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北体,南有上体”这讲的就是我国体育高等教育的“天花板”,即仅有的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
单从办学实力来看,两所同建于1952年的体育学院可谓是伯仲之间,不相上下。但从名称上看,一所为“体育大学”,一所为“体育学院”,貌似有些不对等,毕竟在办学层次上“大学”是高于“学院”的。
那么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双子星”,为何会有如此差距呢?上海体育学院就没想过更名“大学”吗?其实不然,早在十年前,上海体育学院就筹划更名“大学”,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落地!
上海体育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与北京与体育学院同年建立的。相较于北体的北师大体育系为基础,上体办学基础更加雄厚,其由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体育系、体育科组建而成,始名“华东体育学院”,后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
从1972年开始,又历经并校、撤编、复建,在国家恢复高考时再现“上海体育学院”。办学至今,上体已经形成两大校区、占地1100余亩,拥有24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点,1个体育学学博点,全日制在校生7000人的办学规模。
早在2012年,上海体育学院就开展更名“大学”相关工作,上海市教委组织高校设置评审专家组进校考察上海体育学院更名“大学”工作,后学校又成立更名“上海体育大学”工作办公室,致力于提升上体办学水平,着力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同年,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2012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的补充意见》,其中明确支持包括上海体育学院在内的四所高校更名为“大学”。截至目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等其它三所高校均已更大成功,唯有上体未能成功落地。
上海体育学院早在1957年就开展研究生教育,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17年和2022年两度挺进“双一流”建设高校,体育学学科评估获评A+。按理来说,该学院早就应该对标北京体育大学,更名为“大学”,建成“上海体育大学”,但为何如今还未成功呢?
在小编看来,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主要在于上海体育学院筹划更名时间较晚,在2012年才正式开启更名工作,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更名的北京体育大学而言,校园面积、办学规模、在校学生、科研成果等相关要求均有较大提高,就比如教育部对于大学设置就要求在校生不得低于8000人,如今上体也才7000人。
另外,近年来随着上海本地高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自己更名,就比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的建设,相较于小而精的体育学院而言,其办学规模较大,更容易更名“大学”,再加上教育部对于各地“大学”设置的把控,使得上海体育学院更名“大学”更加艰难。
对于高校而言,最重要的在于提升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唯有如此即使不更名“大学”,也能屹立于国内高校之林中。就如去“国字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变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依旧是国内医学院的“天花板”;而上海体育学院也是如此,即使是“学院”,但也能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国内甚至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对此,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与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一同交流哦!
标签: 上海体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