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高考成绩取得了全面提升,同时创造了承德高考的历史之最。第一次考出总分(裸分)700分以上,河北省理科状元也是第一次花落承德。相信很多承德人在惊叹之余,同时也在感慨:承德教育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大概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承德人为何如此激动?那是因为承德实在太需要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了!多年以来,承德市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外流情况,导致承德教育一度低迷了许久,而今年河北省理科状元的桂冠却戴在了来自承德一中的邢雨菡同学头上。
记者了解到,2017年中考,蒋雨菡同学中考总分550分,在承德市仅仅占了第69名,而比她成绩靠前的学生们都争先被自来衡水、石家庄等地的“超级强校”拔走了。高考之后,当年的这些高分学生,有的却考了不到600分,比邢雨菡平均低了75分左右。那么,取得这一骄人成绩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到底是实力,还是仅凭着运气?本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到了承德一中校长胡志鹏,他把自己和老师们的点滴经历及所思所想分享给大家。
承德市第一中学校长 胡志鹏
一份责任:振兴一中
2016年暑假开学的前两天,胡志鹏受命担任河北承德市第一中学校长。市委市政府给出明确的要求:努力提高承德教育质量,尽快振兴承德一中。“站在校园里,突然之间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和压力是如此之重。首先,一中是百年名校,凝聚了承德教育的希望;其次,学校发展处于低谷,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很大;再次,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希望和要求都很高。学校有3000名学生,学生直系亲属就会有几万人,他们是最关注承德教育的一个群体。做为学校校长,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和学生及其家庭发生密切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中校长的职位没有荣耀,只有责任。记得当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和老师们有了一次发自肺腑的交流。从承德一中过往的辉煌、大家曾经的荣耀,再到低谷时全体教职工的失落无奈,以及我们全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让我倍感欣慰的是,老师们和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上下同欲者胜,共同的奋斗目标让一中的老师们和我站到了一起。几年来的实战证明,老师始终是学校最有力的依靠!”胡志鹏告诉记者。
一副对联:先之劳之无倦,好之乐之有恒
走在学校的行政楼大厅内,记者看到了“先之劳之无倦,好之乐之有恒”这副对联。胡志鹏说,目的就是提醒他自己:学校管理者必须走在全校师生的前面,必须要有身先士卒的精神,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胡志鹏告诉记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坚持每天早晨六点到校。在去学校的路上,总能碰见早起锻炼的一位教育同行。天天如此,他就问我,这么大的学校,管理人员那么多,用得着如此吗?其实,我每天早晨习惯了听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同时我也想让老师们每天早晨都能看见,校长和他们在一起。有人说,校长必须有教育梦想。我想说的是,校长不仅要有梦想,还要让老师们对这个梦想认可,并且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共同奋斗。
一个核心理念: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承德一中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符合当前实际以及教育发展规律的。胡志鹏说:“我经常和老师们讲,当你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你希望他上学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你希望孩子的班主任什么样?任课教师什么样?那么我们就要按照那样的标准去做。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相信,‘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必将引领一切教育活动,定会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培养目标:知书达礼,向上向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那么,知识传承、成就学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教育最重要的职能。“不管高考有多么重要,都不能只顾分数,而忽略教育应当承担的本职任务——教书育人。”胡志鹏说。
记者问:“在你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胡志鹏:“好学生没有固定标准,但是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知书达礼,向上向善。在这个大方向之下,我希望学生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记者看到,在一中校园里有这样的一个标语: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别人,你受过良好的教育。“这句话的意义在于,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很重要,修养也很重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的任务就是能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地完善自己。我希望从我校走出去的学生,在获取了自己学业成就的同时,更具备了正直、善良的品质,有家国情怀,且有砥砺前行的精神,这些虽然不能用分数直接体现出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情操远比分数更为重要。”胡志鹏说。
一个承诺:同等分数留在一中的孩子绝不输给去外地上学的孩子
“同等分数留在一中的孩子绝不输给去外地上学的孩子!”2017年招生时,承德一中校长胡志鹏曾通过市电视台及各种媒体,向初中毕业生和学生家长做出了这个承诺。而和这个承诺相对应的是一中老师们辛苦的付出。
记者了解到,吴凤阁是承德一中的一名普通老师,在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班集体,吴老师每天早晨5点钟到教室,早晨走进教室的学生总能看到班主任吴老师。辛勤的付出让她所带班级各项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2020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4月23日高三开学,按照防疫要求,高三年级全体师生都要封闭在学校,全体教师克服困难,无一缺席。张弼莹老师和爱人都是高三年级的老师,面对年幼孩子的不舍,张老师一句话让所有人无不动容:“孩子,在家里你一个孩子叫我妈妈,在学校,还有一百个孩子叫我老师。你在家里听话,等妈妈回来。”
网课期间,一位学生家长给校长胡志鹏发来短信:“胡校长,从咱们一中开始上直播课,我加入了8班的英语答疑群。短短三天时间,我已经被张美玲老师的敬业和8班学生的认真所感动。作业的布置除了夯实当天直播课的知识点,还有对学生知识运用的拔高拓展。昨天英语作业是致敬李文亮医生的短文填空,让学生不仅练习了考试题型,还了解时政,致敬英雄。今天的作业有关元宵节,发给学生相关视频和学习资料,让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完成思维导图。每个学生的作业张老师都会逐个点评,不仅有纠错,还有鼓励和建议。每天都有对全班同学作业的总结,倾入的是张老师对学生最真挚的希望。作为学生家长,深受感动,老师的假期本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休息时间,可是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备课和审阅作业上。我觉得孩子们真幸运,在家可以跟着直播听课,课后还有老师的耐心辅导。有这么负责任的老师,作为家长真的特别感谢!”
承德一中的老师们为了学校的振兴都鼓足了干劲,在这里不可能把他们的事迹逐一列举,几个事例代表的是一中全体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共同夙愿。该校学生邢雨菡摘得河北省高考理科状元的桂冠,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承德市第一次考出河北省状元,创造了承德高考的历史之最,这不仅是一中人的自豪,更是承德人的骄傲。这足以说明:“承德教育行!承德教育能!只要我们把孩子留下来,相信我们一定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状元!”胡志鹏激动地告诉记者。
国家振兴,需要杰出人才,总有那样一些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人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脊梁,为这样的人才成长铺路、奠基是教育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河北承德第一中学的前身是“热河中学堂”,始建于1903年,当时确立的办学宗旨是,仕进者有进学之阶,从业者有谋生之智能。直到今天,仍然对承德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校长常和年轻教师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什么时候你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了,你也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作者:聂焱鑫)
标签: 承德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