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原报告60页,本文为节选内容,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本报告。
核心观点:核心逻辑:我们仰望华为这座中国科技的丰碑,发现其纷繁复杂业务的背后都 有一个如 E=MC2般优雅有力的底层算法,我们试图用一个简单优雅的框架, 来复盘华为过去 30 年“起承转合”的业务发展过程,并试图通过华为这个窗 口,来窥探未来科技 20年。
底层飞轮·起·运营商业务:运营商业务是华为故事的起点,在经历 2G 起步、 3G 追赶、4G 同步后,并实现 5G 超越。公司的通信设备产品完整布局基站接 入网,传输网以及核心网络全产业链。经过 4G 多年的积累,2017 年华为首次 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运营商,2018 年运营商业务收入 2940 亿元。 5G 时代公司制定行业通信标准,抢占先发优势,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华为和 全球领先运营商签定了30多个 5G 商用合同,持续领跑全球。
第二层飞轮·承·消费者业务:消费者业务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硬件,向外辐射手机配件、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硬件终端,以 及互联网应用等。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成功同样适用于我们提出的“4A”护城河 理论,始于颜值:来自外观极致设计和工艺;痴于交互:华为在光声触等人机 交互领域逐渐成为创新的引领者;忠于生态:打造消费者业务全场景智慧化 IoT 生态系统;成于运营:全球视野下极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第三层飞轮·转·企业级业务:企业级业务志在拓展万亿新蓝海,华为基于在 运营商业务中积累的能力,拓展ICT 产业,2018 年营收突破 100 亿美元,年 复合 40%增长,中国区营收超过 500 亿元,云伙伴数量增长近 1 倍,在线用 户增长 15 倍,在该领域已经远超浪本土竞争对手。公司携手上万家公司合作 共赢一起分享成功成果。通过“无处不在的联接+数字平台+无所不及的智能”, 致力于做数字中国的底座。
第四层飞轮·合·全栈+全场景芯片:全栈+全场景芯片是华为 2C、2B、2T 业务的底层技术支持。1、麒麟是全球领先的国产 SoC 芯片,主要面向华为智 能手机。2、昇腾 AI 芯片采用“达芬奇架构”,实现全场景覆盖,同时为 2C 的 消费类产品、2B 的服务器、2T 的 IoT 终端提供 AI 解决方案。3、鲲鹏芯片主 要用于泰山系列服务器,为云计算业务提供强大算力。4、5G 芯片包括终端基 带芯片(巴龙系列)和基站核心芯片(天罡芯片)是数字世界的内核。
报告内容:1 华为:“无边界扩张”的科技巨头1.1 华为的飞轮模型
华为成立于 1987 年,是全球领先的 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经过30 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营收体量超 过 BAT 之和。
我们基于亚马逊原始飞轮的核心思想,借鉴该理论从四个层次构建华为成长的飞轮模型。
(1)底层飞轮,核心在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创造更多地利润用以研发投入。主要指华 为地初始运营商业务,是让静止飞轮转起来的核心所在。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是完成原始积累 的业务,并通过研发不断提高运营商业务地服务质量,形成正向循环,带动飞轮的高速旋转。
(2)第二层飞轮,核心在于打造人的数字化与互联化。主要是指华为的消费者业务, 这是 2C 端的重要业务,也是推动飞轮加速转动的核心业务之一。华为坚持“消费者业务的 起点和终点都是最终消费者”的核心理念,用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 全场景、智慧化的极致体验,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3)第三层飞轮,核心在于重构产业生态。主要是指华为的企业业务,华为企业业务 坚持“平台+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联接、无所不 及的智能,并构建数字平台,融合云计算、AI、物联网、大数据、融合通信、视频、GIS 等 多种新 ICT 技术,支撑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组织。随着“万物感知、 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智能世界向我们走来,企业业务通过打造数字平台为底层飞 轮提供了有力支撑。
(4)第四层飞轮,核心在于提供底层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华为的的芯片业务,在IoT 时代,运营商、消费者以及企业等各项业务都对底层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华为的芯片 从硬件、软件、解决方案、行业生态等各个层面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聚焦 构筑全栈的平台能力和端到端服务能力,并开展全方位生态合作,成为前三大飞轮正常运转 的有利支撑。
1.2 从科技框架看华为的业务
我们的全球科技框架模型分为两大象限:一是生产关系:互联网的本质是 3 张网, 2C+2B+2T,他们代表着三种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二是生产力:算法+算力+网络为代表的 基础设施则是互联网工业的生产力。正是由于基础设施与三张网的交叉互联,形成了当前的 互联网时代。我们认为华为作为冉冉升起的科技巨头,其无边界扩张的业务架构同样符合上 述打通硬件与软件产业链的底层模型。
我们基于互联网世界的底层算法,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大象限来构建华为的业务框架。
(1)生产关系:2C、2B、2T
Ø2C业务
主要指以 C 端即消费者为核心的业务,核心在于提高用户粘性,吸引客户。华为的2C 业务主要是消费者业务,华为消费者业务以手机为主入口,以平板、可穿戴设备等为辅入口, 结合泛 loT 设备,积极打造用户全场景智慧生活,主要分为智能手机业务、智能终端业务及 网络服务业务。
智能手机业务:聚焦精品,自主创“芯”,改写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2011 年,华为 创立自有品牌,尝试进军中高端手机市场,完成从 2C 到 2B 的华丽转型。 2012 年布局“D/Mate”、“P”、“G”、“Y”四大中高端手机产品系列,Mate7 成功打响了华为手机 2C 转 型弯道超车的最关键一役。
智能终端业务:PC、平板全场景覆盖,构建智慧生态新体验。华为的智慧生态业务聚 焦智能家居和智能车载领域,为用户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新世界。华为HiLink 智能家居协议能 够让接入平台的不同厂家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在智能车载领域,华为 已与奥迪、奔驰、大众、丰田、通用等全球顶级车厂合作,为千万车主提供稳定可靠的车联 网服务。
网络服务:创新激发潜能,开启运营商成长新蓝海。华为 2C 的网络服务以精准识别、 渠道提效、市场拓展等手段,加速用户移动宽带业务升级,提升家庭网络服务品质,公式与 全球 100 多个运营商合作部署 RuralStar 方案,为偏远区域数千万未联接用户带去移动业务 体验。
Ø2B业务
业务本质在于通过新技术、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最大化社会生产效率。华为的2B 业务坚持“平台+生态”的核心战略,通过智能互联打造数字中国的底座、成为数字世界 的内核,业务范围涵盖服务器业务、云计算以及运营商业务。
服务器业务:专注研发,实现服务器领域弯道超车。华为在服务器领域深耕细作,实现 了该领域的弯道超车。公司 2018 年第 4 季度服务器市场营收高达 18.15 亿美元,位居全球 第三,同比增速达 45.9%,增速排名全球第一。在云基础设施服务领域,华为云算力推出 C3/C3ne 云服务器,结合昇腾芯片发布多款 AI 实例等,更好地满足了客户在智能时代对多 元算力的需求。
云计算:华为云+AI,创造数字世界美好未来。华为 30 年来在 ICT 基础设施领域的技 术积累和投资,正通过华为云提供在线云服务而迸发出新的活力。华为云全面进入“AI 新时 代”,以极致的 AI 算力创造全新数字价值,全面提高行业生产力。华为企业智能云服务(EI) 从“芯”出发,全栈全场景服务强力升级,截至 2018 年底,华为云 EI 可提供 56 种服务、 159 项功能。2018 年,华为云发布了一站式 AI 开发平台,主要包括 EI ModelArts 和 HiLens, 重点解决了使用 AI 出现的速度慢,成本高等问题。
运营商业务:5G 驱动业务增长,发展前景未来可期。华为 5G 业务已处于世界领先水 平,以“极简站点、极简架构、极简协议、极简运维”的最佳 5G 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运 营商快速大规模部署高性能 5G 网络、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率。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华 为和全球领先运营商签定了 30 多个 5G 商用合同,40,000 多个 5G 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Ø2T业务
唤醒万物,释放全新生产力。IoT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2T 业务的本质在于唤醒 万物,释放出极强的生产力。华为的 2T 业务通过构建大连接、云服务和智能 AI,在智慧城 市、车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方面实现业务拓展。
(2)生产力:算法、算力、网络
Ø算法
算法是运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OS 作为承接底层架构中基础信息运 营平台,是搭载软件应用信息的窗口。华为注重研究新算法、寻找更好的算法满足信息多样 性的需求。
华为凭借其在算法领域的深厚积累,聚焦打造云化、服务化、开放的运营领域软件平台。 随着物联网设备体量的不断增长,华为研发出面向 loT 领域的基于实时内核的操作系统和优 秀快速的传感器处理能力的 Huawei LiteOS,其具有轻量级、启动快速、互联互通、安全等 关键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完整软件平台,LiteOS 端云解决方案可通过提供云协同 能力的AgentTiny 接入 OceanConnect loT 或其他第三方平台,简化物联网开发程序,提供 端到端的物联网基础平台。
Ø网络
通讯技术作为实现网络互联的桥梁,也是互联网工业的底层架构之一,5G 作为新一代 通讯技术,能够在设备终端提供比以往更快、更稳定的连接。华为通过建设5G 网络实现万 物互联。公司 2009 年在 5G 领域耕耘已十年之久,2011 年,公司曾公开演示最新研发的 5G 基站原型机 Ultra-Node,在当时引起较高关注。2017 年公司在全球十余个城市与 30 多家领 先运营商进行 5G 预商用测试,性能全面超越国际电信联盟(ITU)要求。2018 年,公司正式 发布了世界首款基于 3GPP 标准的 5G 终端芯片和 5G CPE。
面向 5G,华为持续构筑核心能力,5G 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全面领先,5G 微波开 启全面商用的新征程。未来公司将大量投入研发打造 5G 极简网络,朝着“网络架构极简、 站点极简、交易模式极简、交付运维极简、系统对内对外极安全、具备最佳网络韧性、实现 GDPR 的要求”的目标前进,持续引领5G 产业的技术发展。
Ø算力
算力代表着处理数据的能力,是互联网工业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芯片作为算力的承载 力,成为布局算力的重要阵地。华为在算力方面的业务主要为手机 SoC 芯片、AI 异构芯片、 服务器芯片、5G 芯片等,华为已领军国内芯片设计产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以强大算力 撑起智能社会的未来。
1.3 财务全景分析
公司营收体量巨大,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华为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归母净利润显著上升。2010 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平均复合增速达到 18.7%,截止到 2018 年,公司营收已达到 7212 亿元,同比增速 19.5%。公司营收的提升主要来自公司规模的增长、运营效率的提升 和经营质量的改善。公司归母净利润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从2011 年的 256.3 亿元提升 至 2018 年的 593.5 亿元,实现 11.1%的年平均复合增速。2011 年公司净利润明显大幅下滑 较大程度上受到汇兑损失的影响,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发生汇兑损失人民币 48.8 亿元,2016 年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到毛利下降和汇兑损失的影响。
华为营收体量遥遥领先,早已赶超 BAT 等互联网巨头。华为营收体量虽与行业巨头三 星、苹果仍有一段差距,但已远远超过国内 BAT 三巨头。2012 年,华为营收已达 2202.0 亿元,BAT 三巨头营收加总 862.3 亿元,华为一家营收约 BAT 三巨头的 2.6 倍。截止 2018 年年底,华为营收已实现 7202 亿元,仍然赶超 BAT 三家 6652.4 亿元的营收总和,稳坐国 内龙头。
从产品结构来看,运营商业务收入占比不断减小,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收入占比增速 明显,公司营业收入结构随公司产品拓展逐年调整。2018 年之前,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于运 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占比其次,企业业务营收占比最小。2018 年公司营收结构明显调整, 运营商业务营收 2940 亿,占比 40.8%,同比减少 1.3%,消费者业务实现营收 3488.5 亿元, 占比 48.4%,同比增长 45.1%,企业业务营收占比达到 10.3%,消费者业务营收已超过运营 商业务营收,成为公司最大营收来源,企业业务营收占比仍然最小。
2011年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获得迅速增长,消费者业务增速 44.3%,其中,智能手 机迅速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500%。得益于业务拓展全面覆盖海外市场,企业业务当年增速 57.1%。2011 年之后,公司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一直保持较高增速,在2015年,消费者 业务又迅速崛起,业务增速高达 67%,得益于华为 P、Mate 系列为代表的旗舰手机的热销、海外高端市场和荣耀模式的长足发展,极致科技与品牌成长助力华为消费者业务在 2015 年 取得里程碑式成长。
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走高,助力消费者业务增长。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不断提升, 华为与荣耀双品牌并驾齐驱,中高端与低端全面覆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8 年公司智 能手机出货量 2.08 亿部,全球份额达到 14.7%,稳居全球第三,与苹果相差无几,在国产 手机中独占鳌头。排在华为前面的三星、苹果出货量分别为 3.14 亿部和 2.25 亿部。按照这 种趋势,我们认为华为受益于产品的不断更新与迭代,有望赶超苹果,引领国产手机的未来。
华为系列为主,荣耀系列为辅,“双犄角”合力发展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与荣耀双品牌 市场合力形成全档位明星产品“双犄角”矩阵,华为品牌以极致创新和卓越体验为追求,不 断在高端市场取得突破,服务更广泛人群,努力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端到端体验。荣耀则致 力于为年轻一代打造最喜爱的极致科技潮品,努力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华 为 P、mate 系列作为面向商务层面的中高端机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是公司的主打系列产品, 出货量占比较高,且持续增加,2017 年华为系列智能手机 99 万台左右,出货量占比 64%。 荣耀系列于 2011 年开始进入市场,随着公司对品牌系列营销推广活动的展开,荣耀系列在 智能手机市场上获得一席之位,出货量持续增加,2017 年出货量占比达到 36%。
华为智能手机均价不断提升。虽然目前难以赶超遥遥领先的苹果和三星,但已经成为国 内均价最高的品牌,截止 2018 年第一季度,均价已达到 304 美元左右,未来有走高趋势。 公司将继续精准定位中高端产品,不断提升手机性能,抓住 5G 的潮流,以 AI 为驱动,打造 芯端云协同的硬件和服务生态平台,发展智慧手机服务。
从分地区营收结构来看,中国市场营收占比逐渐超越海外市场。华为全球化均衡布局, 主要市场有中国、欧洲中东非洲(EMEA)、亚太、美洲等地区。2012 年和 2013 年欧洲中 东非洲(EMEA)地区是华为最大的营收市场,但海外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中国市场份额持 续上升。2014 年开始,中国市场取代 EMEA 成为公司最大市场,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者业 务旗舰机持续增长,中端机竞争力提升,渠道下沉及企业业务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机遇,场 景化的解决方案能力提升等。
2018 年中国市场已占据 51.6%的市场营收,实现收入 3721 亿元,同比增长 19.1%。 EMEA 受益于中高端机市场份额提升、实现营收占比 28.4%,亚太地区因中低档产品竞争力 大幅提升实现营收占比 15.1%,美洲区域中端产品竞争力较强,营收占比 6.6%。
公司盈利能力稳健,净利率较为稳定,毛利率小幅度波动。公司盈利能力整体稳定,净 利率基本维持在 8%左右,毛利率虽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整体稳定。2011 年毛利率 出现下滑原因是公司处于新业务布局之初,在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等新业务领域加强投入, 同时在运营商网络领域,在动荡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运营商控制CAPEX 支出,形成较大的 价格竞争压力,致使当期盈利水平出现下滑。2011 年至 2014 年毛利率稳定上升,从 37.5% 上升至 44.2%,得益于内部持续管理变革、运作成本降低、业务规模占比上升和终端业务的 盈利改善。2014 年之后由于消费者业务的快速增长,收入占比上升,毛利率开始缓慢下降, 但整体还是维持较高盈利水平。
公司三费率控制情况良好,较为稳定。公司财务费用率处于较低水平,财务费用率的波 动主要是受汇兑损益、财务利息收入等影响。虽然公司持续加大品牌和渠道建设的投入,但 得益于公司管理变革带来的运营效率的提升,销售和管理费用率缓慢下降。
在毛利率方面,华为与同行业巨头苹果旗鼓相当,超越国内同行业企业小米等,在国内 市场占据龙头地位。2013 年起,公司毛利率已超过苹果,但与科技 BAT 三巨头相比,盈利 水平尚有发展空间。在净利率方面,华为超过亚马逊这一科技巨头,相比于阿里波动较大的 态势,华为盈利能力更为稳健。
公司经营总体较为稳健,现金流健康。从经营现金流量看,公司近年来经营性现金流保 持较高水平,处于稳健增长阶段,2017 年经营现金流量高达 963.4 亿元,增速明显,同比 增加 95.7%,主要是由于 2017 年运营资产资金变动较大,同比增长 2142.8%,这一增长主 要受益于消费者业务快速增长持续贡献的现金流,以及管理改进带来的运营商、企业业务运 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2018 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增加存货,全年实现经营活动 现金流为746.6 亿元,同比下降 22.5%。
公司注重研发,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从 2010 年的 176.5 亿元迅速提升至 2018 年的 1015.1 亿元,公司持续加大 5G、云、人工智能及智能终端等面向未来的研发投入,截止 2018 年,研发投入已高达 1015.1 亿元,同比增速 13.2%,研发费用占比高达 14.1%,在《2018 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五。公司研发人员占比 45%,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 已超过 4800 亿元,注重技术导向,坚持围绕技术创新构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华为是全球 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止到 2018 年年底,公司在全球累计已获得授权专利 87805 件, 其中中国授权专利累计 43371 件,国外授权专利累计 44434 件,90%以上均为发明专利, 累计向 ETSI 声明 2,570 族 5G 标准必要专利。
华为研发费用占比持续上升,已跃居国际领先地位。公司在 2013 年到 2016 年与百度 并列成为全球企业研发巨头,已实现超过 15%的研发费用占比。公司致力于引领 5G 创新和规模商用,研发前沿科技,赢得 5G 时代最佳的技术和商业竞争力,赢得下一波数字经济的 发展优势。
通信技术迭代升级,进入 5G 时代。目前全球通信主设备市场,华为、爱立信、诺基亚、 中兴四足鼎立。根据调研机构Dell’Oro 报道,2018 年华为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30%,已连续 四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爱立信份额为 29.0%,相比 2017 年提高了 2.4 个百分点, 接近华为。另外,诺基亚的市场份额稳中有升,达到 24%,中兴通讯市场份额则下滑到 11.7%。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公司在激烈的变化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近年来,华为绝对研发投入 逐步提升。与竞争对手相比较,华为的研发收入逐渐与其他三家厂商拉开差距,稳居第一。
研发投入转化为专利数量的提升。5G 技术革新,华为的技术实力显著提升。全球 5G 标准必要专利分布中,华为以 1970 件声明专利排名第一,占比 17%。行业激烈竞争较量带 来了专利数量激增。技术的变革必将淘汰创新落后的企业。从统计数据来看,5G 技术实力 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持续的研发投入将是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重要保障。
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华为已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持续的研发投入、市 场格局稳定、公司行业地位稳固,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 5G 需求市场,面向 5G 时代,华为 有望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
2 第一层飞轮:通信运营商业务受益 5G 发展2.1 公司产品齐全,全面面向 5G 设备需求
华为努力联接未联接的人、家庭和组织,促进宽带和超宽联接的普及,并推动联接智能 化,实现网随人动、网随物动,支持不同带宽、时延的需求,实现用户期待的以人为本的业 务体验。我们围绕个人、家庭和组织三大场景,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的万物互联, 聚焦用户体验需求,实现联接智能化,网络主动感知变化和需求,智能、随需、无缝、安全 地联接个人、家庭和组织。
5G 全频段、全场景、全制式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高效建设最优质5G 网络。5G Massive MIMO AAU 部署运维更简单,5G 极简网络使能极致性能,助力实现 5G 极致业务 体验触手可及。
X-Haul 5G 承载解决方案支持 IPRAN/PTN/OTN 等多种技术,且全系列产品已商用就绪, 可以帮助运营商构建一张超宽、极简、智慧、可持续演进的承载网,最大化网络价值。
5G 极简核心网基于微服务的软件架构、SBA+网络架构和增强型计算平台,实现实时业 务敏捷、网络自治和单 Bit 成本超摩尔定律,帮助运营商持续提升收入、优化 TCO。
华为积极在网络、业务、商业模式等层面持续创新,助力运营商在面向个人、家庭、企 业等领域开拓新边界,实现商业新增长。在接入网,传输网和核心网部分,公司都推出相应 产品迎接 5G 时代的到来。
(1)接入网:5G 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全面领先,5G 微波开启全面商用的新征程。 LTE 作为全业务基础网持续演进,得到全球主流运营商广泛认同。WTTx 无线宽带为家庭用 户提供高效部署和类光纤体验。
5G 微波产品上,华为 RTN 微波系列,融合华为在传送、无线射频及数据通信领域的领 先技术,提出面向5G 的微波理念、10Gbps 大带宽、50us 低时延和灵活运维,满足 2G/3G/LTE/5G时代的多业务承载需求。新技术带来新应用,华为微波适用于固网回传、大 客户专线、海岛传输等多种应用场景。
5G 会催生大量的小基站的需求,华为提出了众包小蜂窝的解决方案,号召产业链的利 益相关方合作起来,共享优势资源,共同建设,共同分担建设成本,分享建设成果。
(2)传输网:华为助力运营商构建超宽、智简、 自动化的综合承载网络,提供高品质、 可承诺 SLA 的宽带和专线业务,实现价值增长。云时代的数字化转型是运营商的迫切诉求, 数据中心和云网融合服务使能运营商业务增长。5G 已来,承载网建设加速。华为 5G-Ready 的移动承载 解决方案通过极简网络架构、SRv6 极简协议和 NCE 极 简运维实现单比特成本 最优、配置效率提升及全生命周 期自动化,应对容量和运维挑战。
华为的产品 OTN(密集波分复用设备)、PTN/IP-RAN(分组传输设备)SPN 是运营商 传输网络的核心设备,OLT 是家庭宽带的重要部分。这些传输网产品的优势有:有一定的交 叉容量,业务无阻自由调度;超大线路带宽,灵活高集成架构;高可靠性,海量数据无忧传 送;功耗低,易维护,全面降低 OPEX。
5G 时代,Cloud BB 将成为重要的组网方式,产生前传承载需求。但前传面临光纤不足 挑战,华为 FO OTN 前传方案,支持 200Gbps 超大容量,即插即用,帮助运营商轻松应对 前传挑战。而 SPTN 秉承“4G 承载 5G 化,5G 承载智能化”的理念,基于最优TCO 建网、 E2E 网络分片、简化协议、管控融合的四大核心价值,构建 5G-Ready 承载网。
(3)核心网:华为全融合、智能自治的5G 极简核心网解决方案,以微服务为中心,帮 助运营商快速建网和支撑业务创新。面向 5G 核心网平滑演进,华为云化核心网解决方案采 用 Cloud Native 创新软件架构,帮助运营商加快业务上线速度,提高网络运营和资源利用效 率。
IMS 是运营商新一代电信核心网络,实现了宽窄带统一接入、固定无线统一接入,兼有 融合、IP、多媒体三大特征,能够帮助运营商实现固定移动融合、传统话音到 ICT 融合的转 型。
华为融合数据解决方案,具备高可靠性、大容量以及融合演进能力的用户数据管理系统, 可以帮助运营商在简化网络、高效管理与日俱增的用户数据、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加速业 务创新,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业务创新,从用户数据获得更大的价值和利润。
2.2 高研发投入,行业龙头地位逐步巩固
通信技术迭代升级,进入 5G 时代。目前全球通信主设备市场,华为、爱立信、诺基亚、 中兴四足鼎立。根据调研机构Dell’Oro 报道,2018 年华为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30%,已连续 四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爱立信份额为 29.0%,相比 2017 年提高了 2.4 个百分点, 接近华为。另外,诺基亚的市场份额稳中有升,达到 24%,中兴通讯市场份额则下滑到 11.7%。
华为运营商业务营业收入逐年稳步上升,至2018 年已达近 3000 亿元。同时,持续的 研发投入是公司在激烈的变化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近年来,华为绝对研发投入逐步提升。 研发投入占当年营收比例始终保持在 10%以上,近三年占比高达 15%。与竞争对手相比较, 华为的研发收入逐渐与其他三家厂商拉开差距,稳居第一。
研发投入转化为专利数量的提升。5G 技术革新,华为的技术实力显著提升。全球 5G 标准必要专利分布中,华为以 1970 件声明专利排名第一。行业激烈竞争较量带来了专利数 量激增。技术的变革必将淘汰创新落后的企业。5G 技术实力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持续的 研发投入将是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的重要保障。
华为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 华为已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 100 多个国家,以及 31 个全球前 50 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 10 亿用户。持续的研发投入、 市场格局稳定、公司行业地位稳固,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5G 需求市场,面向 5G 时代,华 为有望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
2.3 网络架构变化,催生新应用场景
5G 在通讯性能指标提升的同时,会产生新的应用场景。为了更好的面向数字化的世界, 服务数字化的社会,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通过端到端协同整体架 构才能够使得各个环节都实现敏捷,自动化和智能化。5G 时代,将以一张物理的基础网络 支撑上述多种不同的商业需求。现有的移动网络架构灵活性不足以支撑 5G 时代的多业务场 景,因此需要作出相适的改变,包括:多业务、多制式、多站点形态的复杂组网;业务锚点 的按需部署;网络功能的灵活编排;更短的业务上线时间。ITU 定义了 5G 三大应用场景: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物联(mMTC)及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
5G 时代将拥有多元的业务场景,而现有的 4G 网络架构是以语音通信以及常规 MBB 业 务而设计,5G 架构设计更加灵活、高效,满足不同业务对移动网络的需求。eMBB 场景主 要提升以“人”为中心的娱乐、社交等个人消费业务的通信体验,适用于高速率、大带宽的 移动宽带业务。mMTC 和 uRLLC 则主要面向物物连接的应用场景,其中 eMTC 主要满足海 量物联的通信需求,面向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uRLLC 则基于其低时延和高 可靠的特点,主要面向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在底层物理设施的 SDN、NFV 技术支撑下,5G 网络实现了接入网络、传输网络以及核 心网络的全面云化,云化是5G 网络架构更好的承载多种不同业务的基础,是端到端网络切 片,业务锚点的按需部署,网络功能模块化等关键特性的使能技术。
接入网、传输网、核心网在 5G 网络架构中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由于频率变高,基站 侧的接入网变化最大,同时由于网络切片的架构,承载网和核心网也会产生相应变化。
2.4 5G 带来万亿市场需求
5G 时代无线技术和网络架构全面变革,由此带来了设备的全面更新和换代,主要体现在基站设备、传输设备和核心网络。
基站设备:首先,由于 5G 和 4G 所采用技术标准不同,厂家研发的芯片、算法模块、 基带模块等都会和 4G 有很大的区别,旧设备无法兼容,需大量铺设新的基站设施。此外, 由于 5G 网络使用的是高频,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距离与频率成反比,其覆盖范围会比 4G 网络的小。所以,5G 网络的建设需要有更多的站点。
5G 将实现中低高频段的全频谱接入,中低频段将提供连续性覆盖,高频段将作为热点 区域或容量提升的覆盖。根据中国联通和工信部专家预测,从连续覆盖的角度,5G 宏基站 建站密度至少达到 4G 的 1.2 倍以上。经测算,由于 5G 技术革新带来基站设备投资规模超 过 8000 亿。
运营商将 5G 列入资本支出计划,资本开支决定设备商的发展。从国内三大运营的资本 开支来看,4G 时代过后,资本开支略有下滑,但目前三大运营商皆把 5G 列入资本支出计 划,2019 年运营商资本开支将会小幅上涨。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的财报及 2019 资本支出指引,2018 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 电信资本支出分别为 1671 亿、500 亿和 752 亿。2019 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资 本支出分别为 1669 亿、580 亿和 780 亿,合计资本支出为 3029 亿。其中,中国联通约 60-80 亿,中国电信约 90 亿用于 5G 投资。预计到 2020 年,运营商资本开支将大幅上涨。
3 第二层飞轮:“4A护城河模型”透视华为消费者业务消费者业务是华为三大业务之一,产品全面覆盖手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可穿戴设 备、移动宽带终端、家庭终端和消费者云等。华为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凭借在通讯 行业三十多年的深厚积淀,以及全球化的网络和运营优势,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近几年成长迅 速,2018 年实现收入 3489 亿元,占公司总营收 48.4%,首次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公司最大 的营收来源。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硬件,向外辐射手机配件、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 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移动宽带产品等硬件终端,以及相配套的软件应用。我们在《苹 果公司:献礼 iPhone 十周年》的报告里提出了科技消费行业的全新研究框架“4A 模型”:
Ø始于颜值(Attention)Ø痴于交互(Attraction)Ø忠于生态(Addiction)Ø成于运营(Administration)下面再次运用我们的“4A 模型”对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进行分析,探究其成功之道。
3.1 始于颜值:唯美设计,极致工艺
优美的形态是产品功能表达的先决条件。在打造优质手机外观的道路上,以华为Mate 系列和 P 系列为代表的旗舰手机无疑是里程碑式的存在。以华为最新发布的华为 Mate 20 和 P30 系列手机为例,其高颜值由三大部分组成:源于自然的唯美设计;利用极致工艺实现的 更窄边框;以及轻便易持的紧凑机身。这三个方面共同赋予了华为手机极具吸引力的外在形 象。
唯美设计,源于自然。Mate 20 Pro 提供樱粉金、宝石蓝、翡冷翠、极光色、亮黑色共 五种配色,其中极光色融入了华为首创的渐变结构色。Mate 20 Pro 的八曲面 3D 玻璃机身 以及高度对称设计,使其具有更强的时尚和臻巧感。背面创新性地采用黄光蚀刻工艺, 以 HOP 设计语言雕刻与再塑光线, 呈现更加立体色彩。
华为 P30 系列采用渐变式设计,其灵感来源于神秘梦幻的大自然。P30 系列将有“天 空之境”美称的盐湖色彩融入产品之中,清晨、正午、夜晚不同时间段的光景化身为赤茶橘、 天空之境、珠光贝母、亮黑色、极光色等多种配色,还原自然本质,呈现天地灵气之美。
华为 Mate X 是一款开创性的折叠屏手机,于 2019 年 2 月份发布。Mate X 利用 AMOLED 材料和特制的铰链实现柔性显示,展开后的大屏幕可一分为二,还可实现分屏互动。Mate X 有着星际蓝艺术配色,采用创新材料呈现,兼顾美感与科技。
极致工艺,更窄边宽。华为 Mate 20 Pro 正面是一块 6.39 英寸 2K OLED 刘海曲面显示 屏,屏占比高达 86.9%。八曲面设计让机身进一步收窄,整体显得更修长,Mate 20 Pro 屏 幕两侧向下弯曲,从而能做到 2.1mm 的边框,且重量只有 188g。
P30 pro 前后双曲面玻璃配合 OLED 柔性材质,与视觉宛如无界与金属中框自然交汇, 触感舒适更显纤薄,比P30 边框窄了将近 1mm,实现了更大的屏占比。
相较于 iPhone 系列产品,华为 Mate 20 Pro 和 P30 系列产品拥有着更窄的边框、轻薄 的机身和更大的屏占比,正是极致工艺的体现。
紧凑机身,轻便易持。华为 Mate 20 Pro 和 P30 系列产品都有着浑然一体的紧凑机身设 计,能够实现 IP68 级防尘抗水特性。华为 P30 系列利用磁悬发声屏技术,消除听筒开孔, 使得正面如玉石般纯净无瑕,握感光滑圆润,舒适有力。其研发的人体工学曲面和极窄中框, 加之更轻的重量,给用户更佳的握持体验。
3.2 痴于交互:从追随到引领创新之路
手机的交互创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Ø视觉交互(屏幕和摄像头)Ø触控交互(触控和指纹识别) Ø声学交互(TWS) Ø软件交互(操作系统和 UI)贯通软硬件打造 360°交互体验。由于智能手机市场 To C 的强属性特质,物有所值的用 户体验是对好产品的定义,用户体验直观体现为人机交互的体验,硬件层面体现在光学、触 控、声学等方面,软件方面主要体现在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的流畅性、丰富性等方面。
光声交互:从追赶到引领之路。拍照性能是各大手机厂商竞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也是很 多手机的主打卖点。手机摄像技术的硬件一直在快速升级,并且和专业的摄像设备相比尚有 很大进步空间,现今多摄像头设计更是为手机摄像头的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打开了新格局。
2017 年之前手机行业的创新基本上都是被苹果引领,而国内厂商基本上处于一个跟随 者的状态,比如采用双摄像头、OLED 屏幕等,设计创新上总是慢于苹果。但从 2018 年开 始,华为发布几款新手机,在光学上首先领先苹果三代,主要体现在三摄像头、后置 TOF 传感器以及潜望式摄像头。
搭载三摄像头,华为手机首次在光学设计方面引领创新。2018 年 3 月华为在巴黎举办P20 Pro 手机发布会,第一次采用了三摄像头设计,在原有双摄方案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长焦镜头,主摄像头位于三个镜头的中间,搭载一个4000万像素彩色传感器 f/1.8 光圈镜头、一 个 2000 万像素黑白摄像头f/1.6光圈镜头和一个 800 万像素 f/2.4 长焦镜头,ISO 感光度最 高可达 102400。而苹果当年的新机型依旧沿用了双摄像头,第一次设计创新落后于华为。 而华为近期发布的 P30 更是配备后置四摄(包括一个潜望式摄像头),摄像功能再次上升一 个大台阶。
前置 3D 感应结构光,功能迭代创新。2018 年 10 月华为发布 Mate 20 系列手机,打破 苹果手机在这一功能上的垄断。识别速度上 0.6 秒比 iPhone X 的 1.4 秒快一倍,并且只有真 人脸才能解锁,3D 打印的人脸模具不支持解锁,从而更加的安全。
3D 感应工作原理类似于绘制浅海海底地形图的声呐系统,通过反射信息来确定深度。 可以通过人脸表现反射光线来确定深度信息,包含结构光投影设备、摄像机、图像采集和处 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当相机和投影设备相对位置一定时,投射在被测物体上的光线畸变 程度取决于物体表面的深度,所以在拍摄图像中可以得到一张拥有深度的光线图像。
后置 3D 感应传感器,首次实现拍照从 2D 走向 3D,布局未来 AI 应用场景。2019 年 3 月 26 日华为发布的 P30 系列手机,首次配置后置 3D 感应传感器,由于后置传感器可以直 接搭配拍摄功能,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突破数码相机的拍照功能,为未来 5G 时代的 AI 应用做到硬件上的支持。
相较结构光,TOF 的优势为算法简易、帧率高,且 TOF 的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的 baseline 可以做得更小,因此 3D TOF 模组的整体尺寸相比 3D 结构光可以变得更小。
尝试潜望式摄像头,实现光学变焦。华为最新发布的P30 Pro 不但配置了后置 TOF 的 传感器,并且第一次在主流机型上采用潜望式摄像头,也是主流手机摄像头第一次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光学变焦。800 万大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可以实现五倍光学变焦、十倍混合变焦 和50 数码变焦,这是智能手机消费者能够使用的最大倍率变焦,在手机拍照领域的竞争上 占尽优势。
高倍光学变焦始终是智能手机摄像的需求爆点,而受限于智能手机轻薄化的趋势,传统摄像头模组结构将无法满足高倍光学变焦的要求,而潜望式摄像头让远距离变焦成为了可能。潜望式光学变焦也俗称内变焦,它是一种可以在机器内部通过镜片模组的浮动调节焦距,无需摄像头突出就能够实现光学变焦,镜片模组全部都在机器内部,因此受手机厚度的制约较小。
声学交互:华为 Mate 20 Pro 和 P30 系列手机颠覆传统听筒设计,创新性地采用屏幕发 声技术,并率先使用磁悬振子带动屏幕发声,听音面积更广,声音更加清晰。
触控交互:全面屏时代下的屏幕指纹识别。触控交互的创新往往伴随智能手机屏幕的创新,触摸屏在智能手机上的运用开启了多点触控的时代,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指纹解锁的创新。
屏幕创新:从 LCD 到折叠屏
屏幕的单机价值和存储器以及 CPU 相当,但其创新相对摄像头而言比较缓慢。2019 年 2 月 20 日三星发布全球首款内折叠手机 Galaxy Fold,紧接着 2 月 24 日华为发布自己的折 叠手机 Mate X,正式开启了手机屏幕最大的一次创新尝试。
折叠屏手机屏幕可以弯曲到 180°,能够随意闭合开启。折叠屏可以看做是曲面 OLED 屏幕的升级版,通过可弯折的显示区域,手机可以像笔记本电脑一样打开、闭合,在控制了 手机体积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显示面积。折叠屏给手机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突破了原本体积 的限制,是当前各大手机厂商的研发方向。
Mate X 采用可折叠全面屏设计和最先进的折叠屏转轴设计,在大屏与轻薄的平衡方面 达到了当前的最佳工业设计水准。根据华为的设计,Mate X 将把折叠屏、5G、摄像、VR 等先进技术统筹起来,充分发挥折叠屏的新型交互方式,继续在手机折叠屏领域充当领导者。
指纹识别:华为创新压感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一开始主要应用在安全领域,随着手机逐渐成为个人信息集合体之后,这种安全性极高的解锁方式开始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尤其进入全面屏时代,屏幕指纹识别成为热门话题。
光学指纹技术历经两次技术变革演化。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是利用屏幕照亮手指,随后手 指的成像透过 OLED 屏幕的小孔,被屏幕下方的光学传感器所感知,进而比对识别。第一代 成像技术采用准直层方案和小孔成像方案。直准层是将光线传感器直接放在 OLED 屏幕之下, 通过微透镜收集从 OLED 屏幕小孔透下来的光线成像;小孔成像则是由两层带有小孔的薄板, 以及夹在中间的透光材料代替直准层的厚板,有效降低结构厚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华为 Mate 20 Pro 创新多级动态压感屏内指纹识别, 该系统能够智慧学习用户按压力度, 从而在不断的使用中带来准确度更高的识别。指纹位置根据人体工学设计, 左右手都可以轻 松识别。华为 P30 系列全新升级屏内指纹,采用双比对算法,解锁速度更快,轻触即可解锁, 配合悬浮感应及悦目的解锁动画,每一次解锁都会带给用户疾速体验。华为Mate X 电源与 指纹按键一体设计,息屏状态下,指尖轻按解锁亮屏,既安全又快捷。
软件与 AI 交互:追求极致用户体验
用户社群机制,培育 EMUI 粉丝经济。Emotion UI 是华为基于 Android 进行开发的情感 化操作系统。诞生于 2012 年 7 月 30 日,并在 2014 年 8 月的 EMUI3 的发布中迎来突破性 进展,至今,华为已经开发出 EMUI9.1,用户遍布全球且过亿。此外,华为还建立了花粉俱 乐部,花粉俱乐部是华为旗下的官方唯一粉丝交流互动平台,包括论坛、微博、微信、百度 贴吧、线下团体等多种平台形式,目前注册花粉已有千万。
DNA 级优化,游戏加速。最新的 EMUI9.1 进行了深度地优化,从底层改变安卓系统的 编译方式,独创方舟编译器,以高效的静态编译代替高资源消耗的动态编译,使得系统流畅 度提升 24%,系统响应性能提升 44%。此外第三方应用使用方舟编译器后,操作流畅度提 升高达 60%。在游戏方面,华为 EMUI9.1 的 GPU Turbo 3.0 全新升级,覆盖 60 款热门游 戏,深入底层优化体验,进一步释放性能的同时,可给用户带来持久稳定的高帧游戏体验。
HUAWEI HiAI 能力开放平台:HUAWEI HiAI 是面向智能终端的 AI 能力开放平台,基于“芯、端、云”三层开放架构,即芯片服力开放、应用能力开放、服务能力开放,构筑全面 开放的智慧生态,让开发者能够快速地利用华为强大的 AI 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 慧应用体验。
3.3 忠于生态:华为的 IoT 生态系统
华为硬件生态圈以华为手机产品为核心,打造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慧生活时代”,围 绕多样应用场景创新智能终端设备;华为软件生态圈基于时代的主潮流——无处不在的联接、 无所不及的智能、个性化发展以及愈发重要的数字平台构造全方位生态系统。两者结合,产 生强大的网络效应,对广大用户以及机构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华为的 IoT 布局。华为 IoT 战略在于聚焦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产业生态黑土地,通过 构建大连接、云服务和智能 AI,构建大产业物联网。在垂直领域,华为与智慧城市、车联网、 智能交通与智慧园区龙头企业联手,共同推进物联网发展。
华为 IoT 解决方案提供两种建设模式:客户基于IoT 平台服务、新建 IoT 联接处理模块 的新建模式和基于基础云服务,部署和迁移已有 IoT 联接处理模块的迁移场景,提供全流程、 场景化和高性价的大数据分析架构,同时提供安全、运维、管理类云服务组合,满足客户需 求。
华为 IoT 战略三大基础设施
三大基础设施之一:联接。华为 IoT 平台提供不同网络、不同协议的设备接入方案,如 固网、2G、3G、4G、NB-IoT 等网络,MQTT、CoAP(S)、LWM2M、HTTP(S)、HTTP/2 等协议,满足企业设备多样化接入的诉求。NB-IoT 的全称是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中文名为“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比起蓝牙等连接方式,蜂窝数据的连接方式更符合现 代用户的习惯,并且覆盖范围广,只要有运营商的地方都可以接收到,并支持向 5G 演进。
随着 2G 退网成为必然,NB/eMTC 将成为未来物联网主流技术,NB 业务场景向 2C 端 延展,并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基础配置,衍生更多新商业模式。数据显示,蜂窝IoT 占总连接 比例约为 10%,NB/eMTC 连接数将从 2018 年的 0.4 亿达到 2023 年的 48.2 亿,增长 120 倍。工信部发文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加大 NB-IoT 网络部署力度,2017 年末基站规模达 40 万 个,2020 年末 NB-IoT 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 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 150 万个。
目前 NB-IoT 芯片模组能出货的企业在 10 家左右,对应的行业应用 100 多种。NB-IoT 在过去的 2018 年迅速发展,仅在 2018 年一年就走完 2G 六年的路,2018 年底用户数达到 3000 万,预计 2019 年全球连接过亿。目前 NB-IoT 模组价格已接近 GSM,2017 年价格约 100 元,目前已降到 22 元以下,预计 2019 年与 2G 持平,2019 年 NB-IoT 将进入爆发期。 截至 2019 年一季度,华为 NB-IoT 芯片出货量已超过 2000 万,新一代 Boudica 200 芯片预 计 2020 年面市,另外 Boudica V150 SoC eSIM 解决方案已经测试成熟,商用在即。
三大基础设施之二:云。华为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目前可提供三种不同版本的 IoT 云 服务,即“基础版”、“增强版”和“IoT 平台行业分析套件”。在前两版实现基础的设备连接、 管理等功能上“IoT 平台行业分析套件”更加注重智能分析以及正在研发中的数据集成和数 据可视化功能。
边缘计算不止于计算。IoT 云服务能力下沉到边缘,边云协同为用户提供实时高效的 IoT 服务。一个部署在边缘侧的“轻量级”的 IoT 平台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终端鉴权、 设备孪生、智能分析、机器视觉等完整的 IoT 服务能力,并可与云端 IoT 平台协同。
三大基础设施之三:智能。AI 是物联网的“引擎”,华为提供传感数据分析智能和视频 分析智能,面向各种行业场景,进行多源的数据分析,形成统一智能决策,并形成分析到执 行的闭环。根据华为 GIV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个人智能助理普及率达 90%,智能服务机 器人将步入 14%的家庭,企业对 AI 的采用率将达 86%。为此,华为提供全栈全场景的 AI 解决方案,正在从理念到战略、从芯片到应用、从面向消费者(HiAI),到面向企业(华为云EI)、以及面向运营商的自动驾驶网络(SoftCOMAI),从技术到商业和生态适应智能化潮流。
华为在 2017 年推出了首款 AI 手机芯片麒麟 970 和开放生态 HiAI,2018 年 12 月底正 式发布的 HiAI 2.0 具有更强的算力、更丰富的场景化 API 以及更多的适配终端,华为将打 造出一个开放的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而面向整个生态,HiAi 智慧终端计算平台将提供芯、 端、云三个层面的技术开放,赋能全球的合作伙伴。HiAI 2.0 在芯、端、云进一步升级。
在芯侧,麒麟 970 每分钟图片识别率是 2000 张,而麒麟 980 可以轻松识别 4500 张, 识别率飙升 2.25 倍。同时,算力和算子也大幅提升,仅算子数就从 90 增加到了 147 个。
在端侧,HiAI Engine 的 API 支持数量从 1.0 的 22 个增加到 2.0 的 33 个,还针对当前 视频类应用开发需求强烈而加入了视频处理的 API。同时 HiAI2.0 在端侧新增了场景化 API, 只需调用场景化 API 便可实现功能集成。
在云侧,HiAI Service 的升级,则集中在全场景分发、智能硬件分发、智能服务分发等 基于情景感知的服务直达上。
智能家居:消费者业务的全场景智慧化升级。2019 AWE 上,华为在 HiLink 生态大会上 提出了 IoT 生态战略将全面升级为全场景智慧化战略,围绕着 HiAI、两大开放平台和三层结 构化产品的战略,要为行业打造一个全场景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华为 HiLink 战略 2015 年生态伙伴数已超过 200 家,其入口连接数已达 2.6 亿,连接 4000 万家庭。HiLink 不同于小米闭环生态的地方在于,它给不同品牌厂商的产品提供了一个统一 的标准,接口不一样的割裂的状态得到统一,形成真正的互联互通的开放生态,符合 HiLink 协议的第三方厂商的 IoT 设备的品牌和产品均可以接入并被赋予智能功能。此外,HiLink 还 触及芯、端、边、云四层架构。
在芯片层,HiLinK 提供端到端的差异化的芯片级安全能力,并在将会在2019 年为生态 链中的厂家推出超低功耗、高性能的华为 IoT 芯片。
在端侧,华为有自己的 Lite OS,并表示将会继续优化,以达到更高能效比、更省资源 以及更低成本的目的。
在边缘侧以及云侧方面,华为表示在全球内已经部署了2000 万台智能路由,而华为的 IoT 云平台则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响应并将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手机为主入口;以平板、PC、穿戴、HD、AI 音箱、耳机、VR、车机等为辅入口; 最后则是包括照明、安防、环境等类别的IoT 硬件”是华为“1+8+N”思路的构建。2019 年 3 月 HUAWEI HiLink 生态大会上推出了多款智选新品,除作为家庭连接产品核心的华为路由 全面支持IPv.6,以及华为路由 Q2 Pro 和引领全球 5G 风潮的华为 5G CPE Pro,还包括品 质生活之选的 4 款华为智选生态产品,包括 iateey 智能即热饮水吧、遥控大师空调伴侣、莱 克智能循环扇、西门子分体式空气检测仪。
3.4 成于运营:全球视野下的供应链管理
消费者业务的核心在于产品的用户体验,而终端产品的成功离不开产品供应链的管理和运营。华为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产品的质量和创新,供应链体系的日臻完善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 2018 年华为集团召开的全球核心供应商大会上,华为首次向外界公开了核心供应商 的名单。供应商名单分为六大类,包括“连续十年金牌供应商”、“金牌供应商”、“优秀质量 奖”、“最佳协同奖”、“最佳交付奖”以及“联合创新奖”。
名单显示,目前华为一共有 92 家核心供应商。其中美国企业最多,有 33 家;中国企业32 家,其中大陆企业 25 家、中国台湾 10 家;日本企业 11 家。美国入选最多占比 36%,在 华为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大陆供应商主要集中在提供手机零组件方面。
中国大陆供应链还需奋起直追。根据一部手机的物料清单来看,显示屏、处理器和存储 占比最大,目前这一领域核心的供应商主要还是集中在欧美日韩企业中,国内企业涉足较少, 国内的京东方已经在屏幕领域有很大的突破,未来在国家加强集成电路的大背景下,芯片供 应链体系中也会逐步有大陆企业的身影。
零部件方面大陆供应商的占比比较多,但是在一些高端的部件方面,依旧被韩国、日本、 中国台湾等企业占据主要的份额。近几年大陆企业在价值量比较大的器件方面奋起直追,比 如在摄像头的镜头,未来期待供应链上的公司在客户方面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4 第三层飞轮:云计算推动企业级业务迅猛发展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智能世界向我们走来。华为企业业务坚 持“平台+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联接、无所不及 的智能,并构建数字平台,融合云计算、AI、物联网、大数据、融合通信、视频、GIS 等多 种新 ICT 技术,支撑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组织
借助公司在传统运营商业务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公司2011 年开始切入企业级业务,通 过云计算推动传统的 ICT 产业向开放通用的方向发展,利用最新技术帮助政企行业数字化转 型。2014 年突破 100 亿人民币,2018 年公司企业级业务营收 100 亿美元,年复合 40%增 长,中国区营收超过 500 亿元。
华为积极联合客户、合作伙伴、开发者、产业联盟、标准化组织构建相互依存、共同成 长的生态圈,在行业里喊出“被集成”的口号。云伙伴数量增长 1 倍,开发者数量增长 20 倍,在线付费用户增长 15 倍。拓展企业级客户核心就是“合作共赢”,销售业绩中有约 90% 是通过合作伙伴卖到政企客户手中。
企业级业务产品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器,企业网络,企业无线,协同办公等产品,在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计算、企业园区、数据中心等领域,不断强化产品与解决 方案创新,并推动在数字政府、平安城市以及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行业广泛应用。
从“生态合作”到“生态协同”,积极拓展云业务。“Huawei Inside”,通过“无处不在 的联接+数字平台+无所不及的智能”,致力于做数字中国的底座、成为数字世界的内核。以 云为基础,整合各种新 ICT 技术,打通各类数据,向上支持应用快速开发、灵活部署,能使 各行业业务敏捷创新;向下通过无处不在的联接,做到云管端协同优化,从而实现物理世界 与数字世界的打通。
4.1 服务器业务逐步确立领先优势:略
4.2 存储器助力运营商和企业用户应对大数据时代:略
4.3 企业级服务丰富行业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市——开启智慧,美好未来:略
5 第四层飞轮:华为芯片,全栈全场景作为中国自主芯片研发的代表企业,华为的芯片开发代表了中国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是 中国摆脱芯片技术依赖的强大支撑。目前华为自主设计的芯片涵盖手机 SoC 芯片、AI 异构 芯片、服务器芯片、5G 芯片以及其他专用芯片等领域。
(1)SoC 芯片(麒麟系列):手机 SoC 芯片一直是华为的主力研究,至 2018 年 8 月 31 日推出的麒麟 980 处理器以及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推出麒麟 985 芯片,华为手机芯片已经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AI 异构芯片(昇腾系列):2018 年 10 月 10 日,在华为的 HC 大会上发布了昇腾 910 和昇腾 310 两款 AI 芯片,分别采用 7nm 工艺制程和 12nm 工艺制程。昇腾系列 AI 芯 片采用了华为开创性的统一、可扩展的架构,即“达芬奇架构”,实现了从极致的低功耗到 极致的大算力场景的全覆盖。
(3)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华为优化调整设计了其合作伙伴 ARM 授权提供的技术, 在 2019 年 1 月 7 日发布了鲲鹏 920 以及基于鲲鹏 920 的泰山服务器、华为云服务。
(4)5G 芯片:(巴龙、天罡系列):华为的 5G 芯片主要分为终端芯片(巴龙系列)和 基站芯片(天罡系列)。巴龙系列是手机终端基带芯片,一直是华为手机的专用芯片。2019 年 1 月 24 日,华为推出业界首款面向 5G 的基站核心芯片(天罡芯片)和 5G 多模终端芯片(巴 龙 5000),在集成度、算力、带宽等方面均取代突破性进步。
(5)其他专用芯片:(路由器芯片、NB-IoT 芯片、IPC 视频编解码和图像信号处理的 芯片等):凌霄系列主要用于家庭接入类的产品。今年华为自研的凌霄系列芯片将全面在HiLink 生态中部署;利尔达 NB-IoT 模组为全球领先的窄带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具有体积 小、功耗低、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随着网络摄像机近年来快速普及,IPCSoC 芯片涵盖了视频监控的核心技术——ISP 技术和视频编解码技术,它的面世使华为很好地把 控市场。
5.1-5.4:略
6 全球科技全局变量模型下的华为实例To C 的消费级业务:2C 的数字化关注的是客户体验,这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其本质是 基于人的数字化和赋能,经过十几年的演化竞争,华为已跻身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市 场地位极其稳固,智能终端业务也在芯片的加持之下领跑全球。
To B 的企业业务:2B 的数字化是基于企业的需求,解决的是效率提升,最终实现帕累 托有效,在云计算的主赛道上,华为全栈全场景的AI 解决方案,正在从理念到战略、从芯 片到应用、从面向消费者(HiAI)到面向企业(华为云 EI),从技术到商业和生态,一步一个脚 印地来实现无所不及的智能。
To T 的创新业务:2T 代表着唤醒万物的全新生产关系,是互联网发展的终极形态,是 一种赋能Things 的极致数字化,我们按场景将其分为家、车、工业、城市 4 大主赛道,目 前华为在多场景中具备显著先发优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算法+算力+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就是互联网工业的生产力, 我们立足于技术演化迭代的角度,将科技周期分为 PC、MI、AI 三个大时代,我们送走了 PC/ 移动互联网红利,当下正处于 AIOT 时代爆发的前夜,未来我们前瞻性看好在 C、B、T 端无 边界扩张的科技巨头华为。
华为的崛起完美地映证了我们的全球科技框架模型:三张网的生产关系+三种基础设施 的生产力+大数据的生产资料。
1)三张网编织的『生产关系』:2C 消费互联网、2B 产业互联网、2T 的 IOT 物联网, 他们代表着三种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但其本质都是数字化。
2)数字化产生的『生产资料』:2C+2B+2C 背后三张网数字化所产生的大数据资源。
3)硬软件系统构成『生产力』:算力(芯片)+算法(操作系统)+网络构成基础设施。
4)能支配万物的『万有引力』:网络效应是支配三张网的主导力量,是整个竞争的底层 逻辑。
报告来源:西南证券(分析师:刘言)
标签: 华为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