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沉香 659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近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功能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余鹏教授课题组发表了增强非晶态合金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研究成果。成果以“Annealing and electrochemically activated amorphous ribbons: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and oxidation effects enhanced for oxy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为题发表在国际TOP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上。

重庆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物电学院研究生江俊颖为第一作者,郭小龙博士和余鹏教授为通讯作者。

非晶态合金力学性能优异(高强度、高弹性)、软磁性能突出,是理想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同时,非晶态合金具有长程无序、各向同性、成分多样、不饱和位点多、耐腐蚀等特性,具有作为电催化剂的重要优势。

本研究将非晶态合金制备成条带状,克服了粉末催化剂易脱落,不稳定的缺点;通过退火和循环伏安法(CV)激活和增强非晶态合金的催化活性,目前结合这两种方法来提高析氧反应(OER)性能的报道很少;该研究方法诱导了NiFeBSiP条带表面发生纳米晶化和氧化效应,显著提高了合金条带的电子转移能力和Ni/Fe/P的氧化态,增大了活性表面积,有效地提高了OER性能。研究结果证明“退火+CV活化”集成策略在设计制备非晶态合金电催化剂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由余鹏教授带领,李冬梅副教授、郭小龙老师、唐本镇老师以及多位研究生组成的非晶态物理与先进金属材料课题组长期聚焦非晶态物理领域的探索,重点研究典型非晶态物质-金属玻璃的结构、力学与制备工艺,同时对非晶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化合物的功能特性,如磁性、电催化性能也有深入研究。

近年来,课题组成果颇丰,获省部级奖励5项,其中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市级重点项目和人才项目7项,累计研究经费突破500万,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生3人次获国家奖学金,本科生与研究生市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5项。

物理是一门神秘、充满趣味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一直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拥有“光电功能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达11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

学院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集聚一流科研人才,加大原始创新力度,拥有“新型功能材料物性与应用”“新型能源转化材料与器件”2个市级创新团队,在超冷原子量子物性、材料物态方程和热电性能等理论研究,激光器技术、光照明技术、光探测器技术及其集成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均具有自己的研究优势。

今年8月,为整合学院科研力量,凝聚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形成科研优势,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重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拟设立理论与计算物理团队、凝聚态物质科学团队、光学技术应用团队、电子信息与智能系统团队、物理教育学团队等5个创新研究团队,助力学院科学研究成果持续涌现。

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关键指标。未来,重庆师范大学将深入实施“以学科发展为引领,以培引高端人才为核心,以打造标志性科研成果群为关键”的联动战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注“重庆师范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官微、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官网/官微

标签: 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