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二师范大学好吗?口碑怎么样?值得一读吗?这些都是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报考高考时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编制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和学校简介,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重庆第二师范大学怎么样
口碑1:
有两个校区。南山上的校园环境很好,学校宿舍有6人。在重庆,夏天就像一个烤箱,学校的夏天非常凉爽(校园靠近风景区——一棵树)。我在研究生院的室友都很好,学习计算机的氛围也很好。
口碑2:
但是硬件设施还不错。有带空调的食堂,便宜的食物等等。附近还有许多美味的硬件设施。在大学里还是可以的。每月将送一定量的电。如果夏天不开空调,基本上不需要交水电费。
口碑3:
南山的空气特别好。当然,冬天特别冷,风也特别大。外面有一条火锅街,很有名,上山下山很麻烦。不过,学校总体上很好,教学设备齐全,主要是实用型人才。它只招收本科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如果它有实力,它会去一个好的幼儿园
口碑4:
我们学校真的是南山。这里空气很好,周围环境很安静。它非常适合专心学习。学校的师范专业还可以。毕竟,我来自教师培训。学校的每个专业都将设立一个工作室。学生可以通过加入工作室获得学分,同事可以通过工作室进行专业培训。应用化学(药物分析与检测)是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一个专业。除了基础化学,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主要关注药物。据说这个专业的就业率是100%。然而,在双重选举中,大多数招聘职位都是制药代理。大多数不想做销售的学生选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参加教师和公务员考试。
口碑5:
优点:当你进入第二本书的分数线时,你可以被录取。最有利的是地理位置。大学校园位于一座四公里长的城市里。出去很方便。这对高中生很有好处。宿舍有空调、洗衣机和独立卫生间。它分为专业课程和艺术课程。艺术课程的比例非常大。建议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习一门熟练的学科,而不是一门繁杂的学科。
口碑6:
将有外部教师,以确保学生能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氛围是可接受的。食堂刚刚翻修,品种繁多,味道很好。新校园的环境很好。新校区有钢琴室、舞蹈室、健身房等。王牌专业是学前教育。目前,二胎开放后,就业前景良好,尤其是学前教育中的男孩,这是一种稀缺资源。
口碑7:
女孩多,男孩少。在过去两年中,这一比例逐渐平衡。学龄前教育在男孩中尤其受欢迎。基本上,幼儿园渴望毕业,男孩也必须学习唱歌和跳舞。它是全面的。然而,要成为一名好的学前教师是很困难的。它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我们学院大约有四五十名教师。研究生教授技能,这是实用人才。他们毕业后会唱歌跳舞,老师们仍然很好,几乎100%的人都有工作,当然包括私立幼儿园
口碑8:
环境优美,老师态度温和,善于交谈!学校生活更舒适。许多教师都是西南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师资力量仍然非常强大。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东西几乎相同。他们还可以学习国际贸易英语和展览英语。他们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大一的时候有超过123节课,大三的时候几乎没有课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我相信我们已经对重庆第二师范大学的好坏做出了初步判断~
最后,我希望你能被你最喜欢的大学录取!
重庆第二师范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重庆第二师范大学在全国排名第451位,在吴树莲大学排名第649位,在软科学大学排名第455位。
重庆第二师范大学简介:
重庆第二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科为主的多学科地方普通本科师范大学。它成立于1954年,经历了重庆中学教师业余培训学校、重庆师范学院和重庆教育学院三个时期。2012{$}经教育部批准,在重庆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大学。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细化完善师范教育,加强非师范教育,积极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努力推进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形成基础教育和重庆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发展方向。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与教育部规划建设中心合作,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研究院”,是“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项目下的10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部“云数融合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首批文明校园建设和全国先进文明校园建设。
学校拥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9亿元,设有9个实验实训中心和94个各类实验实训室。截至2020年底,学校共有图书198.35万册,支持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各类图书数量众多字资源。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以重庆市教育、信息、商务、文化、卫生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为重点,拥有3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科学、工程、管理学、经济学、艺术等学科。围绕教育服务、卫生服务和商业服务三大领域,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特色专业集群,大力推进师范与非师范学校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被批准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和重庆市两个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项目3个,重庆市一级专业建设项目4个;重庆市有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本科专业群6个。
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范与非师范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中心、两整合、两协调”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政府和企业的协调,以及一个、两个和三个教室的协调。先后建成国家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优质视频开放课程12门、市级一级本科课程8门,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在过去的五年里,学生们获得了1755项国家和市级奖项,其中684项是国家级奖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高于重庆市本科平均水平。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重建以来,学校开展了引进与培训并举,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发展势头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47.54%;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7.96%;双师型教师占23.77%。拥有国家优秀教师2名、国家模范教师1名、国家优秀教育家1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重庆市教学教育模范3名、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名、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重庆市名优教师1名、重庆市优秀教师2名、重庆市职业道德建设模范1名、重庆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1名、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2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人,重庆人才·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领域)1人,重庆高校黄大年式师资队伍1人,重庆高校创新研究小组1人,重庆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支。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依托自身办学资源禀赋和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建设具有教育特色的专业群体,整合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着力“服务0~12岁儿童成长”,提升学校的社会贡献和影响力。已获教育部批准建设“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配合学校规划,教育部建设发展中心共同打造全国首个儿童成长跨学科综合科研平台——儿童研究所,建设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政府、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科技局,如儿童大数据重庆工程实验室、齐智创客空间等。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了11项国家自理、社科基金、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47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104部,编辑和翻译,发表学术论文1924篇篇;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重庆有7个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教育原则,深化合作教育。在推进产教结合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共育、平台共建、任务共享、成果共享,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建成中兴通讯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与凤凰传媒、中兴通讯、东方育信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国外8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建设国际学院,引进美国、英国、西班牙教育资源开展合作教育。与313个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和生产服务方面开展合作。
67年来,学校形成了“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校训精神和“负重、自强、创新、求实”的校风品格,培养了“正直健康、博学好教”、“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明辨是非、善于实践”的优良教与学作风。加快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重庆地位的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大学,在西方的影响和该国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