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灵异事件

我的心脏^ 141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灵异事件

3月31日,“龙江涉农高校媒体行”一行人走进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这所扎根乡村六十三载的职业院校,服务龙江“大粮仓”,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农人”,助力龙江农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校园内的智能温室

  从牡丹江市区出发,历经半个小时的车程,进入到温春镇桥头村。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就坐落在村里,占地1900亩的学校,也是全省81所高校中唯一办在乡村的学校。学校三面环江,一面靠山,空气清新,景色怡人。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特有的宁静让学习变得那么美好。

  校园内陈列的拖拉机

  “农业院校就应该出门就是试验田,教学活动在田间。”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院长张继忠称,学校1958年建校,坚持“不更名不去农、不搬迁、不进城”,立足龙江粮食主产区,根植产业、主动融入、服务“三农”,在服务中谋发展,积淀形成了“学校在农村、课堂在田间、教研在基地、成果进农家”的办学特色。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国家证书制度试点单位等。

  搭建乡村振兴服务平台

  学生通过直播平台进行电商实训

  在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学院内,敲打键盘声此起彼伏。学生们分成小组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制图、写文案、数据分析……网络销售的每个环节在这里真实地上演着。

  学生在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学院查看淘宝直播

  近年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先后成立了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乡村治理咨询服务中心、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学院、北大荒学院等服务平台,开展了送农业技术下乡、农村电商讲习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等系列活动,实施了“百村千社万户”公益助农行动,力争到2023年年底达到服务一百个行政村,一千个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一万个科技示范户或贫困户的服务目标。通过服务使其以点带面达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其他村社户共同发展。

  学生全链条智慧运营实训中心

  学院培训部于2020年9月28日成功举办与10个行政村的对接签约仪式,并为每个对接行政村派驻农业科技特派员一名,采取农业科技特派员联结行政村机制,结合行政村以及行政村所在地周边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示范户或贫困户具体需求情况,通过农业科技特派员联结学院专业团队,形成专业团队服务区域农业产业,专业教师服务科技示范户或贫困户机制,形成对接1个行政村,服务带动周边10个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300个科技示范户或贫困户的良好局面。自签约之日起至2020年底,学院各系部及农业科技特派员积极运作、筹划、对接,下基层、进农村教师人数达151人次,开展社会服务65次,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与规划,一村一品建设指导;种植、养殖、食用菌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农业物联网、无人机等新技术培训;农产品营销、农村电商培训与运营指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建设指导;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创业指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指导;农村政策法规宣讲,土地承包管理与流转等政策咨询;农业统计、农业保险、农村财务和农村金融指导;村务规范化管理、村级政务公开指导;乡村党建指导等方面开展工作,服务农村基层人数达7528人。实现社会服务合作期内行政村农业科技水平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培育、指导行政村周边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助力科技示范户或贫困户插上科技的翅膀,提升其科技水平和收入水平。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

  五大专业集群服务农业产业升级

  近年来,黑龙江省面临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提效益的严峻挑战,农业转型发展对农业和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提质升级的迫切需求。学院主动对接产业体系,全面优化升级涉农专业群,形成与龙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优质专业体系。

  校园内的智能有机蔬菜种植系统

  聚焦“绿色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发展需要,围绕农业生产、加工、管理、贸易等产业链条,重点建设了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绿色食品、农业经济贸易、农业信息技术五大专业群。即服务龙江粮食“压舱石”战略,建设现代农业专业群;服务龙江壮大现代畜牧产业,建设现代畜牧业专业群;服务“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建设绿色食品专业群;服务农业“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发展需要,建设农业经济贸易专业群;服务“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建设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群。

  围绕新技术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新增农业物联网、休闲农业等新专业(方向);围绕龙江打造俄罗斯远东地区“菜篮子”、北菜南运等发展战略,强化设施园艺、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和冷链物流等方向的人才培养。

  对接产业发展,重构课程体系,升级传统专业,为区域农业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专业人才。如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设置了四大模块课程,即农业生产技术模块(大豆、春小麦、玉米、寒地水稻、马铃薯五大粮食作物生产技术课程)、农业新技术模块(植保无人机应用、农业物联网应用等课程)、农业管理模块(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运营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等)和拓展模块(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课程)。

  订制培养“新农人”

  “学到了知识,感觉自己有用不完的劲儿。”作物生产技术专业2018级学生徐敬才颇有感触地说。今年44岁的徐敬才是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2011年开始经营合作社,但因为经营不规范,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合作社的收益欠佳。2017年,感觉自己知识不够用的徐敬才决定到大学“充电”。2018年,徐敬才报考了农村实用人才学历班,学习了专业技能。现在合作社在徐敬才的管理下有了很大的起色,年销售额达到了1.3亿,徐敬才心里乐开了花。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的接种室

  2018年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与宁安、东宁、穆棱、海林四个地市组织部合作,通过单招联合开办农村实用人才学历班,定制培养涉农人才331人;2019年与牡丹江市委组织部、同江市政府、宁安市石岩兰岗两镇合作,共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490人;2020年与甘南县、同江市、讷河市、牡丹江市西安区阳明区等县市区政府合作,共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050人。按照地方政府的期盼打造农村版的“政治学院”、农业版的“黄埔军校”、现代版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学生现场实操给一只宠物狗做绝育手术

  人才定制班实行政府与农经学院双方合作管理、分段培养、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产教融合、学农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学习、基地实践、顶岗实战、专题讲座与技能鉴定的有机结合,围绕一二三产整合发展需要,开设种植、养殖、经营管理、农村电商等模块化课程,打造有情怀、懂法规、精技术、会管理、善经营五位一体复合型人才和后备管理人才。学费由地方政府和学院共同承担。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院长张继忠

  教学模式以实际操作和项目训练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课程不少、学时不减、标准不降、质量不低。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学员带着创业项目或自家的特色农产品,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运营和推广,将学习与创业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农业技术课程(种植、养殖两个模块)、电子商务技术课程群,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为3-5年。严格学时要求,确保总学时不低于国家规定的2500学时,每学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实施“旺工淡学”错峰教学及“送教上门”,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好信息化学习平台,为学生线上学习创设条件。

  老师带领学生们在智能温室内进行实训

  由地方政府发文,学校制定招生简章,共同遴选具有当地户籍,年龄45周岁以下,思想素质高、有深厚“三农”情怀的村两委班子及后备人员、合作社带头人、种养大户等有意愿在农村创业,带领大家致富的适龄青年,参加院地共同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及后备人才学历定制班”学习。学生同时接受学院和政府的双重管理,实行双班主任、双导师制。对学生课程、日常操行、实习、就业实行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按照选拔、培养、使用一体化设计理念,学生同时纳入政府创新创业培育库和后备人才库中,便于及时获知政府创业政策、培训和相关指导,获取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双方联合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可结合学员的生产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历,农闲时间安排教学活动,农忙时间学员回乡生产,并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对完成学习任务并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发放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

标签: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