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高考会降分数或者降低难度吗(疫情期间关于高三的新闻)

陪你月下长安 769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了《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管理规定》,这一规定牵动了许多考生和家长的心。目前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候选人应该如何冲刺?虽然现在考试后都是自愿的,但你不需要在考试前制定计划吗?当然,我们最关心的是,在疫情下高考的难度是否会降低?

今年高考容易吗?

高考试题难度基本保持稳定

郑兆民,北京第十八中学高中校长

临近高考,一些家长和考生经常问我:今年有很多人报名参加高考吗?因为疫情,试题的难度会降低吗?疫情对候选人的影响有多大。。。每个人的焦虑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年的高考是容易还是困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就高考考生人数而言,今年的人数略高于去年。高校招生根据各高校可提供学位数量和省市招生计划确定,相邻年份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参加考试的人越少,上网就越难;参加考试的人越多,上网就越困难。2020年,北京市高考人数约4.6万人,特殊类型招生分数线526人,上网人数22474人;本科批次成绩436分,在线用户37397人。2021,北京市高考人数约4.2万人,特殊类型招生分数线513人,网络生源2.21万人;本科批次成绩400分,在线用户36736人。根据过去两年的数据,由于高考人数的减少,分数线有所下降,但线上人数变化不大。据预测,2022年北京高考人数约为4.6万人,与2020年持平。高考的难度确实比2021要高。在正常情况下,今年高考的分数线将会提高。然而,2023年高考的申请人数可能会在此基础上增加近1万人。今年的候选人似乎很幸运。

从命题来看,今年高考的难度将基本保持稳定。从2020年起,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制定高考大纲和说明。高考命题最重要的依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自2017年以来,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但没有重大变化。高考命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积累了很多经验,对命题难度的把握也比较准确。北京教育考试院应对命题前的学术状况进行研究,并结合往年的考试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命题提供参考。自2020年以来,高考招生和命题方式没有改变,高中课程标准也没有改变。因此,今年高考的难度一般不会大幅波动。我们确实看到,高考试题的类型、结构和难度总体上保持稳定。

从疫情来看,今年高考的难度将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初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爆发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一年,有几个月的在线学习;此外,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方式和录取方式的变化与疫情的影响叠加在一起,对考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去年的情况与今年相似。它也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没有长期的在线学习。在过去三年中,北京的新高考是在疫情的影响下进行的。在过去三年中,疫情对高考的影响是相似的。这种影响对所有候选人都是公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考的难度将基本保持稳定。

各种迹象表明,今年高考的网络难度略高于去年,与去年持平。但话说回来,高考难不难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有些客观存在是无法改变的。与其担心这些,候选人还不如提高竞争力。当然,提高竞争力的前提是候选人的努力方向正确,不会相互抵触。许多家长对学习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冰冷的窗口中,努力学习,死记硬背,刷很多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将对创新思维造成毁灭性打击,这也是教育改革一直试图摆脱的一个弊端。为此,教育部专门下发文件,指导中学教学通过命题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问题刷牙”。给考生一个建议:在复习期间,我们宁愿少提问题,也要多反思和总结。同时,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解决试题”为“解决实际问题”。

模拟考试能决定高考的分数吗?

注意模拟考试,但不要担心

北京红球中学于美中学主任

在高三第二学期,来自北京各区的学生将参加两次重要的模拟考试,特别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由于其试卷结构、材料呈现、内容覆盖、能力要求等都高度模拟了高考,因此常被誉为“最重要的考试”。那么,模拟考试真的能决定高考的分数吗?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考试的目的来看。高考是一种选择性的考试。考生根据试卷的不同进行分层,便于高校选择。模拟考试是一种阶段性考试。除了“高模仿”高考,它还具有评估和诊断功能,即测试前一阶段备考的师生的方向、策略和效果,发现问题和漏洞,并在下一阶段及时调整复习。

其次,从考试内容来看。模拟题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都会主动贴近高考题,但通常只能模仿往年的高考题,而高考命题群则是反“提问”的,因此,模拟试题对当年高考试题的预测作用一般不太强。同时,为了突出知识和能力的覆盖和筛选功能,模拟题的内容和覆盖范围相对较多。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质,高考试题通常在试题意图、选材、设题方法、情境陌生性等方面下功夫。虽然测试的知识点与模拟考试大致相同,但材料更新颖,试题更灵活。

第三,从考试成绩来看。除了强调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标准化答案外,模拟测试的评分还实现了对学生的激励功能。根据本次考试样本学生的答案,评分标准将适当严格或放宽。高考主要通过严谨的评分标准来实现学生的分层选拔功能。“六分之三”等级考试采用等级计分制。只有高考才能知道这个城市学生的真实排名和分数。模拟测试的分数仅为区域层面的常规模拟,与城市实际排队情况仍有差异。

第四,从考试心态的角度。毕竟,模拟考试并不是真正的高考。虽然学校将模拟整个过程和全方位,但它是一个熟悉的校园,熟悉的学生和熟悉的老师,因此学生的心态比高考轻松得多。当然,通过许多正式的模拟考试,学生们将更加熟悉考试过程,学会调整考试心理、应对策略和应对突发事件,并能在真正的高考考场中更加自信地应对。

第五,从考试开始。模拟考试通常在高考前60天和30天左右进行。通过两次模拟测试,学生不仅可以发现问题,树立信心,还可以明确自己的高考目标。高考前一两个月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多数学生将进入一个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期。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短跑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模拟考试和高考的定位和功能是不同的。面对模拟考试,我们不仅要注意它,而且不必太担心。只要用心去面对,尽你最大的努力。通过模拟考试,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熟悉流程并建立对流程的信心。

上个月如何冲刺?

积极参与问答有助于“进步”

傅永清北京京山学校三年级校长

高考临近了。如何在最后阶段进行有效的快速回顾?

首先,考生应该充分意识到备考的价值,并享受备考的乐趣。备考过程是考生不断了解自己、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特别是在攻克各学科难题的过程中,考生需要准确评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检查不足之处,弥补疏漏,明确阶段的奋斗方向和改进计划,并在一定阶段后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在下一阶段进一步调整或优化方案。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考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学习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在时间利用、压力控制和情绪管理方面也可以得到提高。这些能力对学生进入大学或社会后有很大的好处。

其次,考生应该注意学习过程。高考是学生12年学习的综合性考试,要求考生认真做好各阶段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清除自己的知识盲点。通过这些链接,结果将自然而然地出现。

第三,候选人应该学会接受和鼓励自己。高考本质上是一个人的考试。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每个考生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因此,考生必须学会接受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获得自信,不断挑战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跨越。

同时,考生在日常备考中要做到以下“四个确保”。

首先,确保课堂出勤率。高考准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准备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任务。老师们会精心安排和部署。因此,考生必须确保课堂出勤率。

第二,确保完成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评价环节在教学评价一体化中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备考最后阶段的作业,反映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和考试评价方向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考生不仅要认真完成作业,还要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建设,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第三,确保问答。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每个学生的问题都是具体的、个性化的。老师们很难在课堂上把他们全部覆盖。此时,学生需要提出更多问题并积极参与问答。考生应该充分意识到问题是他们潜在的进步点,而不是让他们感到尴尬和逃避的障碍。澄清他们不了解的问题将有助于他们“前进”。

第四,保证体育锻炼。高考不仅是智力的竞争,也是体力、毅力和执行力的竞争。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缓解备考过程中的压力,还可以在锻炼过程中释放多巴胺,使考生心情愉悦,以更饱满的精神和更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知道终点后,就有了决心。下定决心之后,就会有寂静。静寂之后,才能有和平。和平之后,可能会有担忧。忧虑之后,会有收获。我希望学生们能在准备考试的最后阶段集中精力,努力学习,进入他们理想的大学。

我们应该在考试前开始准备自愿填写吗?

有必要提前了解目标大学

袁立秋北京东直门中学副校长

与去年相比,2022年的优秀招聘没有太大变化,考试后仍有志愿者知道分数。本科志愿院校的专业组是作为志愿单位设立的。普通考生可以填写A部分的2名连续志愿者、B部分的20名平行志愿者和普通本科生批次的30名平行志愿者。面对如此多的选择,考生和家长是否需要提前了解目标大学,并为志愿录取做好准备?我认为这是必要的。

对于考生来说,自愿报考决定了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就业的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七分考试、三分报告”的说法一直在考生中流传。尽管众所周知,分报志愿者和平行志愿者降低了申请考试的难度,但仍有许多内容需要充分理解和衡量,尤其是对于分数集中的考生,自愿报告仍然非常困难。提前掌握志愿填报规则和高校招生信息,做好志愿填报计划,可以减少高考后志愿填报的恐慌,避免志愿填报的失误。在准备志愿申请和了解高校的过程中,家长和考生都更有可能有目标感。从现有成果中寻找目标高校和目标专业,可以“冲”出比自己水平更高的高校,“稳”出与自己水平相同的高校,“保”出现有能力的高校。这三个层次被相应地理解,这使得更容易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且更有动力准备考试。对于家长来说,他们的孩子对准备考试感到紧张,但又无能为力,这种焦虑也可以通过帮助考生准备自愿补考来缓解。

我到底该怎么办?首先,了解填充规则。考生和家长应认真学习今年的高考规定,了解志愿填报的基本规则和大学录取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平行志愿、顺序志愿、双训、外训等条款。其次,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特点。学术水平限制了相应学院和大学的水平。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能力初步确定关注高校的总体范围。例如,科目选择和身体状况将限制专业注册。特别是在过去两年中,将采用具有相同学科要求的高校专业组作为录取和备案的方式。因此,考生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高校。第三,要掌握高校的情况。考生应充分了解目标学校的地理位置、学生水平,以及专业群体内的专业水平、招生要求、学习方法和内容、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生直接入学考试、就业等方面。

在此,还要提醒考生和家长:高考前,家长可以集中精力学习志愿报考的规则,了解目标院校,但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否则可能会影响考生的备考。高考结束后,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家长和考生一起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如果条件允许,他们甚至可以去大专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

值得高三报的高职教育吗?

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更有优势

北京财经职业学院教务处副主任、招生办公室主任彭静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类型多样化。初中毕业生可以通过“3+2”中高职衔接项目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习三年后转入高等职业教育。高中毕业生可以通过单独考试或普通高考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既然我们都能上高等职业教育,一些家长和考生认为,为什么不从中学入学考试中选择这条路,在高中三年级申请高等职业教育也不无价值?事实上,这两种方法是不同的。

首先,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的学校制度。“3+2”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工程和为期五年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制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第四至第五年为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高三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称为“3+3”模式,即先上普通高中三年,再上高等职业教育三年,持续六年。它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模式也有所不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享有继续教育、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平等机会。

第二,招聘方式不同。今年,北京市首次开展了“3+2”中高职衔接工程、“五年制高职”等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试点项目。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根据招生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组织专业能力考试招生。高三毕业生可以通过单独考试或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其中,分检招生是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方式,高职院校依法自主进行招生考试、确定招生标准、自主实施招生。普通高考和高职招生采用“统一考试+学历合格考试”的招生模式,录取总分主要是语文、数学和外语的高考成绩。招生院校根据各专业的培养需求,从普通高中学历资格考试的8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资格要求,考生必须通过相应的学历资格考试科目。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高考”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主渠道。

第三,培训的内涵不同。“3+2”中高职衔接项目提前定位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拓宽学生发展渠道,有利于系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高三毕业生申请高等职业教育,为语言、数学、外语等文化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习更为适应,可以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如果你想进一步进入本科或以上学历,你会有更多的优势。

第四,选择不同的来源。目前,选择“3+2”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学生大多受学业成绩的限制,被动先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父母的经验和经验。相比之下,高三毕业生更加成熟,专业选择更加理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这更符合职业导向的发展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分为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自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我国已有32所本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到2025年,职业教育的规模将不低于本科教育的10%。“上高职”将成为历史,高职不再是职业教育的“天花板”。

标签: