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民族师范大学好吗?口碑怎么样?值得一读吗?这些都是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报考高考时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编制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和学校简介,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口碑1:
学校很好。周围有许多景点,如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和贵州春风景区。我非常喜欢兴义民族师范大学!至于就业,这取决于你在学校学到了多少!
口碑2:
这所学校是一所非常训练有素的学校。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创办自己的企业,非常活跃。我的专业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工作,有很高的工作选择性,可以从事多个行业
口碑3:
学校的环境很美,空气也很好。那里有山和湖,非常美丽。学校里的学生非常团结,老师也非常热情。我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它技术含量很高,将来可以自己掌握一项技术。
口碑4:
学校的优势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我学习的专业老师都很好。它们大致分为学术类和教师类。老师们很有权势。
口碑5:
学校的位置很好,校园环境很好,然后会越来越好。我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这是我们学校近年来开设的一个新专业。教师资格的数量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该专业在公司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口碑6:
这是一所好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这所学校重视英语和计算机教育。我所学的会计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但我需要基层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就业环境。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我相信我们对兴义民族师范大学的好坏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最后,我希望你能被你最喜欢的大学录取!
兴义民族师范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名数据,兴义民族师范大学在中国排名第485位,在软科学大学排名第549位。
兴义民族师范大学简介:
兴义民族师范大学在1813年重建的璧山书院的基础上,经历了高等小学、兴义县中学、贵州兴义中学等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改为贵州兴义师范学校,开创了近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在兴义地区命名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更名为兴义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黔西南国家师范学院,1993年更名为黔西南国家师范学院。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培养本科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和安龙国家师范学校合并为黔西南国家师范学院,扩大了学校规模。2009{$}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大学。它是一所“省州共建、州为主”的地方全日制本科院校。2016年1月2月,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资格评估,并获得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十三五”规划中新增硕士学位项目建设单位。2017年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大学。2019年,与宁波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和招收研究生。在过去的两百年里,这所学校在不打破文化底线的情况下继续办学。如今,学校秉承“勤劳、美丽、求实、创新”的校训,将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水平,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各级人才,为黔西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地理位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处,南临广西,西临云南。它位于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它属于“左右河革命老区”。学校位于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
学校占地1211亩,总建筑面积340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0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420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07400平方米,学生宿舍78900平方米;图书馆占地面积2.72万平方米,纸质图书72万册,电子书80.1万册字11.资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77.65万元。
学科专科学校有14所二级学院和41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科学、工程、管理学、艺术学、农业等九个学科的硕士学位,并批准建设单位;有8个省级一级大学建设项目,10个省级重点配套学科和专业,1个省级一级培训师资队伍,3个省级一级课程(组),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注册学科;学校现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国家师范教育研究中心、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研究院等19个科研机构(中心)。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721人,其中高级职称69人,副高级职称248人,博士111人,硕士39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省级管理专家1人,享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贵州省“千”级人才4名,贵州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名。
该人才培训学校有11635名全日制学生。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3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已有27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高校毕业实施率将达到82.65%,其中本科毕业实施率将达到81.82%。
自科技成果转化以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个,国家教育科学第十三个五年计划1个项目;获得省部级项目99项,地厅级科研项目500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黔西南州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教师发表了近4000篇论文篇核心及以上期刊552种篇、SCI、EI、ISSHP等59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48部;建立了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人文社会科学山地旅游教育推广示范基地、四个厅级重点实验室。
合作交流学院先后与首都师范大学、宁波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20多所高校和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科研合作、资源共享、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先后组团赴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澳门、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教育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内涵,积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与镇丰县、青龙县人民政府等五个地方政府签署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移动黔西南分公司等五家企业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交流与合作,文化旅游和基地建设。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交流,通过贵州省“千人留学计划”等平台,向美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台湾等国外高水平大学输送300多名师生,以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成功举办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和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大会系列活动——“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论坛”、“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学术研讨会”、“国际山地旅游与户外运动发展论坛”,“中国-东盟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讨会”和“疫情时代的云教育”学术研讨会,举办新时代笔山论坛,组织“定向扶贫:理论,“黔西南政策与农村实践”和纪念张之洞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合作交流水平,进一步扩大办学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