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从“寒门学子钟芳蓉报考古学”,到“古生物专业的毕业照只有一个人”、“农大丁同学招生‘减’章”、毕业论文种在校外被鸡吃了”,不少“冷门专业”相关新闻引发了广泛讨论。一些专业之所以“冷”,很多时候是因为领域相对枯燥、培养时间长、就业门槛高。“冷门专业”热起来,是好的开始。为深耕专业、执着坚守创造条件、提供阳光,更多梦想就有拔节生长的可能。
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令历史、文博“活”了起来,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相关专业;云南农业大学丁同学发布的短视频被调侃为“招生减章”,又和清华大学梦幻联动,被隔空喊话“没你不行”。再比如,数学、哲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纳入“强基计划”,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
专业本不分冷热,学问更没有高低。事实上如果这些专业因为关注度不高,或无法迅速在社会上“变现”而无人问津,才是值得警惕的大问题。
但在流量形势一片大好之下,我们更应该看到“外热内冷”的专业困境。在出圈作品之外,农学人的就业、创业环境仍然普遍存在困难。与此类似,尽管三星堆等文博单位已成为网红文化IP多年,但今年仍爆出敦煌考古研究员编制无人应聘的消息。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单位与高校的联动配合,仅靠流量和社会关注显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警惕冷门专业靠流量“翻红”这一方式可能存在的隐患。尽管冷门学科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进行自我形象的构建,但其中包含的泛娱乐化倾向可能会模糊专业的独特性、科学性。
今天的“00后”独立性强,视野开阔,乐意接受新鲜事物。抓住这一时代特点,多维度做好知识普及和宣传,拥有流量和关注,只是冷门行业和专业热起来的很小一步,如何将进入冷门专业的学生留下来、培养好,并在就业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与作用,助力整个行业的发展前进,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标签: 古生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