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四月的春光,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网课后,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以下简称“育才中学”)高一高二的师生们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
久违的课桌,熟悉的同学,朗朗的读书声,黑板上粉笔划过的痕迹……这个2022年春天里的育才校园,因为相聚而显得更加美丽。
4月11日,同学们返校后的第一个周一,育才中学举行了主题为“再聚校园,筑梦同行”的开学典礼,该校同学们用心写下一封封寄给梦想的“情书”,再扬帆,开启新征程!
高二(2)班谭楚君同学主持
典礼第一项活动是“举行升旗仪式”,五星红旗伴着阳光冉冉升起。
紧接着,该校高一(15)班的李佳潞与高二(3)班陈凯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分享网课期间的感悟。
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分享结束后,育才中学姚晓岚校长进行了题为“疫情大考下的育才精神和担当”的讲话。
疫情大考下的育才精神与担当
老师们、同学们:
我从教33年,经历了33个寒假,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热切地期盼大家的归来,能面对面地跟大家说一声:老师们,早上好!孩子们,欢迎你们回家!
确实,这一次分别有点长。高一高二的同学从寒假到网课已有77天没到学校。两个半月,育才校园里依旧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已是冬去春来,换了人间。尽管你们错过了校门口盛开的木棉,但你们归来的身影,便是育才校园最美的风景!
这场疫情的“倒春寒”,地铁停运,小区封闭、商超关门,当整个城市进入静默期,我们才意识到平时闹腾腾的烟火味是多么宝贵。
从香港到深圳,从吉林到上海,病毒还在流窜,成千上万的“大白”还在神州大地千里逆行。虽然深圳的学生已陆续返校,但上海等地的疫情依然严峻,我们国家所面临的这场考验尚未结束。
此时此刻,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这场大考?这段时间,不同寻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带给我们哪些感受?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悟和思考。
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与脚下这片土地唇齿相依。
国家,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爱国,也从来不是一个口号。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祖国,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的安全与幸福都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疫情之下,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
中国的抗疫传奇,靠的是从上到下每一个个体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深圳这座城市在抗疫中的表现尤其可圈可点。动态清零,异地安置、“三区”划分……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智慧、勇气和担当。为就医不便的病人寻医问药,为无处栖身的外卖小哥提供驿站,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店送去温暖,为无人照料的宠物提供爱心救助……“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之所以感人,就是大家能从中到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暖。
有许多瞬间值得我们铭记,比如千万抗疫志愿者的故事,比如那个穿着婚纱测核酸的新娘,以及“深圳卫健委”公众号里的表情包、留言区的倾诉,科技园“打工者”扛电脑上下班的画面,所有这些,都让人读到深圳人的乐观与温情,让人在不经意间“破防”。
是的,这就是我们所依恋的土地,这就是我们所热爱的城市。“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你永远可以相信深圳”,这样的信心与信念,就是在一次次的“破防”中建立起来的。有这样的信念,就能将热爱国家、热爱深圳、热爱自己、关爱他人,化作主动核酸检测、佩戴好口罩等具体行动。
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与育才这个集体荣辱与共。
过去一个多月来,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校内还是校外,有太多的育才故事让人振奋、让人感动。
高三的同学和老师一个半月封闭在校的并肩作战,是真正的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深知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的辛苦和付出,相信这次封闭,是一次蓄势待发的能量聚集!
化身“主播”的高一高二教师,为“空中课堂”的精彩上下求索,为作业批改、家校沟通殚精竭虑。吴锐芬老师专门购买了“黑板贴”,在“模拟黑板”上边讲课边板书;蔡立军老师每次班会课都会呈现一张亲笔写的日历寄语;王硕老师在班会上分享“快速入睡的方法”;周辉云老师则组织了别开生面的“厨神大赛”……
还有历时近月的班级VLOG大赛,12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累计获得82.6万观看量,点赞数16.4万。这令人震惊的数据背后,是育才教师的组织力、策划力,是育才学子的创新力和活力,更是育才集体的凝聚力。
而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老师们对学校的深情流露:
郑显容老师在核酸检测中意外成为密接者,凌晨1点进入隔离酒店后,还坚持测试网络环境,为第二天的线上课堂做好准备。
“年度教师”孙道国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们畅谈屈原的事迹和家国情怀,下课后,又和家人化身志愿者,奔赴抗疫第一线。
而和同学们一起封闭在校的高三老师更是尤其辛苦,他们有的泪别年幼的子女、卧病在床的父母,有的将孩子带在身边,还有的因劳累而病倒了。他们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关怀和帮助的群体,却时刻想着如何更好地关怀和帮助别人。
陈松亚老师说:我们这群高三老师,听着家里人对自己说“放心吧,孩子有我呢!”而我们却对家长说“放心吧,孩子有我们呢!”
在这个被称为“育才大院”的校园里,类似人物、事例不胜枚举。大家看到了什么?有人看到了老师的创意和敬业,有人感动于老师的爱生如子,有人赞赏育才团队的乐观向上。而我感触最深的,是大家对育才这个集体的热爱,对育才这个品牌的珍视,对育才这个家庭的依赖。只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在,育才的荣耀与辉煌就能延续,并发扬光大!
当然,我还希望老师、同学们看到更大的集体。这不是独善其身的时代,每一个远方都与你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悲喜都应该在你心中有所投射。不要以为,关起门来你就是一个世界;关起门来,你将失去整个世界。人类仍将面对各种挑战,面临来自战争、疾病的威胁,唯一的破解之法,就是团结起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每个人的光和热。
这也是我对每一位育才学子的寄望:你可能平凡,但不应平庸;你可以小资,但不能小气——你要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集体的人。
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在战胜困难中成就自我。
育才承载着蛇口基因和深圳精神,育才人身上也有深圳人的宝贵品质:坚强、乐观,自律、自强。
我希望每一位育才学子都是坚强的,迎难而上,不向困难低头。
育才中学是在一片荒芜中白手起家的,创办者以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就了这所名校。1995届有一位笔名叫绛雪的校友,她曾经与重症红斑狼疮、尿毒症、脑梗殊死搏斗32年,伴随着痛苦的治疗过程 ,她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初中、高中和大学学业,并出版书籍《亲吻阳光》激励万千民众。她的乐观坚强被媒体誉为“不仅是感动深圳的女孩”。
我希望每一位育才人都是乐观的。当你无所适从时,那就微笑吧。
返校初期,高一高二的同学面临线上到线下教学的切换,高三的同学又面临近在咫尺的高考,可以想象大家的压力与困难。但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换个角度看,往往能够如释重负;回转头,又能够发现身边近前的许多“小确幸”:那是食堂主管大谢安排的班级生日蛋糕,是食堂师傅们精心准备的美食嘉年华,是周春华师傅理出的帅气发型,是老师们亲人般的叮咛与关怀。
我们不仅要分享喜悦,还要能品尝辛酸;不仅会享受幸福,还要能分担痛苦;不仅能欣赏完美,还要会面对缺憾。越是艰难,越要乐观。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今天又会是一个艳阳天,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小太阳”,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如果说,坚强、乐观是我们面对困难时所采取的态度,那么,自律、自强就是我们战胜困难的路径与方法。
疫情期间,我们已经领略了育才学子强大的自律精神和自主能力,看到了高一高二赏心悦目的“神仙作业”“家务作业”“才艺作业”。
高二⑶班徐莞尔的妈妈为孩子居家生活写下这样的颁奖词:时隔两年,我们又经历了一次“加长版”寒假。整个城市都在全力以赴地自救,周遭各种焦虑、不安,可我却很欣慰地在你身上看到安静的力量。每日困于斗室,无人监管,却能遵循作息高效学习,闲时阅读开智、舞蹈修身,周末适度为弱势学科“加料”,为自我赋能。无需一声叮嘱,没有一次催促,你把一个人的生活安排得不疾不徐,井井有条。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一个学生的本分吗?这话没错。可是妈妈也曾经是个学生,深知这样的“本分”,在长时间的独处之时,需要怎样的自律和坚持才能对抗人性易惰怠的弱点,这应该就是古代君子所追求的“慎独”精神了!为此,爸爸妈妈想恭喜你,能将人生的困厄化作修行的道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确定的自己,这就是最高级的定力!
四月的深圳,春水既生,春林已盛,春风十里,不如爸爸妈妈眼中默默而坚定的你。
我想把这段话,也分享给所有居家生活时自律自强的育才学子们。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久别重逢来之不易。疫情的反复,对我们每个人,对这座城市乃至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一场大考。
这场大考,考出了国家与城市的力量,考出了公民素养、世道人心;
这场大考,考出了学校奋发的精气神,考出了众志成城的战斗力、守望相助的同理心;
这场大考,也考出了同学们坚强乐观的品格,自律自强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经此一役,我希望看到更强大、更团结、更有力的育才人!期待你们在“建设卓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标杆名校”的征途中仰首阔步!
文:赖素麒
标签: 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