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青岛大学 国立青岛大学是现在什么大学

将子拖走 860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国立青岛大学 国立青岛大学是现在什么大学

半岛记者 张文艳

1928年8月,南京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教育厅报告,决定在已停办的省立山东大学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指令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太侔、杨振声等11人组成国立山大筹委会。但因日本制造济南“五三”惨案,济南及胶济铁路沿线尚未光复,一切筹备工作化为纸上谈兵。1929年夏天,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莅青,携眷借住在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平房宿舍内(即今中国海洋大学档案馆)。

他对青岛优美环境,宜人气候,倍加赞赏。“以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甚大”。因此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迁往青岛筹办。6月3日,教育部接受蔡元培提议,决定迁址。鉴于青岛已成为特别市,直属行政院管辖,指令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除接收原省立山东大学校产外,在青岛接收私立青岛大学校址和校产。

1930年9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在鱼山路5号举行正式开学典礼,校长杨振声宣誓就职。根据筹委会建议,学校第一年先设文理两院,文学院分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和教育系;理学院分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系。校长杨振声效法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广聘专家学者,张道藩(后为赵太侔)任学校教务长,闻一多、黄际遇、梁实秋、黄敬思、汤腾汉、曾省之等分任院长、系主任。此外,还有沈从文、游国恩等人。第一年招收了150名左右的新生,1931年7月,从报名的412名考生中考试录取了180名新生。

“青岛大学发展迅速,一举成为当时国内一流大学之一”,青岛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教授刘增人告诉记者。

然而,三次学潮最终逼走了校长杨振声,也使得国立青大的人才星散。

1930年12月,爆发了第一次学潮:新生入校后,学校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高中毕业证书是借用他人或伪造的,因此于1930年12月勒令造假学生退学,引起学生不满,后平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爆发了第二次学潮:青大学生组织了179人请愿团到南京请愿,要求出兵抗日,请愿失败,学校开除了几个为首的学生;1932年春爆发第三次学潮:教育部出台了《大学学则》,规定全年学程有三门不及格或必修学程有两门不及格者,令其退学。学生不满,群起反对,又有学生被开除。几次学潮使得学生和校方的矛盾日益加剧,早在第二次学潮时杨振声就曾提出辞职,1932年杨振声赴南京请求学校经费无果,又提出辞职,两次教育部都没同意,“学分淘汰制”学潮后,杨振声成为学生反对的主要对象,闻一多等人也未能幸免。

1932年7月3日,国立青大接教育部电告“解散”。随后对学生进行甄别,甄别结束后,杨振声又于8月21日和29日两次提出辞职。尽管教育部一再挽留,但杨振声去意已决,挽留无果。1932年9月2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议决,将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并准杨振声校长辞职,任命赵太侔为国立山东大学校长。

标签: 国立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