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凝笑 1072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

“四大天坑”生化环材,随着志愿填报助力服务的泛滥,越来越深入人心。

作为天坑专业之外的老毕业生,小编看了很多“入坑者”的评论、回顾和建议,有了这么几点认识:

第一,“天坑专业”真的是天坑,本科毕业之后除了考研,很难找到对口行业,特别是生物相关专业。

第二,“天坑专业”的前途还是有的,就连四大之首的生物科学性比价还是有的,诚如北京大学饶毅教授所言:如果你特别聪明,能够从事纯数学或理论物理研究,应该学数学、物理。如果你没有那样的天才,那么生物学就是最好的专业。生物学少数需要很聪明,大部分领域与其它行业一样依靠努力和认真。所以,生物学适合大部分人。

第三,“天坑专业”适合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更高的那些孩子。这一点,不用解释太多,大家都能理解。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所谓的“四大天坑”之首的生物科学类六个专业。

首先大家要知道:生物科学类专业只是高校“生物”相关专业中的一类而已

生化环材成为“天坑专业”,可能主要还是专业开得太烂了,本来都属于传统向新兴转变的学科,却各式各样的生化环材专业在大学里面四处开花,这样的大背景下恐怕不成为“天坑”都不行。

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生物科学类,其实只是高校本科专业中“生物”相关类别之一。除了理学门类下的生物科学,还有工学门类下的“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工程类”。

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四年下来真的能够分清楚这些类别的差异?小编认为很难说,最大的可能还是学科分类和界限带来的弊端。

等到“生物”字头的各个专业毕业生毕业了,除了那些所谓的“生物科技”“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外,外行人恐怕对这些毕业生的专业都是傻傻分不清。

其次大家要知道:生物科学类下面的各个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一门初中生都有学习的学科,生物科学类的专业依然搞得很玄乎,让人有点看不懂:既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还有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简单明了,总给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生态学这样的一级学科本科专业,也放在生物科学类下,此外还有整体科学这样的“高大上”专业,以及看上去像门医学专业的“神经科学”

但无论如何,作为考生和家长,就得围绕这些专业来选择,因为这是社会所认可的专业。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六个专业。

生物科学,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境保护、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高级专门人才。

生物技术,培养以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分子克隆技术为手段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着重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制药技术、药用植物化学分析技术、植物工厂化繁育与生产的技术、动植物检疫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知识和技能。

尽管上面已经为大家解释得比较清楚了,但似乎还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其实,分不清就对了,表面上看一个重视理论,另外一个重视技术应用,现实中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因为他们的来源本身具有交叉的成分,从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前后的对比,大家可以看出生物科学类原来那么多专业,被分拆到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了。说白了,两个专业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以生物学、数学和信息科学为基础的交叉科学,它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等多领域的方法和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分析和解释,来阐明大量生物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旨在培养具备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与生物信息学相关的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生物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强,受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计算机沾边,看上去挺不错的,可惜开设院校不多,除了向码农方向发展,看上去没有更好的去向。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的、与人类、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前沿学科,本来是一个一级学科,却没有机会成为一个本科专业门类,说明这个学科不具备大规模培养的条件。这个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工业生态、城市生态和普通生态等生态规划、研究、建设、改造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听上去挺高大上,生态两个词也被经常提起,但要作为一个国人理想中的“有用”学科,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最起码首先找到一个对应的行业或者产业

以上四个专业属于生物科学类下的基本专业,每个高校都可以筹措资源申请开设,作为普通考生和家长关注上面四个专业即可。下面的两个专业,只属于个别高校,大家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就行了,纯属看个热闹。

整合科学专业主要促进学科之间特别是生命科学与其它定量学科之间的深入交叉融合,培养新一代跨学科创新性科研人才,主要开设《微积分与力学》、《定量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定量细胞生物学》、《整合热力学》、《整合化学动力学》、《电磁学》、《概率统计》、《量子力学与光谱基础》等课程,毕业生可以到科研机构。


神经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神经科学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脑科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病理学》、《行为遗传学》等。

生物科学类的学生想要走好科研类,可能需要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更需要坐冷板凳的毅力和信心

数理化天地生,这个顺序不是随便排的,都是基础学科,但是前面的学科反过来又是后面学科的基础。小编这样认为,从网络上也看到有类似的观点。

然而,现实中的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可能是理学中相对轻松的那一类群体,除了公共课学过的数理化知识,有几个去休学过天文学、地学相关课程或者更为复杂的数理化课程,现实中可能没有几个这样的“傻子”。

如果您不愿意做这样的傻子,想在生物科学领域做出一些成果的话,恐怕不是特别容易。即使拿到了相关的offer,你也不会太开心,因为这个学科需要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研耐性更高。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相信生物科学还是大有可为的,比如一部《中国植物志》,获省部级以上奖项达八十八项。2009年,《中国植物志》荣获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分量,作为理工科师生,可能都略知一二。《中国植物志》背后的艰辛,生物科学类的在校生、毕业生可能也会有所耳闻:从1949年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将《中国植物志》列入科学规划始,至1958年在“大跃进”的声浪中正式开始编纂,可谓经过八年筹备。而从1959年《中国植物志》第二卷率先出版,至2004年最后一卷问世,其间历时四十五年。参与编纂的,有八十五个机构,三百十二位作者,一百六十四位绘图者

皇皇巨著问世,并没有为参与者带来太多的金钱、荣誉和地位,但是他们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出了应有贡献,这辈子也算无憾了。

最后,引用从网络上看到的饶毅教授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中国经济逐渐走入发展快车道,文科当官的权力较快扩大,信息技术、金融等行业的收入较快提高,而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还被忽悠名词、没有真正发展而不需要很多生物学毕业的人,生物学毕业的只能在国外做教授、或国外的生物技术企业做一般员工,很多学生物的人因此怨声载道。

特别是一些当年高考分数很高,不因为科学,而误认为“生物学的世纪”是指生物学毕业后收入高的人,更是义愤填膺。

其实,“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只是科学内部的不同科学发展的比较,从来不是行业收入的比较。

标签: 生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