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郑琳 通讯员 周沛茜 刘宇畅 林晓莹
“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地,引发了社会关注与热议。教育是每个家庭最为关切的事,不少家长开始担忧,孩子成绩会不会受影响?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专业大三学生吴蓉芝和他的小伙伴就着手通过调查统计,用四个月的时间构建了一款名叫FOSTER建议体系,探寻产生教育忧虑的社会原因。
FOSTER建议体系提出家庭主导、学校因材施教、社会切断焦虑传递的“家校社”三边主体合作模式,明确教育是手段,人是目的。无论教育的方式如何变化,我们的目的都是让孩子幸福,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体格强健、心理健康的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
“在我们的统计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更加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的学生吴贤豪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三大支柱,而相关数据显示,80%的教育成果都是由家庭决定的,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利用暑假时间,吴蓉芝和伙伴们进行问卷发放与访谈,并对部分家庭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行为追踪。在信息调查、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后,他们研究、建立了FOSTER建议体系。具有初步的成果后,还以《“鸡”忧成疾,和衷共济——“双减”政策下基于“家校社”三边视角的“鸡娃”焦虑现状调查》为作品,参加了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十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冲入浙江省省赛决赛。
除了吴蓉芝团队,本届统调大赛共有全省84所高校的613支队伍参赛,参赛作品紧扣当下社会热点,涵盖智慧城市、共享法庭、垃圾分类、居家养老、消费券等多个领域。
“杭州市52家数字化农贸市场发展体系深度调查”、“丽水市共享法庭实施现状和居民反馈调查”……参赛的调查报告,有的专业性强,有的生活化,有的紧跟时事,一致的是,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能够实际参与、投入到统计调查事件中来,这在统计学课程内依旧存在缺口。
统计课程中,例题与练习题的统计问题背景被严重简化,从而导致学生“学不能致用”。大学生统调大赛的举行,促使学生去了解民意民声、洞悉社会现实的意识,实现“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软件应用”三项技能贯通、“统计理论知识、专业背景和现实问题”三个方面结合和“统计思维能力、数据驾驭能力、探索研究能力”三种能力提升。
“学校举办统调大赛的初心便是让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深入实际,调研社会。”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副院长陈钰芬对学生说,不能只看到统计出来的最终数据,还要看到数字背后的袅袅炊烟和万家灯火。
浙江省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由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承办,旨在加深大学生对系统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调查分析技能的培养,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信息调查、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技能,拓展统计思维,贯通专业知识,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演讲展示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数字反映民生,教育服务发展。据悉,浙江省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发端于2002年统计系统计调研学会的调查方案设计比赛,2009年成为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2012年纳入浙江省大学生A类学科竞赛。十年间,共有5104支队伍,24000余学生参与。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标签: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