亿,2016年智能手机用户超20亿增长多数来自中国,我国已成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市场的领导者,而支撑互联技术的基础则是通信技术,其已成为当今3C信息化时代的主流技术之一。
通信工程专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通信产业体系也不断改善,自主创新工作也在不断增长,其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现在,通信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支柱产业,其增长、需求以及国际化在信息产业中表现突出,并且其增长速度在工业中也是最大的。其中华为、大唐、中兴等一批通信设备的制造开发商发展迅猛。因此通信工程专业被认为是 “朝阳产业”。
(2)就业前景分析
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发展。过去5年信息产业每年需要30万左右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特别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推进,通信领域人才输出的需求量也激增,可以预见未来10年在全球智能技术全面应用的背景下,我国每年需要数十万的通信毕业生。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3G、4G、5G技术在我国研发,再一次加大通信技术人员需求量。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优秀毕业生能容易进入知名外企或者在国内业界具有领先地位的IT 公司企业就职。而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短缺也十分突显。因此,在未来若干年,我国势必会更加重视通信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天津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就是电子信息产业,为此,我们有信心经过“十三五”的建设,培养出满足信息产业需求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服务我国经济社会。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基于自动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完成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综合能力,能够在自动化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企业生产管理与决策,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化专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电子电气、石油、汽车、冶金、电力等行业对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有很大需求,就业领域也非常宽广,包括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学校、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近五年来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
学院活动
学术活动
新生奖学金表彰大会暨诚信学风建设誓师大会
先锋班参与天津市第一期创新方法沙龙
“砥砺来时路·起航新征程“3E青年说讲演比赛
少数民族座谈会
学生活动
我和我的祖国特色团日活动
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田径运动会电气电子工程学院传佳绩
2018届毕业生“向远方 再出发”毕业晚会
标签: 天津理工大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