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职业技术学院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回眸 501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事业,上海援疆干部人才不远万里投身援疆事业,沪喀携手守护着同一片蓝天。上海始终坚持把智力援疆作为对口援疆的工作重点之一,积极拓展“组团式”援疆领域,提高干部人才选派工作质量。8月26日,上海市2021年中期轮换援疆教师医生人才包机抵达喀什,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为做好迎新工作安排,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侯继军专程返沪带队,与大家一同抵达。“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心灵叩问,时刻提醒着他们以只争朝夕的饱满精神投入援疆事业,推动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奔流不息的叶尔羌河,流淌在喀什大地上,被当地人称为“飘着金子的河”。如同叶河一般,上海教育援疆工作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滋养着沪喀两地的深厚情谊。近年来,上海探索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涵盖师资队伍、课堂教学、教育资源的教育援疆体系建设,全力打好“组合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推动喀什地区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玉兰”在沙漠绿洲竞相绽放

今年,上海教育援疆工作以“立德铸魂”为目标,持续推动教育优质资源下沉,拓展“组团式”教育援疆内涵,成立上海援疆教育集团思政基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进师资培育“玉兰工程”的开展,推动喀什教育发展再启新篇章、再上新台阶。

在上海援建的学校图书馆里开展教研活动

2019年4月,喀什第六中学挂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成为上海援疆教育集团的帮扶核心,“组团式”援疆推动着喀什六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近日,在上海援疆力量的支持下,喀什六中建起了航天科普馆、图文信息馆,以及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全新数字化实验室。作为新时代喀什美好教育的缩影,喀什六中背后是上海教育援疆对“共享美好教育”的不断深入探索。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总领队、喀什六中校长肖铭表示,这些实验室、设备等不仅仅面向喀什六中,也随时欢迎兄弟院校前来使用。

上海教育援疆还通过课堂主渠道、校园文化、信息技术、家校互动等多种教育形式的综合运用,形成层次丰富的育人氛围,构建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和实践能力等在内的全方位思政教育体系。2021年4月,上海援疆教育集团在喀什第六中学率先成立集团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基地,在喀什地区12县市38所学校首批招募43名学员,涵盖义务教育和高中学段,旨在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地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依托“上海大中小幼师德师风一体化建设基地”等资源优势,对上海援疆教育集团所属四县一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形成完整合理的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框架。最近,喀什六中援疆领队、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佟亚洲博士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主题讲座;为高中学生开展两场学习讲座,推心置腹地从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课程笔记的方法、养成强大心理素养、形成自律的时间管理意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学生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上海对喀什六中的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喀什六中高考本科上线率高达82.86%,实现本科上线率5年五连跳。今年9月,上海对口支援的喀什六中东城新校区正式启动建设,新校区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招生人数、完善办学条件,拟建成“全疆领先、南疆示范、中华元素、海派风格”的现代化完全寄宿制中学,未来也将以此打造教育援疆的示范校、标杆校、带教校,进一步发挥援疆教育集团核心校的功能,助推喀什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总体战略布局。

智力援疆除了要“输血”,更要“造血”。推动喀什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当地教师队伍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为助力教师队伍建设,在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教育援疆集团去年启动了“玉兰工程”,传递上海教育理念、学校管理等先进经验。“玉兰工程”中的白玉兰是上海市市花,因此既取“玉兰”的昂扬奋进之意,又取“育蓝”谐音,意为“育英才,培青蓝”,以期加快喀什教育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步伐,为喀什乃至整个南疆基础教育发展打下更坚实基础。

上海援疆教育集团发挥整体性优势,持续加强成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经验辐射。“虽然遭受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玉兰工程’今年仍突破困难顺利展开。”肖铭透露,11月初,上海师范大学组织的专家综合指导团一行17人来到喀什,开展援疆教育行动。活动聚焦国语使用与推广、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和学校管理优化等,共开展讲座11场,进行示范教学2场,访谈师生百余人次,线下活动还吸引了莎车、疏勒等地教师参与,甚至还有喀什大学教师前来学习教育新理念。活动通过线上直播,辐射喀什地区莎车、泽普、叶城和巴楚的千余名师生。

在喀什六中举行的第四届上海援疆教育集团“玉兰工程”教育教学周暨上海师范大学专家综合指导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上海教育援疆喀什专家服务基地”和“上海师范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喀什工作站”挂牌。据悉,同期颁发的“玉兰奖学金”由上海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全体党员捐赠,旨在奖励喀什附中品学兼优、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首批奖励学生50名,连续奖励3年。

喀什六中援疆教师合影

上海先进经验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在喀什受援地区产生最大效益。要推广上海教育理念,必须先种好“试验田”,成为援疆教师的共识。根据上海市教委的相关要求,援疆教师深入教学一线。在泽普开展援疆工作的上海教师王志琴成立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帮助当地培育班主任并在群众间推广家庭教育。她还曾到喀什六中进行家庭教育相关辅导,不少班主任、家长与她建立联系,倾诉教育困惑,探讨教育经验。

为让玉兰“智慧之花”在沙漠绿洲中次第绽放,上海援疆还启动喀什地区中学书记、校长3年轮训工作。依托上海市教委师资培训中心,通过集中培训、线上培训、参观培训、赴沪跟岗等多种方式,开展全覆盖培训,遴选一批“金种子”书记校长到上海跟岗锻炼,为喀什打造一批带不走的专业化中学书记校长队伍。

填补南疆高等职业教育“空白”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立足喀什实际,发挥上海优势,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上海教育援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起步较早的基础教育领域,上海援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队是真正意义上“从零开始”。2018年,喀什地区6所中职院校合并组成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顺利完成4个高职专业的申报工作。历史性的“升格”后,喀什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上海专家的入驻。

上海援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队合影

“万事开头难”,上海援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工作队领队,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干英俊对此深有体会。2020年,干英俊和同事们刚接手职教援疆工作,在喀什职院调研中发现,当地对于职教普遍缺乏深入认识,学校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不高,缺乏明确规划。当时担任喀什职院教务处处长的干英俊和队员们帮助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专业开发申报、科研立项、专业技能大赛、实训室规划和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上,实现了“从无到有、提质培优”的新突破。为此,他们常忙到赶不上食堂饭点,只能以泡面或者零食充饥。中期轮换后,工作队更有“底气”,而干英俊成为前后两支队伍的桥梁,“一场比赛的上下半场,我都参加了”。

今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请3个高职专业,明年将有15个高职专业招生。援疆教师干英俊和陈洁滋参与了包装技术设计高职专业申报建设任务,填补南疆高等职业教育中艺术类专业的“空白”。上海援疆教师、喀什职院医学系副主任张鹏牵头组织申报增设高职药学专业,仅申报材料就修改了十几次,11月底已获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他还协助喀什职院规划筹建健康医学院——该学院前身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实力基础的喀什卫校。受益于上海援疆力量的帮助,喀什地区基层医疗硬件设施正稳步提升,但医生培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健康医学专业承担起率先成立二级学院的重任。

为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要,助力喀什地区新发展,2020年,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上海援疆筹划在莎车县建立一所理工类高等院校。2021年,学院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作为项目一期,莎车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将于年内封顶,下一步以此校区为基础筹办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未来,这所新校将利用上海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以全日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全力打造“类型教育、理工特色、产教融合、校地共长”的南疆一流理工科类高等院校,有望开设护理、土木、机电等高职专业。作为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组成员,干英俊负责推动学院建设和设立申报等工作。他对于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情况充满信心,因为喀什乃至“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等地都有潜在生源和产业人才需求。

近年来,上海援疆加大了职业教育智力援疆的步伐,帮助喀什地区培养靠得上、留得住、用得好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才。今年,依托沪喀职业教育联盟,喀什地区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开展地区职教学科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推广优秀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等。今年8月,喀什职院“纺织服装产学研实训基地”获批自治区首批十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为南疆四地州唯一一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标志着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能级进一步提升。10月,上海援疆还组织了由上海知名职校校长和市级教研员组成的专家团到喀什,通过集中授课、实地指导及线上培训等方式,吸引喀什教育部门、职校校长及中层管理人员等近500人参加。培训活动聚焦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校企合作等,着力培养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精湛教学技能的喀什职教中坚力量,助力喀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地区发展

今年7月初,援喀什大学工作队迎来中期轮换。7位上海老师穿着白衬衫,在喀什大学家属院8号楼门前拍下合影。大楼蓝色的门牌标着“上海援疆教师之家”,这里的确称得上是沪喀两地教育界人士的家。正是在上海援疆力量的支持推动下,喀什师范学院于2015年正式更名为喀什大学,探索出一条高等教育服务当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商业策划”课程结课留念

近年来,喀什大学的持续成长同样离不开一批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的努力和付出。2021年5月,由上海援疆前指、同济大学、喀什大学等共同发起举办“沪喀城乡建设”院士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位院士、7位专家,围绕南疆地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主题展开讨论,充分发挥上海高校及城乡建设领域的政策优势、专家优势、技术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助力喀什地区乡村振兴、城乡规划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如今,援喀什大学工作队积极推进“产学研”改革,土木工程学院与新疆相关企业建立校企联合检测中心,推动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数据等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援疆教师曹江林来自土木工程专业传统强校同济大学,现在是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土木工程学院承担着为当地输送建设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为满足喀什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要,曹江林推动学院与上海市高等教育建筑设计院的产学研合作,提升自身规划设计产业化应用能力。同时,他也在着力提升学生和教师科研能力,“要把科研搞起来、转起来,才能由小到大”。在科研工作中,他帮助学院年轻教师完成申报科研课题,目前已申报成功省部级项目4项、自治区地厅级项目4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

在学科建设方面,曹江林正在牵头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点申报工作,编制了《申请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初稿,并结合申报工作,初步规划学院科研课题组的建设方案。据介绍,硕士点申报对于教师人员规模、结构等都有明确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上海援疆力量不仅助力喀什大学开展柔性引才,吸引内地人才任教,还联系内地高校,争取送一批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去进修读博。

为提升喀什大学美术与艺术学院转向应用型发展,上海援疆打造的喀什大学“文化创意设计实践实训基地”于今年7月初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拓展美术与设计学科专业师生产教研综合能力水平。中期轮换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系副主任仲宇来到喀什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投入一线教学工作。课堂上,师生热烈互动,学生们喜欢上了这位30岁刚出头的上海青年老师。虽然接触这批喀什大学生仅三四个月,但仲宇对他们评价甚高。学生们谈及人生目标时,纷纷表示要留在新疆、建设新疆,而不只是瞄准岗位和薪酬,让仲宇深受感动。

近期,仲宇辅导了当地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创作,方向为视觉传达。有的学生想以民族服饰穿着设计绘本,让青少年读者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理念耳濡目染;有的学生提出围绕《民法典》制作普法漫画,为当地群众提供相关法律知识的解读。仲宇则将商业策划课程带进喀什古城,引导学生们共同探讨如何为地区发展做贡献。“以设计促经济。”仲宇表示,通过学习喀什古城与商业策划的融合课程,学生们设计出了古城系列视觉形象,以及巴旦木包装、文化衍生品等。

12月26日,“昆天艺韵·喀什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年教师迎新春艺术作品展”在喀什地区文化馆开幕。据介绍,此次展览参展作品62件,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等。参展教师包括在职教师、“银龄计划”教师、援疆支教教师等。创作者用画作记录了巍巍昆仑、奇美天山、茫茫戈壁、旖旎湖泊和雄阔冰川,表达了对喀什这片热土的挚爱。昆仑山下、帕米尔之巅、吐曼河畔……喀什日新月异的壮美画卷在南疆大地徐徐铺展。

标签: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