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 大连民族大学

娶了疯婆娘 564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大连民族 大连民族大学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原以为是雕塑,细看竟是真人,这画面太感人了。”2021年1月6日,大连海洋大学17名00后大学生自发成立的抗疫突击队,在漫天飞雪中爬坡逆行、给学生宿舍运送防疫物资的图片和视频,瞬间刷屏。这群被网友称为“移动的雕塑”的青年志愿者,平均年龄19岁,在父母眼里他们还是孩子,而在抗疫一线他们是最暖的“大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十四五”规划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开局,全国仅有的两个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城市之一——大连,正在持之以恒夯文明城市之基、铸文明城市之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与人民同体、与社会同构、与时代同步,努力使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有秩序的社会文明

助力完善城市功能品质

2020年12月23日,在大连市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北岗新居小区的休闲广场上所进行的全民核酸检测,让小区居民于恩爱看到了大连人的秩序文明。

她随手拍下居民自觉、有序排队接受核酸检测的照片,和手机里保存的7月27日小区全民核酸检测的照片进行了对比。“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居民,同样地守秩序,这就是大连真正的样子!”于恩爱在朋友圈发布的对比照片和感言,引发网友点赞,“两次全民核酸检测,一次是三伏天,一次是数九天,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大连都经得住考验”。

社会文明程度体现于日常,见之于细节,形成于习惯,规范于制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有对排队候车的基本要求,而这已成为大连多年来的文明风尚。有秩序的文明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大连在全国较早出台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从制度上对排队候车进行规范。近年来,大连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城市文明进程,出台《大连市志愿服务条例》《大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一批配套保障措施,让文明的力量深度融入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全过程。

有秩序的社会文明,还离不开系统的社会管理。自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大连始终坚持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纳入城市愿景规划,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与城市精神相融合、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与城市长期发展愿景相呼应的文明城市创建格局。

“文明永远在路上”,这是大连市高新区凌水街道18年来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领悟,这7个大字高耸在街道最醒目的文化广场上,时刻告诉人们:继续创造文明新高地就是在创造幸福新生活。

在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凌水街道完成了最后一片弃管小区的翻新改造,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逐年推进完成,当地的二手房交易跟着升温繁荣起来。18年来,凌水街道在从城镇化到城市化的转型升级中,坚持70%财政收入投入民生、共建共享文明家园。财政收入由18年前的约80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约4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列辽宁省前三强。凌水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变强了,每个社区都有十几二十个居民QQ群、微信群,大事小情自治自管,守望相助、邻里情浓。

文明城市年年创,年年创城有新貌。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不断深化,创城工作已成为大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的总抓手,不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有温度的城市品格

营造温情入心、文明友爱的社会风尚

于一座城市而言,营造温情入心、文明友爱的社会风尚,是一项始之于民、惠之于民的事业。市民播撒文明足迹,社会涵养人文气质,大连在追求文明的征程中变得温情满满、风度翩翩,城市的文明气质由一种集体遵循逐渐锤炼成珍贵的城市品格。

2020年12月23日,大连市确诊一名怀孕已超33周的新冠肺炎患者,产科医生进驻隔离病区时刻监护孕妇的情况,三套分娩预案为其保驾护航。26日中午,确诊孕妇出现了高热症状,最高体温达38.7℃,复查CT显示肺部炎症加重,专家组随即决定尽早让孩子降生。26日19时30分,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妇产科医生继续24小时守护婴儿,承担起“临时妈妈”的职责,将伟大的母爱传递给新生儿。

医者仁心,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疫情暴发之初,大连白衣天使英勇逆行,连续三批共800余人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他们在正月十五月圆之夜创造了500余人4小时火速集结的“大连速度”,他们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只为能尽早赶到一线抗击疫情。

就在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安然诞子当天,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间隔离病房内,进行着一场特殊的硕士研究生考试。这是全国首个新冠肺炎感染者参加的考试。“绝不让你错过!”为了这场一个人的特殊考试,医护人员、监考老师、公安民警……很多人为之忙碌,全力保障考试顺利进行。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需要“钢筋水泥”铸就的“硬度”,也需要“润人心田”塑造的“柔度”。大连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将塑造人、改变人、成就人融于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树立新风尚。

2020年11月26日,大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外卖小哥小张“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奖励5万元。很多网友点赞:“当之无愧,实至名归。”10天前,小张路遇因电动车爆燃起火而倒在火中的同行,危急时刻,他勇敢地冲向燃烧中的电动车,将素不相识的同行拖至安全区域,成功送医。看似偶然的突发事件,背后是城市文明厚度的必然。

新时代,崇德向善的文明追求更体现于人文化成。在大连,道德建设共同体经过1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积淀,已形成日渐浓厚的文明氛围:570余家文明单位、400多个文明村镇、127所文明校园、89个文明家庭、400余位好楼长……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不断放大的文明先进示范引领效应。

有凝聚力的文明实践

打造制度化的志愿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2020年6月,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的国家级思想教育主阵地——关向应纪念馆,情景剧《找寻》在关向应故居上演。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现场表演,令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耳目一新。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饰演关向应父母的两位演员——付振忠、郭喜娟均是年近古稀的农民文化志愿者。

据金普新区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海军介绍,他们来自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二十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文化宣传队。

这是大连市第一支进城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农民宣传队,他们以“宣讲+文艺”的新形式传播党的思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田间地头演、在百姓身边唱,生动体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价值。

自2018年9月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大连如火如荼,其中金普新区作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现已建设完成网络矩阵全覆盖、“云端”互联、资源共享、网络化、智能化的文明实践工作局面。两年多来,大连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文明实践所77个、文明实践站1429个,进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718个、志愿者18.7万人,仅2020年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就有2.5万余次。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得益于制度化的志愿服务体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大连是全国首支慈善义工志愿服务组织的诞生地,经过多年发展,志愿服务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据统计,大连共有127.9万注册志愿者和1万多个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涌现出292名全国和省、市级优秀志愿者以及322个各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在疫情防控中,十余万志愿者挺身逆行,为群众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线。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连已确立新目标:到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高度,为全国城市文明进步提供大连样本。

(本报记者吴琳本报通讯员王春燕)

来源:光明日报

标签: 大连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